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从死人堆爬出来的千古一帝 >第二百三十六章:一箭三雕

第二百三十六章:一箭三雕

作者:冰茶不加糖字数:2297更新:2022-03-09 07:21

董学孟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徐阳愈发欣赏的。

也许是自得到徐阳以少胜多大破金军的军报那一刻。

也许是自那日在香茗馆看到徐阳书法的那一刻。

更有可能是今日门口徐阳说出那句将军本该马上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那一刻。

亦或者是徐阳那首是石灰吟?

亦或者是因为徐阳最后陷入自己曾陷入的梦魇?

董学孟分不清到底是因为什么,他只知道,徐阳这个人身上有他年轻时候的影子。

而且,比他年轻时后还有优秀很多倍,做了很多自己想做却又不能做的事。

正因为如此,当刘平眼神询问他该如何对待徐阳时。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在张安国与徐阳之间选择了徐阳。

区区一个张安国,董学孟还是没有放在眼里的。

哪怕张安国与他同为副帅。

也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性,文人总是高傲的。

客房内一时间竟再度陷入沉默中。

刘平与苏维之齐刷刷的将目光看向了客房内间躺着的徐阳身上。

三人目光如出一辙。

此时的徐阳,脑海中的大战已经重复了无数次。

每一次的结局都不一样。

惨胜!

还是惨胜!

望着尸横遍野的青云山谷战场。

徐阳不止一次的在心中自我提问。

我还能不能做的更好?

“能!我能做的更好!”

梦魇中的徐阳看着尸横遍野的青云山谷坚定道。

“我能做的更好!每一个飞虎军士卒的鲜血都不会白流!”

徐阳心中的信念越来越坚定。

梦境中的青云山谷骤然破灭。

躺在床榻上昏迷的徐阳,双眼猛地睁开。

眼神如雷电般刺眼。

徐阳快速起身查看了一番情况,见董学孟三人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联想到自己在院内昏迷。

很显然,此地仍在董府。

徐阳整理了整理儒衫,双手抱拳恭声说道:“董副帅,小子今日失礼了。”

董学孟哈哈大笑道:“无妨无妨,那种情形任谁遇到都会如此。”

“看样子,那道坎,那道关,你是跨过去了。”董学孟看着精神抖擞的徐阳感慨道。

徐阳想起梦中所见所闻,瞬间明白董学孟话语中的意思。

徐阳洒笑一声回答道:“算是跨过去了吧,这经历属实有些难忘。”

董学孟话锋一转开口询问道:“徐将军可有师承?”

董学孟话锋转的太快,徐阳措不及防之下愣了一下。

搞不清楚董学孟到底是什么意思。

只好反问道:“董副帅所指师承是何方面。”

董学孟轻笑一声开口说道:“无须太过担心,老夫并没有其他意思。”

“只不过是见徐将军书法出众,想了解一下徐将军文学师承哪位大师。”

若是有师承,那还真麻烦了,一时间董学孟目不转睛的盯着徐阳。

谷躛/span徐阳坦言道:“书法勉强算是自学,文学,并无师承。”

董学孟面上一喜,旋即强自镇定下来。

双眼死死盯着徐阳,缓缓开口问道:“吾观你,书法有成,兵法有成,不知四书五经是否有成?”

刚醒来的徐阳此时一头雾水,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般,实在搞不清楚董学孟究竟是何意思。

但长者问,自然不可能将长者晾在一旁。

徐阳只好无奈道:“小子并未正统修习过四书五经。”

这是真的,到了徐阳那个时代,哪怕是学历史的,也很少会去碰四书五经。

选修课倒是有,但当时徐阳的心思也不再选修课上,那时候的他一心携笔从戎。

董学孟闻言面色一喜,心道:“果然如此。”

二十出头的年纪,此前还是流民,能将武艺与兵法练好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更何况徐阳书法还是一顶一的厉害。

若他还能熟读四书五经哪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董学孟开口说道:“那你可愿学那四书五经,经文策论?”

徐阳面露犹豫,想学,但是自己时间不够。

想学的原因很简单,四书五经并不是所谓的糟糠,里面其实是有很多哲学道理的。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四书五经也一样,它固然不会让你骤然大富大贵,但他能陶冶你的情操,教会你一些做人的道理。

单单易经一本书,其内的哲学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但徐阳真的没有时间,金军即将南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需要练兵,需要筹钱。

这两样哪一样都是要命的大事,不练兵,打不下济南城。

金军南下之际则只能任人屠宰。

不愁钱则练不出精兵,一万一千人若是按照徐阳的方式去练,那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的。

武器装备暂且不提,单单是伙食,就能将徐阳给吃垮。

孰轻孰重徐阳还是能分的清的。

徐阳叹息一声,刚要出言婉拒。

董学孟立即开口询问道:“徐将军面露犹豫,心中犯难?不妨讲来听听。”

这个关门弟子,不到最后时刻,他是真不愿放手。

徐阳无奈,只好以时间不够推脱。

董学孟哈哈大笑道:“无须烦恼,又不是举荐你到徂徕书院求学。”

徐阳眼神一亮,不是去徂徕书院,哪能去哪儿?

董学孟轻咳一声,面色严肃道:“徐阳,你可愿拜我为师?做我那关门弟子?”

“不需时刻候着身边,你可自学四书五经,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可以随时前来寻我。”

徐阳一时间陷入沉思中。

见徐阳陷入沉思,董学孟面色不变,实则心中紧张起来。

天下间哪个文人不想名留青史?天下间哪个先生不想桃李满天下?

若是这桃李名满天下,能够在史书上留下浓重一笔,那么为师者,死而无憾了。

此时的徐阳,在董学孟眼中便是那个可以在史书上留下浓重色彩的桃李。

这个学生,他董学孟,要定了!

徐阳心中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满脸严肃的答应了。

无他,此举一来可以与董学孟扯上关系,在已经得罪张安国与安守礼的情况下,能多一个盟友便会少一分危险。

徐阳可不想练兵筹钱之际天天应付来自那两位副帅的麻烦。

二来拜师董学孟之后,徐阳也算是师出名门了,日后与一些书生学子打交道将会方便很多。

三来、则是因为苏维之,攻克济南城离不开林士坚,想要取得林士坚的信任,则离不开苏维之。

此举可谓是一箭三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