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这个儿子非池中之物,必定不凡。
对他们母子宠爱有加,乃人之常情。
立她为后,也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
这一生,经历过很多女子,只有她到来后,自己结束了寻觅,余生愿与她一起度过。
她跟在自己身边十年了,已熟悉了她的气息和脾胃,她是自己愿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人。
身为帝王,一生都没和谁鹣鲽情深、琴瑟合鸣过,余生也只愿和她夫妻相称。
这仅是私。
于公,她身边有自己八个年幼的儿女,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养育这些孩子。
说个不好听的,即便自己哪天突然走了,把孩子留给她,自己也是放心的。
她不会虐待亏欠这些孩子,不说她与王儿姁是亲姊妹,就说她的性情,也能令自己死而膜目。
本以为,给她至高无上的皇后地位,对她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保护。
但有一样,自己忽略了,整个汉宫真正的女主人其实是东宫窦太后。
就像孝文帝一朝,后宫真正的女主是薄太后一样,当时的窦皇后也是战战兢兢。
现在,轮到自己的皇后战战兢兢了。
他一直以为,在剧烈的狂风中,有他挡在前面,没有人能伤害她,也没有人能伤害得了他们的孩子。
而事实是,没有光明正大的伤害,但那些阴风恫吓,还是让她在他眼皮底下如花朵般萎缩了。
窦太后一直有自己的储君选择,所以自己无论选哪个儿子做太子,都是她潜在反对的目标。
刘荣做太子时,是,现在小野猪做太子,依然是。
不过眼下事情又复杂了,前太子刘荣犯了事,已被郅都收押在狱。
说起这个儿子,也是一言难尽,既然已经被废,到了临江国——天下之大,为什么把你封在遥远偏僻的临江国?
不就是想让你余生也像长沙王刘发一样,老老实实偏安一隅,一辈子做个不声不响的富贵藩王,平安过此一生么?
偏偏沾染过权力之人,就无法安分,越想让你寂静无声,你就越与前朝臣子书信叙旧,大肆营造宫室,如此动静,不就是想旧火复燃么?
你一介藩王,旧火复燃能敌得过梁王么?
他在梁国,宫室营造得比你更辉煌壮丽,已堪比长安了!
在刘启看来,临江王刘荣的不安分,就是对失去的太子之位不甘心,有蓄意滋事谋反之嫌,而且极有可能被东宫所利用。
窦太后一时打击不到自己立的小野猪,但可以拿刘荣之事大做文章,让自己身为帝王在立储上声名狼藉立了两任太子皆不行,只有她支持的梁王才有天子之相......
这恐怕是东宫一年来隐隐实行的策略。
刘荣夹在两宫的立储夺权争斗中,是他不祥命运的开始。
虽然他是自己的儿子......
但身为前太子,却把自己化身为利刃,刀柄交到窦太后和前朝臣子手里,向自己和新储君下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饶恕的。
王阿渝在榻上垂目,看到刘启阴着脸在榻侧走来走去。
一般遇到难以决断的问题,他都这样。
看来,身在狱中的刘荣让他为难了,毕竟是他的亲儿子,拍轻了拍重了,哪一巴掌合适?
李尚宫轻手轻脚把熬好的药壶送了进来,缓缓倒进药盏里。
刘启顿足,摸了摸精瓷药盏,是烫的。
这些天,他竟习惯了喂她药,自己先尝一口,阿渝什么都好,就是不爱喝药汤,每每需要他硬灌下去。
就像孩子们生病了,需要抱住,把药汁强硬喂下去。
若不是近日如此忙碌,他倒喜欢她如此依赖自己的感觉,喝过药后,在怀中嘤嘤叫苦的柔弱,我见犹怜,独独能打动他。
但这次,没等到药温,他就离开了。
苏小鱼在殿外禀,郅都有要事相见。
刘启离开后,王阿渝就坐了起来,药汤也没喝,该她在室内走来走去了。
这是一个机会:刘荣在长安,解决问题反而更容易;若放他回去,才如放虎归山
接下来,她寄予厚望的小槐回来了,禀报了三个重要实情。
一,刘荣的审讯的确全权都由中尉郅都负责,其他人不得插手。
二,现在前朝一些臣子听说前太子回来了,都意向皇帝求情,尤其是太傅窦婴,正设法联络其他大臣向皇帝施压。
三,东宫太后也在密切关注此案。
小槐怎么知道这么清楚,她其实没在郅都那里打听到什么。
郅都是经验丰富又很谨慎的官吏,既然是刘启委托他的案子,自然十二分当心,怎么会把这这么重要犯人的信息随便透露给一个侍女?
是小槐另找的田蚡,田蚡身为王皇后的弟弟,新太子的娘舅,自然对原太子也很关注。
凭着他多年在长安游走的经验,不仅告诉了她诸多前朝臣子的消息,还告诉了刘荣的太傅魏其侯的动向。
连东宫窦太后都要出手相救了。
王阿渝在众多线索中,飞快理清了线团,直觉众人在犯刘启的忌。
刘启分明是忌讳原太子势力再起,对新太子形成威胁,更怕这种对立被东宫窦太后所利用。
当前后两任太子对立时,螳螂捕蝉,最后获利的很可能是梁王那只隐隐扑来的黄雀。
现在,刘启的用意很明显,把原太子刘荣当政敌了,在用他的办法对付临江王。
所以只让郅都负责审讯,就意味着刘启不想让任何人再插手原太子案,因为在长安只有郅都对他忠心耿耿。
其他人也似看出刘启的意图,反而更加有执念,要从刘启的毒手中救出原太子。
窦太后也利用这种力量,一边救孙子,一边对刘启发出道义的声讨。
这都是刘启不愿意看到的,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