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便是顾家二房的孩子, 先前满月因为难产,赵静婉拿人参须帮忙救下的。自那以后赵静婉时不时也会去隔壁看秋收。
等到秋收周岁后,满月带着他进县城去跟着顾老二团聚, 而后又随着顾老二的科考一路搬迁。
顾老二的科考之路比小胖墩艰难许多,他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每回都是刚好落榜, 经过多年的努力也只是中了秀才。自那之后他便好像是认清事实, 带着妻儿回到县城里教书。
说来也是巧,便是在小胖墩的学堂当夫子, 秋收也跟着在学堂读书。打那以后,两家都住在县城,也就跟着偶尔交往联系着。
小初一头一回见到秋收,是在七岁的时候。她那日在家,就见娘正在收拾着大厅,把她原本散乱丢在客厅的玩具全都收拾起来。
小姑娘疑惑问道:“娘, 你怎么突然收拾我的玩具呀?”
按理说处于七岁的年纪很少仍是喜欢玩玩具的,只是正好这些都是自家铺子新出的玩具,赵晋升仍旧是拿了点回来给小初一玩。
这些玩具昨儿小初一饶有兴致地玩过之后,便随意地放在大厅的角落,赵静婉今日这才将这些收拾起来。
她笑道:“待会有个姨姨带个哥哥上门来,娘就将这里收拾下。”她指着手里那些木制玩具问道, “你这些要不要收进屋里?”
这些物什,小初一从来就不缺, 她还让爹娘在屋里放了个大木箱,专门用来装这些玩具。
其实昨夜兴致一过,小初一就对这些玩具无爱了。想到屋里木箱仅剩的一点点位置,这玩具又是爹的一番心意, 小初一纠结许久还是接过赵静婉手中的玩具道:
“我要的,我这就拿回去屋里放着。”她又是蹦蹦跶跶地跑回自己的屋子中。
午后,原本小初一在自己屋里捉摸着新学的诗句,就听见外头的声响,是娘在招呼着新来的客人。她其实对这客人也没有多少好奇心,便乖乖地待在屋里学习。
等到外头娘喊她出去时,小初一这才起身,随意地将衣摆整理好,走出屋往大厅那去。
首先见到的首位上的娘和一个面容柔和的女子,她走上前像模像样地行礼道:“给娘和姨姨请安。”
赵静婉哪里还不知道她的性子,平时在家里闹腾得很,活泼机灵,但在外人面前还是知道守礼。
这行礼的姿势是先前请的女夫子教的,赵静婉知道了也没有阻止。在这个时代就总是要顺从这个时代的习俗,她从来不会要求自己还有女儿,试图去反抗这留存多年的封建习俗。
满月却是什么也不知道,她是知道赵静婉又添了个闺女,也是头一回见到。她一直都很想有个女儿,只是当年生秋收时伤了身子,这么多年也就只有秋收一个。
此时见到娇娇软软的姑娘,还如此知礼,她笑着伸手虚扶道:“小初一不用如此多礼。”
小初一顺势而起,眨着眼睛笑道:“谢谢姨姨。”
这一下可真是把满月的心都给软化,她从衣袖中掏出一支金色镶嵌着小圆块珠玉的珠钗递给小初一,笑道:
“你长这么大,今儿也算是姨姨头次见你,这珠钗是姨姨在郡城买的,送与小初一当见面礼。”
小初一想要推拒,她下意识地望向赵静婉求助。
赵静婉接收到她的眼神,也知道这是满月惦记着当年的恩情,这才准备的那见面礼。她点头笑着和小初一道:“既是姨姨的一番心意,小初一你就先收下吧。”
这些年哪怕满月一家在外头,没有回赵家村过年,也总是会让顾家送上一份年礼,一直走动着。
听了娘的话,小初一这才收下那珠钗。她素来喜爱珠钗,无奈每次去买珠钗,娘最多只给她买两支。此时平白得了支新珠钗,样式还挺好看,小姑娘也高兴。
她仰着头望着满月,真诚谢道:“多谢姨姨,这珠钗我很喜欢。”她原先就对面容柔和的姨姨很是有好感,此时吃人手短,对眼前姨姨的好感又增进几分。
“小初一真乖,不用这么客气。”满月见小初一接下那珠钗,这才满意地做回位置上。
赵静婉笑着道:“满月你总是这般客气,这丫头很是喜爱珠钗,每回都缠着我买,她这回正暗自高兴呢。”
满月闻言又瞧了眼小初一,见到她眉梢间掩不住的喜意,顿时笑道:“没想到如此凑巧,可见我与小初一有缘。”
小初一拿着珠钗站在一旁。
“那是你满月姨姨的儿子,秋收哥哥,只比你大上一岁。”赵静婉又给小初一介绍坐在下首右手旁的小男孩。
小初一顺着娘指着的方向望过去。说是男孩,又比小初一高上许多。
因着自娘胎里出来的虚弱,秋收打小就很少出去外头和小伙伴们玩,长得格外白净。他的白不同于小初一透着健康的白皙,反而是苍白,连着嘴唇也是淡紫色的。
他坐在那安静无比,存在感极低,方才小初一进来这么久,竟也没有发现那里还坐着一个人。
此时既是娘介绍了,小初一也就顺势见礼:“见过秋收哥。”
只见那男孩站起身,拱手回以一礼道:“妹妹不必多礼。”
那是小初一和秋收的第一次见面。小初一对于这个哥哥,起初的印象是,很是虚弱,需要仔细着对待的那种。
不过当时她想着与这秋收哥只是点头之交,也就没有太过在意。
倒是后来那些年头,因着满月家就在县城,与赵静婉家也时常走动着。小胖墩此时已经进入乙班一年有多,在学识方面很是扎实,经常名列前茅。
小初一为这样一个优秀的哥哥自豪着,但同时她也发现了,家中时常多了那个病弱的秋收哥。她听娘说起,说是秋收哥念书有不会的地方,特意过来请教哥哥。
她当时仍旧是不甚在意,只是心想着,他那样子读书定然是顶顶好。哪怕是秋收时常登门拜访,两人见面的机会也不多。
每回秋收登门直接去大厅见过赵静婉,便去小胖墩的屋里寻人;而小初一大多数时间窝在屋里。
等到两人真正熟络起来,反倒是在过年回赵家村的时候。赵晋升家是每年都会回赵家村住上一阵,陪伴赵家二老,也和大房二房联络一下感情。
正好那年顾家二房回来后在县城安顿下来,过年也是拖家带口回赵家村和家里人凑一起过年。
大人们的相聚总是在饭桌上的交谈,在茶酒中进行。而小孩子相聚在一起,则更多的是玩闹着。
那怕是小胖墩和壮壮在县城里念书,回到村里还是能和幼时的玩伴玩到一起的。
因着就在隔壁,小胖墩当年和顾大嫂家的顾大牛玩得来,此时也约着一起去村里头走走。只不过两人都带着拖油瓶,小胖墩身后跟着小初一,顾大牛身后跟着秋收。
大的走在前面,小的跟在后面,向村里平坦的空地走去,那里是他们幼时经常一起玩的地方。小胖墩和顾大牛聊得正欢,小初一走在后头,边观察着秋收。
他低垂着眼眸时很是多了几分安静,只走得久了气息变得不太平稳,面色也苍白不少。
小初一记着他身体不好,便停下脚步担心问道:“秋收哥,你身子没事吧?咱走慢点。”
女孩灵动的眼眸里盈满了担忧,倒是让头一回感受到不熟稔的人关怀的秋收愣住。他前阵子经常去赵家,但很少见到这个妹妹,倒是没想到她会主动关心自己。
秋收也跟着停下步伐,虚弱笑道:“那,咱就先歇一会?”
前头的两个哥哥头也不回地往前走着,聊得正欢。后头小初一和秋收歇了会再慢悠悠地跟上去。
等到小胖墩意识到身后没有脚步声跟着时,忙回过头一看,就见那俩小孩慢悠悠走在后头,顾大牛回头一看忙敲脑袋瓜懊悔道:
“哎呦,咱俩走快了,我都忘了我弟体弱,不能走太快。”
“没事,我妹在后头跟着呢,不用担心。”小胖墩听了笑着说道,彼时的他对秋收毫无防备,等到日后知道他们是从这里开始相熟的后,却是无比懊悔。
就这样两个大哥哥走在前头,隔着一米远的后头,两小孩并肩走着。
到了村里平坦的空地,有很多小孩子凑成堆在玩耍,小胖墩和顾大牛找到壮壮。
显然带着小孩的大孩子不止一个,小胖墩和顾大牛各领着一个小孩子过来,壮壮后头却是跟着两个小孩,妞妞和嘻嘻。
这样的玩闹时光在这个冬日里并不罕见,村里的孩子玩闹的东西很少,多是三两凑在一起,玩些小游戏。小初一跟着小胖墩活动着,大多数时候也能碰上秋收。
秋收大多数时间是站在一旁瞧着他们玩,面含笑意很是愉悦,倒像是自己参与在其中一般。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小初一总会忍不住瞥向他所在的方向,偶尔玩得累了就走过去秋收所站着的地方歇息,笑着与他说话。
两人逐渐变得熟稔。
小初一对于这个稍微大自己一点的哥哥总是多了几分担忧,关注着他的身子,生怕他出什么事。
等到开春后,小初一走出房屋,碰上来家中寻找哥哥问问题的秋收哥,也会笑着和他打招呼。
秋收也是淡淡一笑,与她交谈几句。
这个冬日里小初一多了个玩伴,是稍大些的秋收哥;而对于秋收来说,他只觉着多了个娇软可爱的妹妹,会关心自己,很是活泼。
彼时年幼的纯真友谊,谁也不知道在未来会发展成男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