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市中心区,距离玉川河畔中心公园不远的成江路29号,一栋白色的五层办公楼,这里是下辖《青旭》、《商海》等多本杂志的中原博艺出版社总部所在。
时间是7月7日。
星期五。
1995年全国高考的第一天,《青旭》杂志的年轻编辑方薇早上在职工宿舍醒来,洗漱时,一边刷着牙,一边想到高考的事情,再联想自身工作后这几年的遭遇,感慨世事无常。
即将周末,方薇的心情一点都不好。
昨天,《青旭》杂志的7月份最新一期销量初步统计出炉,终于还是跌破了6000本,再加上整个博艺出版社的情况都不是很好,继续这样下去,方薇觉得,自己大概率要和李东宝那样,考虑寻找新工作的事情了。
出了卫生间,室友张晓晓只穿了贴身的背心短裤,正坐在桌前化妆,见方薇走出,透过梳妆镜望来,哪壶不开提哪壶:“听说你们跌破6000了?”
方薇瞄了眼张晓晓背向自己的娇美曲线和镜子里那张瓜子俏脸,想着难道环境好了人都会变美?
自己这段时间就挺憔悴的。
至于张晓晓的问题,干脆不答。
还想起三年前。
大学同班的两人一起分配来博艺出版社,方薇凭借读书时的不错成绩和少量文章发表资历被选入老牌的《青旭》编辑部,张晓晓却被打发去一个刚刚成立的商业类杂志《商海》团队。
方薇因此还很有优越感。
然而,这份优越感只持续了很短一段时间,三年后的现在,老牌的《青旭》杂志,月销量从最初的1万1跌到了这次的6000以下,后进的《商海》,一路猛冲,同样是本月,初步统计,销量突破了3万7,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商海》杂志今年只有36岁的年轻主编尚骏甚至放出了豪言,要在未来两年冲击10万销量。
十万啊!
六千啊!
多少倍来着?
有着一张柔和小方脸的方薇和瓜子脸的张晓晓在大学时就都属于班花级别,美女相轻,四年时间一直都在较劲。
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张晓晓一开始也没少受方薇的挤兑,此时见方薇不答,却不放过,一边涂着口红,一边道:“不跌才怪呢,你们是青年杂志啊,面对年轻人的,但上期主打那一篇,《土狗黑子》,哈哈,你们主编怎么想的,为什么觉得年轻人会对小山沟里一条土狗感兴趣呢?”
方薇从衣架上取了衣服飞快穿上,还是没忍住,反击道:“你明明知道为什么,就别说风凉话了。”
外人想像的杂志社,肯定是大作家小作者全都哭着喊着争着抢着要投稿。
实际上的杂志社,特别还是《青旭》这种,其实是反过来的,小作者投稿倒是不缺,但质量太没保障。
至于大作家,人家投《收获》不好吗,投《十月》不好吗,凭什么理你?
因此,就需要杂志社求着约稿。
《青旭》的经营状况不佳,大家其实都在变着法寻求突破,那篇《土狗黑子》,就是主编谭丰振亲自追了两个月,才从一位八十年代发表过几部卖座长篇的大作家那里求来。
为此,5000字的文章,给了800块。
要知道,《青旭》给普通作者开出的稿酬,往往才10块钱一千字。
文章到手了,大家都发现题材不太契合,然而,你自己追了两个月,人家写出来了,甚至稿费都是提前塞过去的,就算不对,你发,还是不发?
不发?
以后还要不要打交道?
就算不怕得罪一个,圈子就那么大,万一其他大作家听到了消息,又会怎么想?
给脸不要脸?
不想听张晓晓的怪话,方薇匆匆穿好衣服出门,到食堂吃过早饭,八点多钟,进入临街的总部大楼。
《商海》杂志团队去年挪去了三楼。
《青旭》杂志的办公地点却在南北向大楼的一楼最北,日常太阳照不到,冬天阴冷,夏日潮热,去年夏天一个老资格的女编辑甚至中了暑,被大家一阵忙乱地救醒后,直接就念叨不干了,要退休。
然后就真的内退了。
之后,社里没再给《青旭》拨人,大家也没脸要。现在,算上主编谭丰振,团队一共只剩八个人。
能走的,能退的,都已经闪了。
相比起来,三楼的《商海》,已经不断扩编到27人。
其中几个还是从《青旭》团队跑过去的。
说实在话,如果有机会,方薇也想过去。
然而,听说张晓晓似乎和《商海》主编尚骏走得挺近,担心被‘枕头风’什么的挡回来,也就不自取其辱。
九点整。
《青旭》杂志主编谭丰振从办公室里走出,这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发际线有些后退,衣着却一丝不苟。
扫了一圈,见人都到齐,谭丰振朗声道:“大家停一停,开个会,说说下期的选题,还有,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月销跌破6000本,基本已经接近红线,再往下滑,很难说社里会不会直接停刊。
众人都放下手中活计,抬头看来。
其中一位中年编辑李同先开口,却是坏消息:“主编,咱们从一些学校老师那里针对性收来的稿子我都看过了,八股气太重,还不如《土狗黑子》。”
谭丰振听到《土狗黑子》就有些闷气,实在是可惜那800块钱,此时微微抽了抽嘴角,还是耐心问道:“有能用的吗?”
“勉强有两篇。”
谭丰振道:“稍后拿来我看看。”
负责封面和插画的杂志美编赵月潇道:“我还是觉得,咱们应该引入长篇连载,就像金庸在《明报》写武侠那样。”
大家一起看向某个肌肤很白的三十多岁风韵妇人,另一位编辑梁觅道:“赵姐,这个问题早就讨论过,要连载长篇,咱们首先得有个‘金庸’啊,如果长篇质量太差,占用版面浪费成本也就罢了,关键还损害杂志的口碑。”
“咱们还有什么口碑啊。”
角落里一个家伙忽然念叨一句。
众人看去。
坐在方薇对面名叫秦四围的年轻编辑也不怕,还举起了手:“老谭,我写了首诗,你听听看能不能发表?”
谭丰振是个细致的人,却不古板,气氛太压抑,他也想缓和一下,就笑道:“念念。”
秦四围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声情并茂地开始念:
“鸟鸣撕裂山谷。”
“黑夜逃散。”
“无脸的怪物爬上山巅。”
“黑熊抓起溺水的鱼。”
“遁入丛林。”
“留下孤独的影子。”
“飞蛾扑向燃烧的火炬。”
“深渊张眼。”
“雾气弥漫。”
“狐狸在呐喊。”
“大海边缘。”
“有一艘黑色的船。”
“眺望着彼岸。”
办公室内。
大家听完,谭丰振道:“这次是意识流啊,写的什么?”
“昨天的一个梦,”秦四围道:“名字就叫《乱梦》,老谭,主要是我最近压力有点大,怕咱们发不下工资。”
大家顿时都笑。
秦四围是《青旭》编辑部里性格最跳脱的一个,说没心没肺都不过分,如果这里有谁担心工资的问题,他肯定排最后一个。
因此说压力大显然是胡扯。
谭丰振也扯了扯嘴角,莫名生出点自暴自弃,示意另外一位负责杂志‘诗情园圃’栏目的编辑张琳:“小张,这首过了,给他记五块钱稿费。”
秦四围顿时不满:“老谭,短诗不都是十块吗,我上次那首就是十块啊?”
“上次销量还有8000呢。”
大家:“……”
这就没法聊了。
谭丰振转向正事,问编辑部里年龄仅次于他的一位四十多岁中年编辑:“二年,你联系那几位作家,有进展吗?”
虽然《土狗黑子》让人失望,但还是要努力向名家约稿。
名叫苏二年的中年编辑摇头道:“都没准信。”
“继续跟着,”谭丰振稍微犹豫,补充道:“我再批给你300块,如果有机会,请人吃个饭也行。”
苏二年想说300块怎么够,想想还是没开口。
明白能有三百已经不易。
谭丰振继续问了一圈,各人谈过各自的想法,确定几件事,会议来到尾声,再次转向方薇:“小方,早上传达室又送来一批稿件,你上午仔细看看,尽量挑几篇出来。”
方薇点头:“好的,主编。”
同时明白谭丰振的意思。
最好不要落空。
刚刚秦四围的小诗为何通过?
因为,《青旭》其实非常缺稿子。当然,不是数量上缺,而是质量上。
至于质量的标准。
就说过去一年,至少有三次,为了凑齐稿件保证出版,大家都只能矮子里面拔高个,甚至,实在凑不齐,编辑们还要亲自动笔。
标准也就可以想见。
会议结束,谭丰振返回自己的办公室,大家各自忙碌,方薇也取了传达室送来的稿件,堆在办公桌上,开始翻阅。
内心里想的却是,或许真要学李东宝了。
就算去不了《商海》编辑部,调去博艺的其他部门,也总比这边强啊。
方薇甚至想到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刚入职时的雄心早没了,今年25岁,也该考虑嫁人的事情。
对面追求过自己的秦四围,虽然为人风趣,长得也不丑,但方薇一点都看不上。
太没上进心。
倒是财务部那个明显对自己有好感的年轻会计何晓伟,虽说胖了些,但家里条件不错,似乎还有什么亲戚在市政府工作,或许能帮自己。
甚至,如果能因此离开博艺,自然更好。
方薇可没有忘记年初时的一件事,刚刚开年,社长钟长林就被一群要债的堵在办公室,差点打起来。
因为博艺这几年的出版业务也连连受挫。
连续多本书都卖得不好,下游书商拖着不给结款,出版社也就无法支付印刷厂的款项,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开支,整个博艺,哪怕减去应收账款,据说净债务规模也已经超过了700万。
这么心不在焉地浏览过几份稿件,回过神,方薇不得不把刚刚都想直接扔垃圾桶里的几篇文章重新简单过一遍。
然而,还是太差。
再次丢在一边,攒多了会有人统一处理。
退稿?
以前还有,现在,为了省一点邮费,就免了。
方薇还想起八十年代,那时候,投稿类信件都不用花钱,现在,一切都向钱看了。
要不然《商海》怎么卖那么好呢?
拿起又一个信封。
看了眼,来自河元,商都下辖的县级市。信封鼓鼓囊囊,看来字数还不少。
但愿别太摧残自己。
拆了信封,掏出稿子,展开第一眼,入目的漂亮楷书,就让方薇眼前一亮。
不会是打印的吧?
脑海中下意识闪过这个念头,稍稍辨别,方薇就确定,完全手写,红线稿纸可上不了打印机,何况,还是用蓝色圆珠笔书写的。
方薇都有些遗憾。
这么好的字,应该用最好的纸张,最好的钢笔,而不是普通的蓝色圆珠笔写在同样普通的红线稿纸上。
简直暴殄天物。
只这一笔字,方薇就确定,一个‘高个子’挑出来了。
无论文章质量如何,稍后都要拿给主编看看。
甚至,如果主编那里过不了,这篇稿子,她也想悄悄收藏。
当书贴也不错啊。
欣赏片刻,终于看向内容。
林清和许白。
以名字作为小说标题,普通了一些,或许,稍后可以换个更文艺的。
不知不觉,很快就读了两三页。
方薇回过神,才感受到,这位作者行文间如水一般的流畅,简直和那些知名作家不相上下。
再继续读。
对于少年少女的相处,笔触灵动而细腻,一些段落,即使是阅读量足够多的方薇,也忍不住反复品味。
而且,还发现了问题。
情节勾勒中,少男少女之间,总体的感觉是温馨的,恣意的,张扬的。
然而,却又刻意添加着一些伤感。
为赋新词强说愁。
方薇觉得,这篇小说的立意,应该有描写青春期孤独与迷茫的意思,然而,其实不必。
不加入这些,只是少年少女的张扬青春,也足够啊。
这一点,方薇还发现了作者的聪明之处,没有确定两人的恋爱关系,一直都只是相对纯洁的男女朋友,这挺好。如果真写早恋,考虑当下的舆论环境,为了避免非议,《青旭》就不得不更加慎重。
回到剧情,方薇盘算,或许,可以把偶尔冒出的伤感支线删掉。
嗯。
这样工作量就有些大。
不过,方薇觉得,只是稿件上的漂亮字体,就足够她多花些心思。
这么斟酌着,终于还是读到了最后。
结局……
许白,竟然,不存在!
少女的幻想。
还能这样?
方薇都惊住了。
随即再回想,前篇的那些伏笔,少女的压抑,少女的孤独,少女的迷茫……瞬间都有了解释。
我真傻,真的。
明明那么多暗示,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不过……
这么写,谁能想到啊?
过了好一会儿,方薇匆匆把稿子翻到第一页,再看小说的名字,《林清和许白》。
忽然又明白。
为何是‘林清’在前面。
虽然讲了太多年的男女平等,但,很多时候,男人的名字往往都排在女人前面。
这一次,‘林清’却在‘许白’前面。
为什么呢?
因为小说是以林清的视角展开的。
这是一点。
不过,这更可能也是一个伏笔。
因为许白只是林清的幻想,一个不存在的家伙,当然要排在女主角后面。
这一瞬间,方薇再想想自己最初想要给小说重起名字的念头,还有帮忙删改冗余支线的想法。
真是笑话啊。
这么完美的一篇文章,哪里需要自己修改?
画蛇添足!
这么又斟酌品味了一会儿,方薇忽然好奇,这篇文章,到底是谁写的?
不会是哪个大作家吧?
虽然知名作家往往不会这么直接投稿,但,谁说得准呢?
连忙找寻作者资料。
苏杭?
没听说过。
笔名:参商。
挺有意思。
嗯……什么意思?
反正,也没听说过。
地址。
唔……
河元市南站街道棉纺路107号。
这是哪个旮旯?
总之,确定了,显然不是什么知名作家。
方薇却还是忍不住幻想。
以作者文笔的老练程度,少说也是二三十岁的年龄,更接近三十岁,应该大学毕业,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相当的阅读量,而且,这人又保持了相当年轻的心态,要不然,也不可能将少男少女的相处写得这么隽永缱绻。
另外。
方薇又想到一点。
这位作者,似乎是个男的,但,却很懂女人。
文中对林清的很多心态描写,实在是太到位,以至于,方薇偶尔都忍不住自我代入,少女时代,她也不缺许多类似的念头。
忽然很想见见对方。
当然了,现在,还是要先把稿子给主编看看。
拿起稿子起身,方薇瞄了眼墙上的挂钟,不知不觉,已经十一点多。
来到谭丰振办公室前,方薇敲了敲,得到回应,推门进入:“主编,你看看这一篇。”
正在写一份报告的谭丰振抬头,笑着问:“怎么,有好的文章啊?”
方薇没说话,直接把稿子摆在谭丰振面前。
谭丰振本来想说自己稍后再看,要把给上级的报告写完,不过,只是瞄一眼稿纸上的字体,他就立刻惊讶了:“喔嚯,这书法……”
说着已经拿起,还产生了和方薇一样的想法:“不会是打印的吧?”
方薇直接在对面坐下,笑道:“谁能用圆珠笔打印啊?”
“也是。”
谭丰振说着,瞄了眼标题,大概确认是一篇小说,便开始阅读。
两三页后,谭丰振就点起了头:“不错,文笔老练,但又不刻板,还有其中一些意象,不是年轻人写不出来。”
方薇其实也是类似想法,此时却忍不住反驳一下:“说不准呀,或许是心态足够年轻呢?”
“心态年轻,文笔成熟,这就更难得了,”谭丰振说着,见方薇在对面坐了下来,示意道:“你先出去吧,我看完再喊你。”
方薇还期待着主编看到最后反转时的表情呢,摇头道:“我等一下就好。”
“看来你很喜欢这篇啊,”谭丰振笑笑,没有立刻保证,也不再赶人,重新低头翻阅,很快就轻轻皱眉:“这一段,多余了啊,太刻意,嗯……好像不对。”
说着往前又翻了几页,寻找细节。
不愧是比方薇多吃了几十年的盐,谭丰振有所察觉,但琢磨了下,还是没弄清问题所在。
却也抬头:“看来有惊喜啊?”
方薇笑而不语。
谭丰振继续。
不再把自认为多余的细节当做废线,合在一起斟酌,快到最后的时候,谭丰振大致确认,问题在‘许白’身上。
终于到最后一页。
果然!
许白只是林清幻想出来的一个人物。
虽然提前就有预期,谭丰振还是被这份设定惊艳了一把,感慨道:“欧·亨利式结局啊,而且,故事布局的巧妙程度还要更精致,竟然能想出幻想角色这样的点子,实在是厉害。”
方薇点着头:“关键还是文章的题材,主编,我相信咱们的读者群一定会非常喜欢。”
谭丰振稍稍回味,认同道:“这倒也是。”
方薇问:“那么,主编,这篇就算过了?”
谭丰振笑道:“这都不过,还怎么过?”
方薇跟着笑,想想建议道:“那就再加一些。”
“加什么?”
“比如,《土狗黑子》那样的待遇,主编力荐,”方薇道:“最好封面也加上。”
谭丰振:“……”
不提《土狗黑子》,咱们还是好同事啊!
方薇还以为谭丰振不同意,继续游说:“主编,我有种预感,这一篇肯定会很受欢迎的,甚至,我们应该立刻联系这篇文章的作者,开个专栏都不过分。”
“那就……我亲自推一下,”谭丰振再次斟酌片刻,终于点头,转而道:“专栏就算了,还不清楚具体情况。”
方薇不解:“怎么了?”
“这么好一篇文章……”谭丰振想了下,猜测会不会是什么大咖匿名随便玩一下,但没有根据,也不便多说,倒是想起来,问道:“对了,你仔细看过作者附带信息没,是不是一稿多投?”
为了尽可能招揽投稿,《青旭》的征稿要求里没有限制必须是独家稿件,只是提醒一稿多投需要标注。
如果这篇文章是一稿多投,同时被几家杂志看中,人家还愿不愿意在《青旭》上发表,就又是问题了。
方薇想了下,摇头:“我没注意这个。”
说着还补充:“投稿人是河元的,您要过了,不管是不是一稿多投,咱们立刻回一封‘用稿通知’,两天就能到,说不定就抢先了呢?”
谭丰振想了想,又道:“其实,关键……还是这个人。”
“就算不开专栏,咱们也可以继续约稿啊,”方薇想起来,建议道:“用稿通知里,我再附带一封约稿信,怎么样?”
谭丰振又犹豫起来。
再次瞄了眼面前的小说,这次想到的是,这么好的一位作者,不管背后有什么猫腻,一旦被其他报刊杂志发掘,《青旭》这边,肯定是抢不过啊!
而且……
方薇打量着自家主编的表情,也意识到了某些问题,试探道:“主编,这篇,给多少稿费啊?”
这几年习惯了勤俭持家的谭丰振下意识道:“你知道的,普通作者,都是千字十块。”
方薇:“……”
方薇也知道,现阶段大部分报刊杂志执行的都是国家1990年颁发的《书籍稿酬暂行规定》,标准就是千字10元到30元。当然,这只是基础。效益很好的报刊杂志,或者对名家的特别约稿,往往会高出很多。
可这样的话,想想这篇文章的质量,想想对方肯定不会挂《青旭》这一棵树上,只给一个最低的千字十块,以后还约个什么稿?
别人再有了好文章,投给能开二三十甚至更多稿费的一线杂志,不香么?
谭丰振又一阵权衡过后,终于还是开口:“这样,这篇就给千字三十吧,也不能再多了,小方,别嫌我抠,咱们真不宽裕。另外,约稿的事情,也先放放,看看这篇文章的反响再说。”
问题在于……
约了稿,万一再约出一篇《土狗黑子》,谭丰振觉得自己承受不了。
方薇也想到了《土狗黑子》,那可相当于给了千字160元啊。
而且,总计800块,买了那么一篇膈应东西,不仅没有带来任何助益,还让杂志社沦为笑柄。
再说眼前,对于《林清和许白》,谭丰振能给千字三十,方薇明白,这已经很不错,现阶段很多杂志都不一定按照国家规定的顶格标准给予。因此,这份稿酬应该能给那位作者一个很不错的印象,而不是《青旭》实际上的偏低状态。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这么又讨论几句,时间已经过了正午十二点,两人兴致很高,都没有去吃饭的意思。
来到外间,仔细确认了作者附带资料中没有‘一稿多投’的标注,两人才放下心来,当场填好一封‘用稿通知’,谭丰振盖了章,方薇亲自把信件送去传达室,交代尽快发出,这才赶去食堂。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