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叙事与小说叙事的不区别
新闻叙事容不得一丝虚构而小说叙事可以虚构
2、新闻与文学作品的不同
简单摘录:
新闻
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
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主要是:真、实、强、短、快、活。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指的是新听到的国家大事;后来《红楼梦》里出现的“新闻”,开社会新闻之先河,指的是见到的有趣的新鲜事。
文学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文字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其中诸子原创文学网站的内容最为全面,包括从儿童文学到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歌词、剧本、学术等一切形式和内容!
“文学”的由来
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是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即负责人称为张文学、李文学等。
汉武帝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考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
魏晋后期,“文学”一词成为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史书上记载的曹丕“好文学”,以著述为务,即是现今所指的文学含义。
作品
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而以一定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一切智力成果。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见著作权)和主要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可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小说、诗词、散文、论文、速记记录、数字游戏等文字作品;讲课、演说、布道等口语作品;配词或未配词的音乐作品;戏剧或音乐戏剧作品;哑剧和舞蹈艺术作品、绘画、书法、版画、雕塑、雕刻等美术作品;实用美术作品;建筑艺术作品;摄影艺术作品;电影作品;与地理、地形、建筑、科学技术有关的示意图、地图、设计图、草图和立体作品。在有些国家,电子计算机软件也被作为作品受版权法保护。
3、新闻文字与小说文字的区别
电视新闻文字稿是与画面一起发挥作用的,因此电视新闻要注意声画关系、现场音响、同期声音,使之各司其职,各展所长。电视新闻文字稿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具体到口播新闻、图像新闻、现场报道三种形式上各有不同的要求和特色。
电视新闻文字稿在结构上应该具备三个特点,即主线单一,构思新颖,层次分明。主线单一,要求电视新闻只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作文稿,层层深入,直到把问题阐述清楚为止。构思新颖,要求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开头要写得引人入胜,中间穿插一些引起观众兴趣的背景、议论,适当设置一些悬念或展示一下电视新闻的中心主题要旨,以知识性、趣味性和接近性的东西吸引观众,结尾要注意进一步加强报道的感染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使电视新闻奇峰突起,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不断激发观众接受新闻的欲望,持续收视下去。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曾说过:“新闻报道要使读者‘上钩’。”就是说,新闻报道要吸引读者,正确引导读者。层次分明,要求在写电视新闻文字稿时,注意段落、层次和语句之间的过渡、照应与铺垫,使电视新闻具有主体感、纵深感,让观众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4、小说《第七天》中的话语和新闻中的话语有什么区别呢?
话语通常是指用来构建知识领域和社会实践领域的言语方式。在此,话语既反映和描述文学本身和社会本质,也会“构成”社会和文学的实体关系。通常情况下,小说话语隶属于知识领域,而新闻话语则隶属于社会实践领域。
余华曾用“一个人从高楼上跳下来”与“那个从高楼上跳下来自杀身亡的人,由于剧烈的冲击使他的牛仔裤都崩裂了”两个语言实例来区分现实事件与文学语言现实,前者只是让现实事件进入了语言的叙述系统,进入了社会实践领域,成为具有实用交际功能的一般话语;后者则将一般陈述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话语,进入了知识的文学的领域。
《第七天》无疑对这两种话语进行置换,体现出市场逻辑和新闻法则对于文学自主性的消解,小说话语无限制靠拢新闻话语使得审美话语所需的距离感大打折扣,导致艺术性原则稀释。
写伍超蜗居地下室等待配型结果,余华用的笔触非常克制简洁,和新闻话语维度相近,是一种“零度情感”的间接性表达。
伍超先是“上缴身份证”“签署协议”……然后进驻地下室,“有人一天两次送便宜的香烟、送两次饭”“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余华主要采用白描手法,一五一十讲述卖肾过程,各类动词和名词占据主要篇幅,整个话语体系格外清汤寡水,这在习惯了被辞藻浓烈的“重口味”灌溉的读者看来,自然有些不合口味。
但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和“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研讨会上,余华却亲自捍卫新作语言:“有人说语言怎么苍白,语言枯燥无味,白开水一样的语言,我确实没有想到语言也有人骂,因为这个小说的语言我非常讲究的,我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尤其到一校、二校的时候,改动的全是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情节大多显得干净冷漠,但又无意识显露出余华续写温情路线的潜在功底。在卖肾最后叙述语言峰回路转,弥漫着淡淡的悲凉与温暖,“那些地下的邻居都来探望他,给他送一些吃的……几个邻居说要把他送到医院去……”在昏迷中醒来的伍超一直说自己听到了“鸟叫”,这正是他幻想中希望的化身和标志。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新闻话语体系面临着新变革。新闻不断被类似小说的私人化话语侵蚀,存在于正式和不正式的话语体系之间的沟壑被大众媒体填充,具体表现为严肃新闻的娱乐化、碎片化和表面化。
私人的情感叙事模式不断替代国家、民族等宏大叙事。卖肾事件的书写正是底层新闻折射文学的缩影。《第七天》的话语凸显出新闻话语追求的现场感,余华速写了一幅一个年轻人为爱卖肾走向死亡的悲剧图景。如今身处丰沛的新闻文化场,谁都无法保证能在新闻中全身而退。
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新世纪小说是否涉及到现实的某一侧面并传达其现场感,而在于它们更多地是站在某一特定阶层的暧昧立场上满足于对局部生存现场的描摹,满足于根据现实生存的逻辑来新闻化、功利式地“再现”生活。实际当小说融入如此密集的社会新闻后,公共话语与私人话语间的二元对立受到消解与弱化。
5、看新闻和看小说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个人觉得(一已之言):
1,爱看新闻的,往往喜欢关心国计民生,颇有指点江山之状。
2,爱看小说的,或儒雅修仙,或风流江湖,颇有独立的文艺范。
6、新闻写作与文学作品写作之间的语言区别
从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比较中,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例证法、比较法,辨别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认清新闻语言的本质特征和文学语言的本质特征,从而更好地让二者交融。关键词:新闻语言;新闻功能;文学语言;审美需求;情感元素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世界上许多记者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学作家。比如斯诺,海明威等。我国的新闻工作者也在不断追求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现今,用文学的叙事手法写的新闻稿、故事化的新闻、散文化的新闻等也开始出现。因为它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审美需求,因此作者认为文学语言在新闻作品之中的使用,对于信息传播的效果非常重要,要运用好新闻作品中的文学语言,必须把握好“度”,认清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联系与区别,是把握的关键,只有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好文学语言,才能够使未来的新闻报道更加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一、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差异性辨析新闻和文学由于其社会功能的不同,在长期的演变中,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文章体式和语言特性,只有对他们的特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在新闻写作中更好的运用文学语言,增加新闻传播的效果。(一)以传播真实信息为主体的新闻语言特性1.新闻的客观性决定了新闻语言中性词的使用新闻作品写作,一般多用中性词,以求客观地叙述事实,并通过客观事实的报道去影响受众。美国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正是以他客观的叙事手法反映了当时共产党人的战斗精神。因此斯诺的作品也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一部分。2.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新闻语言必须准确准确包括数据的准确,词语的准确,以及新闻来源的交代。还有作者对新闻事件本质的内涵意义的把握。不片面地偏激地看待问题,掌握足够的材料,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不从小圈子的利益去看问题,而是从全人类,整个的民族家国的角度去看问题,才会有准确的表达。3.新闻的受众性需要使用简
7、举例说明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有什么区别
新闻写作所作的是属于非文学性作品,写作的作品分成两种,一种是文学创作,一种是非文学创作。非文学创作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通知、公告、申请书、新闻稿、论文等等,它包括很多,像学生作业作文、工作文书等都属于这类。而文学类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若说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新闻写作属于非文学创作。再者,文学是一种艺术,而新闻写作只是一种将口述的事件经过记录变成书写的文字而已,只是对事情的报告所写的针对性的文章而已,它不属于文学,也就更谈不上艺术了。
8、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三者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新闻体裁,都有真实性和时效性要求。
不同点:
一、从内容上看
1、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不求细节反映;
2、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的人和事,可以搜集材料,选择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人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本质,并容许细节描写。
3、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二、从表达上看:
1、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
2、通讯虽也以叙述为主,但可以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
3、报告文学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
三、以时效性看:
1、消息要求更高,它应该比通讯来得更快。报告文学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2、通讯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时效性及时但比不上消息。
3、报告文学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时效性最长,因为可以总结反映情况。
四、从定义是看:
1、消息这个词应用比较广泛,新鲜事就叫消息,还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的短篇新闻宣传文书,也是最常见、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2、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3、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介于新闻报导和小说之间,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的散文。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特点是真实,艺术加工,形象性,抒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