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网游 > 我在皇朝搞修真 >第410章 武举选材?选什么材?

第410章 武举选材?选什么材?

作者:金色星辰字数:2773更新:2024-01-03 10:26

以正凤冠为代表的皇后的服装中,还有一种可以用来赏赐给贵妃甚至朝廷诰命夫人的赐服,给贵妃的称之为凤冠,只要不是展翅金凤,不用做正面佩戴都行。

给诰命夫人的则称之为“明珠冠”,上面也会有凤凰形状的饰品,但只能做出大约的形状。

这次赐给诸位贵妃的,就是皇后赐服中的凤冠,有了这个,贵妃们就是名列凤藻宫,进入皇帝家谱的宫殿之主,可以在任何场合自称“本宫”的女人,而不再是皇帝的仆从。

而且,这对嫔妃们的娘家也是一种奖励。

在没有获得凤冠赏赐之前,比如赵杰,虽然作为惠贵妃的娘家父亲,他可以自称皇亲,却不敢接受别人称呼他“皇亲国戚”。

国戚,是可以被称作外戚的皇室至亲。

这不赵杰一听这个,当时都不委屈了,趴下就叩拜。

张昊抬抬手笑道:“你也不要有什么抱怨,惠妃此举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我家。”

赵杰当然明白。

赵达就很嫉妒。

他想了半天赧然道:“陛下,臣这边的赵家也是有不少成熟的好女子的!”

“滚!”张昊大怒,“不要把朕看成是彻底的曹贼啊,朕还是比较审美多元化的。”

内侍们哄笑。

然后就劝说在民间广选秀女充实后宫。

“那你们是想找死,民间百废待兴,要广选秀女,必然影响生产,而且,民间的女子,可不是那么愿意进后宫。”张昊道,“这件事就不要讨论了,萧氏长公主回来之后,宫里的嫔妃就足够多了。”

赵杰赵达互相一看,两人同时进言:“陛下,若不能充实三宫六院,外廷一旦以此为借口干涉内廷,陛下如何是好?”

不理不就行了?

赵杰道:“岂有此理!陛下并非不愿分权给外廷,若强行与外廷拉开距离,等于失去了一半人心。”

可后宫要那么多人干什么?

再说后宫还有那么多宫娥才女,要是谁不愿将来回家,那也是后宫的嫔妃。

“陛下错了!”赵达据理力争,“陛下所想的选秀那是给宫里选取奴婢或者女官,臣所说的广纳秀女,实际上是充实后宫,这是两个概念。”

张昊傻眼了。

合着广纳秀女孩不是电视剧里说的那回事啊?

那当然不是啊。

电视剧里所谓的广纳秀女,大部分是给皇帝选嫔妃,这种选秀根本不是那么大张旗鼓,让全天下都跟着动荡的行为。

民间嫁娶还讲究个门当户对呢,皇帝要选嫔妃岂能那么随意操作?

皇帝的嫔妃,一般都要从功臣家族或者文臣武将家里选取,就算要在民间选取,那也要先经过内廷选秀,从民间征集底层宫女,然后再从内廷选取或者偶然临幸。

所以赵达力主选秀,其实是为了加强皇家和外廷的关系,从文臣武将的家族中选取秀女。

张昊当然不会答应。

后宫简单一点就好,选取那么多名门闺秀进来勾心斗角他还不够烦的还是怎么的?

“而且朕审美很特殊,嗯,就喜欢苏氏姐妹这样的美女,所以你们就别费心了。”张昊回手,彻底给自己的审美定了一个标准。

赵达一怒之下,立即请求马上开始恩科考试。

就不信了还,我们大臣家的女儿你就那么嫌弃?

说起正经事儿,张昊收起心思,询问这一次的摸底考试的成绩。

第一次摸底考试是他亲自批阅的试卷,前些天的第二次摸底,他带着六部官员们一起批阅。

到前几天的第三次摸底,他就交给外廷去阅卷。

昨晚阅卷后的成绩都出来了,张昊还没来得及问。

赵达道:“成绩比第一次第二次差了很多。”

那就是外廷阅卷的力度比较大。

张昊通过第一次第二次摸底考试,基本上了解到士子们的知识掌握水平,第三次出试卷就简单了一些。

可简单的试卷考不出理想的成绩,那只能说明外廷的阅卷力度比较大控制的也比较严。

如此一来,本次恩科考试,用新试卷可能获取不到理想的成绩,这会严重打击世子们的自信心。

如此也为明年的常规科举继续沿用传统科举方式提供了现实依据。

张昊对此十分清楚。

所以他不认为现在就开始开始是好事。

“再等等看吧,三次摸底考试的社会反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爆发出来,你们不要总跟着外廷的思路跑,朕不可能放开科举让外廷跟世家大族合作!”张昊这句话说的很重。

赵达本来有一些想法,可听到这句话顿时闭嘴了。

现在的世家门阀就是一个臭不可闻的东西,外廷一旦被皇帝定义为在科举上和世家大族勾结,外廷可就又要失去一部分民心和士子支持了。

那么武举可以开考吧?

“恩科是一体的,而且朕最近关注的是文科考试,而没有关心到武举考试,武举考试其他的还都可以沿用以前的做法,但在文化课考试方面必须改变!”张昊怒道。

不是他愿意找茬,而是传统的科举考试问题太大。

就这个看起来没什么需要改革的武举科举,问题也是他无法容忍的。

武举并不是只考察参加考试的人员谁力气大,那是征兵的范畴。

武举考试中,参加考试的人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储备和军事技能才能参加。

文化储备包括不限于看地图,写公文,甚至还包括会不会写诗词歌赋,会不会计算兵马钱粮。

具备这些知识的考生,才能进入真正的军事考核。

因为这是一个高武世界,武举考试当然不会给几十斤石头,举起来就算合格。

要进入正式考试截断,考生必须至少拥有练气境修为,能穿戴上百斤的铠甲,拉的开至少十石的硬弓。

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那当然是可以立即参军的好苗子。

可问题是,有这样的技能的人是什么出身?

自古穷文富武,有这些技能的人,大多数都是将门世家的子弟,老百姓哪来钱让自己家的孩子从小用名贵药材打熬筋骨修炼武功?

占大多数的老百姓没有参与到武举考试中来,武举考试怎么算从天下取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