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冉魏霸业 >第0538章 璞玉

第0538章 璞玉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字数:2341更新:2023-01-17 16:40

是可忍孰不可忍!

殷浩这一听蔡谟这般“欺辱”自己,把自己贬低得好似连纸上谈兵的赵括都不如,顿时怒上心头,心里的那一把无明业火怎么都按耐不住,直蹭蹭地往上冒。

“不要拉着我!蔡谟老匹夫,我殷浩活这么大,还没见过谁敢这般贬低我,你欺我、辱我、笑我、骂我,我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看见殷浩这暴脾气上来,身边的荀羡和王羲之赶紧又去架住了殷浩,免得这厮真的冲上去把蔡谟打死了。

“够了!”垂帘听政的褚蒜子脸色一沉,说道:“你们把朝堂当作什么地方了?是你们可以任意喧哗扭打的市井吗?”

“臣不敢!”蔡谟和殷浩赶紧认错。

老实说,看到殷浩这般暴躁,褚蒜子心里很是不喜,而且越发的觉得把殷浩任命为北伐军的主帅,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但事已至此,这诏令都已经下达了,褚蒜子不好收回成命。

等到了下朝,蔡谟又上了一份辞官的奏疏,请求辞去司徒之职,回归故里。但褚蒜子终究是没有批准。

殷浩成为北伐军的主帅,着实让蔡谟这样的五朝老臣心灰意冷。

想当年,康帝即位后,蔡谟入朝任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又领司徒,与会稽王司马昱共同辅政。

后来他又被正式拜为侍中、司徒,但蔡谟在三年内执意推辞不就任,险些被执政的殷浩处决,经荀羡提醒,殷浩才将蔡谟免为庶人。

此后,蔡谟便闭门不出,终日教授子弟。不久他再任司徒、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但他称病不朝,无心政事。

蔡谟与殷浩是有一点仇恨的,但还不至于为了这点仇怨误国误民吧?

而在下了朝之后,荀羡下一步向殷浩告辞了,而王羲之还跟在殷浩的身边。

看着殷浩还是余怒未消的模样,王羲之不由得出声劝道:“大人还在为适才朝堂上的事情跟蔡司徒置气吗?”

“我还不是那么小肚鸡肠的人,只不过蔡谟那个老匹夫着实可恨,竟然把我跟纸上谈兵的赵括相提并论!这不是在毁我的名声?这不是在唱衰我大晋吗?”

王羲之苦笑道:“大人息怒,其实这赵括应该也没有大人你想的那么不堪吧?我相信蔡谟大人是无心之过,只是觉得大人你跟那赵括一般,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罢了。”

“璞玉?”

“是的。殷大人,不瞒你说,在我看来,其实赵括并非是庸才,我听闻在长平之战的时候,白起曾断言,‘此子若不死,必成秦国大患’!白起是谁,那是四十年未尝一败的将军,他能够对赵括有这样的评价,可见赵括的能力所在。”

闻言,殷浩微微颔首,这怒气便消了一半。

世人对于赵括其实依旧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的。不过因为长平之战的失败,还有赵括的父母对于赵括的评价,赵括一直是被当做反面教材的。

其实赵括不该背负这个骂名的。

赵括,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奢一生经历很多大战,为赵国的强大付出了巨大的贡献,身为其子的赵括,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将门子弟。

他从小便熟读兵书,能言善辩,有时论兵时可以将其父赵奢搞得无法应对,可见其能力存在,但因其没有经历过实际战争,所以对战争的判断有时会不真实,无法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

而其父就总是认为他只会纸上谈兵,最后再加上长平兵败,所以这也造就了他纸上谈兵的污点证据。

公元前262年,秦赵之间在长平发生大战,双方共投入近110万的兵力,秦军六十万,赵军五十万。

由于牵扯人员过于庞大,在没有合适机会时,双方都不敢轻易决战,因此在上党处相互对峙,而由于几乎将全国兵力抽空了,所以赵王很担心背后的胡人趁机偷袭,所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战将守卫边疆。

这时,赵括就向赵王举荐了一个人,他就是后期赵国的支柱,大破匈奴军,并且与秦军大战时,屡败秦军,他就是赵国后期名将李牧。

从这里可以轻微证明,赵括并非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他是有一定的真才实学的。

秦赵在长平战场对峙了三年多,在前面都是有赵国老将廉颇所对抗,廉颇作战老成,知道自己无法战胜秦军,因此一直采取守的战法。

虽然没有让赵军失败,但六十万的兵力储备,对于赵国的压力十分大,每天都在消耗着赵国的积蓄,而最后赵王换将也是因为实在是撑不起消耗了,而廉颇又不敢与秦军决战。

而秦军虽然日均消耗大于赵国,但是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雄厚,非当时的赵国可比,如此拖延下去,赵国不但长平之战必败,而且赵国也会出现更大的危险。

因此,赵王虽然知道廉颇没错,但是也不得不更换一个能够进攻秦军,结束对峙局面的人出现,这时赵括站了出来。

当赵括到达长平战场时,全军将士欢呼不停,可见赵括是深得军心的,这并非庸才所能获得的。

而且战至最后,秦军六十万围困五十万断粮,已经在以军马为食的赵军时,却发现此时的赵军并非士气低下,毫无战力,反而士气高涨,战意很高,以此可见赵括的统兵能力并非一般将军可比,这又怎么能说是庸才呢?

最后长平之战的结果是,赵军除二十万因为赵括被杀以后投降,其余战死,而最后的秦军也损失过半。

赵括以五十万断粮的赵军,与精锐的六十万秦军决战,虽然失败,但也将战亡人数与秦军持平,可见其指挥作战的能力之高,而且对手还是白起,这两点其实就足以证明赵括非但不是庸才,而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称为名将!

再说,长平之战与其说赵军败于秦军,更可以说是赵国败于秦国,非兵不利,乃国与国之间的差距。

秦国自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后,国力逐渐强盛,而且君明臣贤;反观赵国,虽然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军力强大起来,但是内政混乱,君主也没有英明几代,而且奸臣当道,赵国与秦国的国力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也注定了长平之战赵国必败的局面。

而主动决战只是军队失败,但长久对峙,必会危害国家根基。

而国力与对手双因素,使赵括成就了千古骂名,这是不公平的。

没等殷浩出宫,这时就有一个内侍前来传达褚蒜子的口谕,太后请他到上书房议事。

殷浩不敢怠慢,随后就去到上书房,在那里,只有褚蒜子、司马昱等着他,再无旁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