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潇会不会跟冯远山干一架,这事儿林念禾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她目送汪潇走远,然后果断回到自己的小屋,关上门拉好窗帘,一边看海绵宝宝一边啃鸭脖。
卷王也是要休息的,天塌了都别想让她再动一点儿脑、再说一个字。
林念禾舒坦的又休息了一天。晚上八点钟收拾好明天上课要用的教案和纸笔,九点钟就早早的钻进了被窝。
一夜好梦,穗城的殚精竭虑被十里大队的微风和阳光抚平,再醒来时,天光微亮,朝霞漫天。
大概是知道了老师们今天就要回来上课,孩子们来得格外早些,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生动活泼,比风景更能治愈疲倦。
“林老师,穗城真的有二十几层高的楼吗?”
“林老师,真的有一下子就能到好几楼的梯子吗?”
“林老师,城里的孩子每天都能吃到雪糕吗?”
“林老师……”
孩子们满眼好奇,叽叽喳喳的围在林念禾身边问问题。
这些事,牛娃与他们讲过一遍了,可他们还是不信。
他们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镇子里没有高楼,也没有电梯,只有一分钱的冰棒和三分钱的红豆冰棍,是孩子们一年也吃不到几次的美味。他们看过电影,生产队偶尔请放映队来放的露天电影,放映的大多是《地道战》或者《上甘岭》。
他们没见过外边的世界。
看着那一双双质疑中带着期待的眼睛,林念禾随手牵起距离自己最近的王小妹,说道:“来,我们去教室里,老师慢慢讲给你们听。”
林念禾在穗城拍了许多照片,休息的一周里谢宇飞已经把照片都洗了出来,期间还因为嘴欠挑剔林念禾浪费胶卷被踹了两顿。
林念禾让孩子们围坐成一圈,一边给他们看照片一边描绘着穗城的种种。
孩子们眼巴巴的看着,听着,黑白分明的清澈眸子里写满向往。
林念禾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
“禾禾老师,咱们这儿以后也会有那么那么高的楼吗?”
小家伙双手托腮,眼巴巴的望着林念禾。
林念禾突然想起《列宁在1918》的一句经典台词,笑着点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然后……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被面包和牛奶吸引了。
在这个奶粉都是奢侈品的年代,他们根本没喝过牛奶,面包倒是有人吃过的,大列巴面包,林念禾觉得那东西难以下咽,孩子们却想到就流口水。
看看他们一副小馋猫的样儿,林念禾笑着揉揉他们的头,看了眼课表说:“行啦,上完作文课和音乐课就要吃午饭了,好好学习,以后就有吃不完的面包和牛奶。”
“真的吗?我希望以后每天都能吃面包!”
“我也是、我也是!”
“好好学习!以后每天吃面包!”
林念禾看着那一双双清澈的眸子,很想留住这些纯真的笑脸。
大队部里,林念禾双手托腮,眼巴巴的望着李大和。
“队长叔,您有没有兴趣在村里弄个面包窑?”
李大和:“没有。”
“队长叔,您仔细感受一下,这个念头真的可以有。”
“完全没有。”
队长叔是真的油盐不进啊。
林念禾索性趴在桌子上不走了,就那么定定的看着他。
李大和被她看得头顶直冒寒气,沉默片刻,他咬着牙问:“得多少钱?”
“啊?不用多少钱啊,挖点儿黄泥、弄点儿空玻璃瓶,总造价可能有个一块钱就够了吧。”
李大和翻了个大白眼给她:“早说不花钱啊,磨叽这半天,一句嗑关键不唠。”
林念禾:“……”
她还以为队长叔是嫌占地方呢!
李大和喊了李小海李小山两个区挖黄泥,一个下午的功夫就在知青点外边把面包窑垒了起来。
他们下午干活的时候,恰好赶上贺爱民带人来送货,瞧见他们忙得热火朝天,随口问了一句:“干啥呢?”
李大和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哄孩子玩儿。”
他压根儿就没问林念禾要这个面包窑是要干啥,只当她是嘴馋了,那闲着也是闲着,东西也是现成的,就当哄孩子了呗。
李大和没想到,他随手干的活儿,竟然提前完成了十里大队的面包自由。
下课后,知青点一众人忙得热火朝天。
揉面、揉面、揉面……揉得胳膊都软成了面条。
面包的甜香飘飘摇摇,在知青点上空久久不散。
次日一早,孩子们来到学校,才进校门手里就被塞了一块面包。
两个巴掌大的圆面包,白面做的,红豆馅儿,还撒了一层细细的糖霜。
李大和也收到了一大篮面包,林念禾送过去的。
“队长叔,昨天太晚了,没做那么多,大头都给孩子们分了,这些就劳烦您给乡亲们分了尝尝味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