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收了刀,屋里的气氛顿时融洽不少。
“您愿意收下我了?”梁小玉欣喜道。
长平公主又回到中间的座位,神情却比方才缓和了许多:“还早呢。想成为我的人,你还得先过了九紫夫人这关才行。”
梁小玉瞬间变得有些失望:“可是,我想留在您的身边……”
“然后呢,你除了给我惹来麻烦以外,还能给我带来什么?”
梁小玉眼中闪现的光彩又消失了,低着头不说话。
——太子遇刺,接下来恐怕会全城封禁,全力搜捕凶手。此时留在她身边,确实不妥。
这时,一名女官匆匆进来,朝长平公主行礼说道:“长使大人,礼部的人又来催了,说……”
“让他们等着!”
长平公主突然高声打断道。
那女官一惊,随即住了口,又退出去了。
“我们这家子姓李的都有个坏毛病,就是喜欢让人等。”她以一个略显慵懒的姿势歪在椅子上,微笑说道:“你到大同之后,会经历长达三个月的新人地狱期,你可能一辈子都会记住‘九紫夫人’这个名字,然后用各种恶毒的词汇咒骂她。”
接着,她话锋一转:“不过,如果你能顺利通过她的试炼,即使最后没能来到我身边,也至少能让你的后半生不至于沦为处处受人欺负的弱者。”
“您不相信我?”
“我只相信有价值的人。”
梁小玉怔了片刻,随即懂了,缓缓站起身,恭恭敬敬朝她行了个大礼。
长平公主坦然受之,郑重说道:“今时今日今刻,梁小玉已经死了。等你到了大同之后,将会有全新的名字和身份。而我,会在京城等你回来。”
梁小玉一惊,随即又担心道:“那,会不会牵连到兄长?”
长平公主一笑:“放心吧,这个朝廷的命数,恐怕长不到那个时候了。”
送走了梁小玉,长平公主却并未急于出门,而是又坐了下来。
前来催促出发的官员还在宫门处等候,他们应该还没听说东宫的消息;枢密院的五位女官长都静静地站在跟前等她发话,长平公主却仍坐在原处,稳如泰山。
原本的计划,今天是要有一番大动作的;但太子遇刺,这个突发事件的影响力巨大,严重程度会超过其它所有,甚至足以令整个朝局都发生变化。
片刻,长平公主才缓缓起身,环视众人:“跟底下人说:情况有变,原地待命,等我指示。”
一个时辰后。
长平公主的仪仗进宫时,正遇东宫事发,全副武装的禁军正在封锁整个东宫,离着老远都能明显感觉到杀气森然。
由于这件事的影响,长平公主进宫的整个流程都被打乱了。
陪同她进宫的礼部官员也在窃窃私语,前来迎接的大臣少了许多,大概是所有昨天参加了东宫寿宴的都被叫出去问话了,只有内阁首辅杨羡及几位阁老还在寒风中等候。
人心惶惶,停棺的仪式草草结束。
长平公主在群臣陪同下,经由奉天殿、华盖殿,最后来到谨身殿觐见皇帝。今天这种场合,按说应是皇帝和皇后一同出席,但王座却空着,像是正在等着谁一样。
长平公主望向空空的王座,脸上浮现微妙的笑意。
杨羡在旁阴沉着脸,轻咳一声。
长平公主这才向上行叩拜之礼,曾皇后起身,走下台阶直接来到她身边。二人手拉着手寒暄几句,看起来甚是亲密。
杨羡本以为这会是一场火药味十足的会见,却万万没想到,由于皇帝的缺席,气氛竟是空前和谐——只是,也太和谐了吧?二人简直就像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亲密熟络、毫无拘束地聊着各种话题,难免就让人联想到之前关于皇后与枢密院的种种传闻,现在看来更像是真的了。
不知不觉,二人的话题就聊到了太子身上:
“依我看啊,人的命数真是自有天定!”曾皇后叹道:“太子就合该是要栽在鞑靼人手里的,就算是妹妹费心费力地把他从西北捞回来,也不过是多活了几日而已。”
“哦?这么说,又是鞑靼人干的?”
“倒是还没有定论。但是太子是有不少鞑靼的朋友,昨晚的宴会上也请了。”曾皇后摇头道:“听说昨晚宫里还当场击毙了一个形迹可疑的鞑靼人,而案发现场也找到了他用的匕首,于是怀疑那人可能是凶手的同伙……”
“皇后。”
一旁的杨羡终于听不下去,冷脸打断道:“请勿妄言!……何况,死者为大,太子贵为储君,还请皇后慎言。”
“杨阁老是在教训我咯?”
不料向来温顺的曾皇后竟是直面他的质疑,态度强硬道:“以前我处处敬着太子,那是看在我与郑贵妃的交情。我与她一同入宫服侍皇上,虽正庶有别却是情同姐妹,自是拿太子当儿子一样看待;但如今可不一样了,皇帝翻脸无情,无凭无据的,一句话便要困死中宫,可曾讲过半点夫妻情分?……呵,如今他的儿子死了,还指望我能说出什么好听的来?便是他们父子一同去了才好!”
此言一出,众臣哗然。
有劝皇后慎言的,大呼大逆不道的,但更多的是沉默不语:以前的曾皇后是怎样的母仪天下、仪态万方,大家都是看到的;而皇帝是如何对待皇后的,大家也看到了。
这都是刚过去没几天的事,皇帝放言一定要处死皇后的狠话还犹在耳畔,别管是气话还是当真,性质自是比今天皇后刚才这番明显的气话要恶劣得多。
果然是事事都怕对比——有一个没谱又任性的皇帝在那摆着,曾皇后无论多么出格的疯批言论也就是稀松平常而已了。
长平公主在旁笑道:“几年不见,您怎么都学会抢我的词了?”
她当然不是在随便发疯,这些话是在向长平公主传递重要的信息:太子死了,不管与你有无关系,矛头指向的是鞑靼人,一死一逃;现场留下了重要的物证匕首,但并无更多线索。
不过,最重要的是,她这一句话便试出了大臣们的立场:反对,支持,以及不想参与。
而对于长平公主要做的事来说,只要不提出明确反对,就等同于支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