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病了,病的很厉害,得的是天花。
在这个年代,天花的死亡率很高,基本是绝症。
包拯接到圣旨,和苏义简急匆匆的往陈州出发。
到了陈州城,城外大小官员跪了一片,陈州知府吴自熹把自己绑了起来玩了个负荆请罪。
苏义简可不惯着他,命令把陈州大小官员全绑起来,牵着进了城,苏义简和包拯看到烧成一片灰烬的迎宾楼,沉默不语。
苏义简命令两万士兵接管城防,挨家抓捕陈州城官员家眷,一时间,陈州监狱被塞得满满的。
包拯去了城外的粥厂,看到黑压压的难民心如刀绞,开始投入了赈灾工作。
可是陈州城已经没有官员了,包拯又去找苏义简,最后两人商议了一个办法,把那些官员家眷关着,那些官员都带着镣铐由士兵押着去办公。
陈州人看到了一个目瞪口呆的情景,全城的官员全都带着镣铐办公,后面还跟着两个拿武器的禁军士兵,想要逃跑的就地处决。
全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被抄了家,总共抄出了几百万两银子,包拯赶紧上奏折请旨,要把这几百万两银子都换成粮食。
难民太多了,每天都在饿死人,有些人饿得受不了了就开始偷尸体吃,现在陈州最缺的就是粮食。'
还有个严重的问题,全城的乡绅富户全都关门闭户,倒不是不愿意合作,所有人都害怕,现在陈州出了烧死钦差这么大的事,万一一不小心卷进去,最低也是喜提三族盒饭。
案子还要查,赈灾还要做,忙的包拯焦头烂额。
这一天,他去城外视察施粥的情况,还专门给一些灾民施粥,第二天就感到身体不舒服,他以为是染了风寒,谁知道越来越严重,郎中看了以后大惊失色,是天花。
包拯知道不能再继续工作了,他把自己封锁在一间房子里隔离,防止天花传染给别人。然后让人快马回京城报告官家,赶紧换人来接手他的工作,还要想办法防止天花扩散。
入夜,陈州城外一个难民住的帐篷,唐天润面色阴沉地看着一个跪在他面前的年轻人。
唐天润怒不可遏:“教主让你对付林萧,你把天花传染给包拯干什么,包拯现在是陈州唯一的希望,如果让百姓知道是我们白莲教要害包拯,你信不信陈州的百姓能把所有白莲教徒生脱活剥了。”
年轻人辩解道:“不是我做的,那个盒子我都没打开过,再说我要是害包拯肯定会事先询问你。”
唐天润沉默了,不是他做的会是谁做的?
他对年轻人说:“马上收拾东西离开,我估计陈州瘟疫马上就要爆发了,这地方不能再呆了。还有你那个盒子赶紧丢掉,我看了心里发怵。”
他可不想因为染上天花一命呜呼。
年轻人问:“离开这里,我们去哪里?”
唐天润看着满天星斗,掐指算了半天说:“去京城。”
御书房,仁宗皇帝拿着奏折问回来报信的展昭:“陈州局势已经糜烂到这种程度了吗?”
“粮食根本不够,全城的粮食最多也就够吃半个月的,如果解决不了,可能会发生暴乱,饿得受不了的饥民什么都干的出来的。”
“还有天花,已经在陈州传播开来了,我来的时候已经发现了几百例,这些人都被隔离起来了,包大人说,如果不能有效果控制,最多一个月,陈州可能会死几十万人。”
天花这种可怕的病毒传染性极强,在接种牛痘这种方法出现以前,天花基本上是绝症,被称为种族灭绝者,公元前二世纪,罗马因为天花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一个大帝国从此衰落。
十八世纪欧洲爆发天花,死了1.5亿人,后来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那些殖民者把带有天花病毒的毯子和衣服送给这些原住民,导致原来八九千万的印第安人,死了九成,几近灭绝。
仁宗皇帝把朝中重臣都叫了过来,在御书房召开了一个小型的朝会,想办法挽救陈州糜烂的局势。
吕夷简说:“粮食可以让各州想办法调配,但是不是长久之计,这时候才开始春耕,要到秋收还有半年,陈州人估计早就死绝了。”
王曾说:“还有瘟疫的问题,现在只能把得病的全部隔离,防止大规模扩散,自古到今天花都没有办法医治。”
仁宗急了:“难道真看着陈州百万人死绝吗?”
群臣议论纷纷,始终拿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仁宗看着一直沉默不语的刘奇峰问:“刘门主,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刘奇峰苦笑着说:“官家知道我干什么的,所谓术业有专攻,我对这些事一窍不通。”
仁宗皇帝失望地说:“知道问了也是白问。”
刘奇峰话锋一转说:“不过我知道一个人应该有办法。”
“谁?”
“应天侯林萧林子风。”
仁宗失望地说:“你让他查案子还行,救灾估计也是一窍不通。”
刘奇峰:“官家不妨把他叫过来问问,我对他总有一种莫名的信心。”
仁宗说:“死马当活马医吧,陈琳,赶紧去把国舅喊过来。”
陈琳急匆匆地去了。
很快林萧到了御书房。
看着众大臣一脸的严肃,林萧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
仁宗皇帝把陈州的事情一说,林萧也沉默了,陈州的情况恶化的这么快吗?
仁宗皇帝说:“刘门主说你有办法,你有没有办法?”
林萧犹豫了,说出来可就要趟这趟浑水了,能不能全身而退还不好说。
这时候脑袋里叮的一下,系统发布任务:解决陈州问题,查出真凶,奖励天花特效药一瓶,轻功梯云纵中级,神秘大礼包一份。
虽然不知道神秘大礼包有什么,但是梯云纵这个诱惑太大了,这项目我林萧投了。
林萧说:“有办法。”
仁宗皇帝精神一振,所有人的目光也望了过来。
仁宗皇帝急切地说:“什么办法,赶紧说出来。”
“第一,关于粮食问题,我老师范仲淹和发小李三郎在应天府培育了一种亩产四千多斤的粮食,已经推广到上万亩,估计三个月左右就会成熟。到时候陈州的粮食问题就可以大大缓解。只需要再筹集两个多月的粮食,陈州就不会饿死人。”
众人纷纷不信,吕夷简道:“什么粮食能亩产四千多斤,莫不是开玩笑吧。”
晏殊也说:“林国舅不要吹牛了,我们现在是谈正事。”
“是不是真的,官家把我老师范仲淹叫过来一问就知道了。或者各位可以到应天府实地看一下。”
仁宗皇帝让陈琳赶紧传旨:“速速传范仲淹入京,我要问问他关于这种高产粮食的问题,如果是真的我要全国推广,到时候大宋再也没有饥荒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