必须得接收我们,否则你们就是地域歧视,工种歧视!
柴孝和很无奈,身份已经暴露了,带着一万多土匪去搞地下工作,显得很没有诚意,没有专业素养,还是回洛阳吧,好歹能交差。
柴孝和离开之后,李密继续驻守在洛阳城外。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瓦岗军和洛阳城的守军形成了如胶似漆的对峙局面,如果双方主帅觉得日子过的很无趣,就约好时间和地点,把军队拉出来遛遛,顺便锻炼一下体魄。
终于有一次,李密在锻炼身体的时候,被官军的流矢射中,身负重伤……
敌军主帅受伤,这可是天赐良机啊,不策划点行动出来,实在是愧对李密。
617年5月28日,越王杨侗派遣段达连夜出兵,在回洛仓的西北方向列阵,扬言要和瓦岗军决一雌雄。
瓦岗军虽然人多势众,可将士们看到主帅受伤,士气非常低迷,两军交锋没多久,瓦岗军的杨德方、郑德韬等人就相继阵亡,李密不得不宣布撤军。
然而,李密的霉运并没有彻底结束。
李密刚刚宣布退军,前线就传来一个噩耗:隋朝的虎贲郎将霍世举、监门将军庞玉接到隋炀帝的旨意,正率
领长安方面的大军赶赴洛阳战场,他们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合力围剿瓦岗军。
李密仰天长叹,狗日的命运,真爱和我开玩笑!
没办法,先放弃回洛仓,返回兴洛仓大本营吧。瓦岗军把洛阳搅得鸡飞狗跳的时候,隋炀帝正在江都度假。
越王杨侗眼看着起义军的架势是不罢不休,赶紧派太常丞元善达前往江都给隋炀帝当面汇报,声称李密有百万之众,声势滔天。杨侗的意思是,他干不过李密,不过只要隋炀帝能够返回洛阳,李密的的瓦岗军就会彻底烟消云散……
否则,东都洛阳恐怕会不保!
元善达一把鼻涕一把泪,几乎是哭诉着汇报工作,搞得像自己家破人亡一般。
隋炀帝是个很现实,很理性的人,他只相信事实,不太相信眼泪。
很明显,元善达的话漏洞百出,很难让人信服。
什么叫李密有百万之众?难道李密的威信比隋炀帝还要高吗?
什么叫隋炀帝返回洛阳,李密就会烟消云散?太主观了吧!
还有,东都易守难攻,杨玄感就在此地吃了憋,难道李密就能拿得下来?
元善达用了一种夸大事实,满嘴跑火车的汇报方式,希望以此来打动
隋炀帝,悲剧的是,这样的策略刚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隋炀帝虽然为之动容,却始终不发一言,也不承认回洛阳。
老板不肯接话,说明他不太开心,身边的近臣就得有点眼力劲儿了。
比如金紫光禄大夫虞世基,看到隋炀帝略显尴尬,又有些发脾气的征兆,赶紧抛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既然洛阳周边已经被起义军全部包围,元善达是怎么顺利到达江都的呢?一定是元善达假传越王的意思,欺骗陛下!
瞧瞧,这就是宠臣的能耐。轻轻松松一句话,不仅帮老板解了围,还没把过错归咎到越王杨侗的头上,实在是高明啊!
想当年,虞世基也是个铁骨铮铮的谏臣,一心为大隋王朝的进谏事业添砖加瓦,可虞世基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隋炀帝不仅不听他的话,还经常申斥责怪,嘲笑他不懂朝政,将他视为政治小白,这让他的自信心大受挫折......
于是乎,虞世基摇身一变,将他的非凡口才转化成取悦圣意的甜言蜜语。
不得不说,虞世基的职业转型非常成功!这不,虞世基话音刚落,隋炀帝就兴奋起来了。
按照虞世基的
说法,元善达岂不是将隋炀帝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吗?
欺君之罪!朕决定了,判你去贼人经常出没的地方运送军粮!
隋炀帝虽然没有判处元善达死刑,却借土匪之手灭了他,殊途同归的效果。
不过话又说回来,元善达的话确实说的很夸张,很不中听,却改变不了洛阳城被起义军围困的事实,更何况,人家李密也不是元善达假想出来的敌人啊!
掩耳盗铃的把戏,真的能管用吗?
元善达被杀之后,洛阳的紧急军情奏报犹如雪花一般飘向江都宫。
直到此时,隋炀帝才真正重视起瓦岗军和李密的存在。
617年7月,隋炀帝下诏,调遣全国各地的精兵前往东都洛阳支援。
其中最重要的两支军队:
驻守在涿郡的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担任洛阳守卫战的总指挥,统兵三万。
江都通守王世充率领的五万名江淮精兵。
河南讨捕大使虎牙郎将王辩。
河北讨捕大使韦霁。
.......
不幸的是,薛世雄到达河间府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地头蛇窦建德。
在薛世雄的眼里,窦建德只不过是个出身低微的农民,没什么大能耐,出师以来也没什么显
赫的成绩,因此官军的防务工作做得不太扎实。
当时,窦建德亲自率领一支千人小分队,乘着夜色的掩护,奇迹般偷袭了薛世雄的主力大军,随后以大军掩杀,大败官军。可怜的薛世雄,只能带着二十多个亲信含恨撤回涿郡,在忧愤和惭愧中去世……黎阳仓进腰包
隋炀帝的霉运,似乎看不到任何尽头。
这不,李密这个麻烦还没解决,河南、山东等地就传来噩耗:爆发洪水了!
同样的一件事,身份地位不同,决定了处事态度和方式的不同。
就拿洪水决堤,百姓遭难来说。
隋炀帝代表着官方,是大隋的天子,老天爷派驻人间的天使,是来给老百姓谋福祉的,他的身上有救济万民的责任和义务。隋炀帝如果开仓赈粮,让老百姓心满意足了,那是他的义务,百姓绝不会给他颁发好人奖,如果不开仓赈粮,或者开了仓,可老百姓没得到实处,那就得承受千夫所指。
说的接地气一点,老百姓是大隋的统治基石,隋炀帝的皇位坐的稳与不稳,完全看老百姓的心情,因此遇到洪水天灾,隋炀帝也得忍痛割爱,开仓赈粮。
可李密、窦建德、李渊这帮人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