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朱元璋穿越崇祯 >第13章 群臣的疑惑

第13章 群臣的疑惑

作者:风醉天下字数:2415更新:2022-12-10 13:10

朱元璋听完王守林的汇报,吩咐道:“你回去再审审范德福,事情可能不像他说的那样简单!”

“至于那个李牟,应是个硬骨头,一般的方法对他无用,必须断了他的后路才行。”

王守林虽在锦衣卫,却是一个粗人,忠勇有余,智谋不足。

他听到朱元璋的话后,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朱元璋见状,又问道:“你安排在福德楼附近的人可有什么收获?”

王守林摇了摇头,道:“目前还没有什么消息,不过末将已经嘱咐过他们,一旦有发现,必须立刻来报!”

朱元璋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又见到先前那个小太监急匆匆地走进来,说是锦衣卫的人找王守林。

朱元璋猜到应是福德楼那边有了消息,便让王守林出去看看,而他则继续研究城防分布图。

不一会,王守林高兴地走了进来,告诉朱元璋已经发现了一个叛军的巢穴。

朱元璋闻言大喜,立刻让他带人前去捉拿叛党,同时将抄家的十万两白银送往户部,交由倪元璐处置。

王守林离去不久,李若琏又匆匆来报,说李自成曾在申时经过德胜门,守城兵士因畏惧叛军,并未开炮攻击,现在尚不知李自成身在何处。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叮嘱他加强城中巡逻后,便让他离去了。

待李若琏离去后,朱元璋没有再看城防分布图,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王承恩见状,也悄悄地退了出去,恭敬地守在门外。

其实此刻沉思的不仅宫中的朱元璋,宫外的范府中,范景文也同样一脸凝重。

一旁的倪元璐和李邦华则静坐一旁,沉默不语。

良久,还是倪元璐打破了僵局,朝范景文道:“范公,您对今日之事有何看法?”

范景文闻言,看向李邦华道:“不知李兄对此事又如何看?”

李邦华捋了捋胡须,指着范景文笑骂道:“你啊你,是越老越刁滑,完全没有以前的豪气。”

范景文闻言,哈哈一笑,又请他发言。

李邦华理了理思路,道:“我今日虽未见到陛下,不过按陛下以往的性格,做出今日之事倒也能够理解。”

“只是前些天陛下明显被叛军吓到,宫中还曾说有人见到陛下躲在暗处哭泣。”

“所以老夫觉得陛下今日可能是受了刺激,死马当活马医,我们一定要谨慎对待,切不可在关键时刻犯糊涂,毁了一世的清名。”

李邦华说完,倪元璐赞同地点头道:“李公所言甚是,元璐也觉得陛下是受了刺激,激愤之下才会如此疯狂。”

“不过陛下活剐曹德思父子和斩首王榷德,手段虽然有些过激,却也激发了守城兵士的斗志,倒算是一件好事。”

“只希望陛下能够保持这种状态,再接再厉,把叛军击溃就好了。”

范景文闻言,摇头道:“元璐,你错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陛下虽天资聪颖,却也刚愎自用,再加生性多疑,所以做事经常疑疑悔悔,难以善终。”

“今日我见陛下好似成竹在胸,处事更是雷厉风行,与往日大相径庭,这并非受刺激所能解释,恐怕另有缘由。”

倪元璐有些疑惑地看向范景文,道:“那依范公之见,陛下又是何故呢?”

范景文犹豫了一会,道:“你今日可觉得陛下的服饰与以往有何不同?”

倪元璐想了想,道:“陛下今日的玉带好似比往常低了不少,而且还时不时地朝下按!”

李邦华接过话茬道:“陛下一直谨守礼仪,从未有过这种举止,今日怎会如此反常?”

“难道你就不觉得这个习惯很像一个人?”

范景文见二人并未猜中他的心思,又提醒道。

李邦华闻言一惊,道:“你是说这是太祖”

“轻声!”

范景文急忙制止了李邦华,低声道:“你知道就好,何必这样大声嚷嚷。若是我所料不差,沉寂很久的锦衣卫应该已经行动起来了。”

李邦华警惕地朝外望了望,低声道:“难道陛下又去查看了太祖实录,受到了启发?”

范景文摇头道:“陛下看太祖实录已有十余年,又怎会突然受到启发?”

他的话才出口,又补充道:“不过若非如此,也确实难以解释陛下今日的行为。”

“会不会是太祖不忍黎民受苦,托梦指点了陛下。”

倪元璐突然灵光一现,说出了大违身份之言。

李邦华闻言,正色道:“元璐,你要慎言,要知子不语怪力乱神。特别是在这危机时刻,切勿乱了心神,着了邪人的道。”

范景文听出他话里有话,问道:“怎么?正一教的张应京又惹到你了?”

李邦华听到“张应京”三字,一张脸拉得老长,不忿地道:“他倒是没有惹我,只是又从皇后那骗去了不少钱财,说是替陛下祈福消灾。”

“要是祈福有用,为何朝廷围剿李、张二贼十来年,不仅没有将他们消灭,反倒被他们围困在京城之中,可见那道士就是个骗子。”

范景文见李邦华气呼呼的模样,笑着道:“你这脾气也该改改,一遇到不平事就怒气冲天,恨不得找人拼命,这可不是老臣的风格。”

“而且那张应京也确实有些本事,之前的求雨和皇子的病不就是他解决的,可见他并非欺世盗名之辈”

李邦华的脾气来得快,去的也快。

在范景文的劝解下,他很快就将此事抛开,继续分析朱元璋不合于崇祯的行为。

只是他们分析来分析去,却始终没有找出一个合理的答案,最后只得相互勉励,勿要失节坠了风骨。

其实没有得出答案的不仅他们三人,魏藻德、张缙彦、光时亨等人商量了很久,也如同范景文一般,毫无头绪。

虽然他们也发现了朱元璋的怪异之处,不过由于他们心思各异,再加上弘德殿中的事情,彼此都有所顾忌,往往谈到关键处就戛然而止。

魏藻德见状,也失去了沟通的心情。

只是朱元璋变化太大,他担心若放任不管,不仅会丧失政治资本,还有可能会影响了计划,无奈之下,又耐着性子与他们继续磨合。

就当他们彼此努力试图维持良好的沟通氛围时,突然听说王守林在城中抓到了叛军。

这个消息虽让他们惊慌,却也再次把他们绑在了一起,积极商讨着各种可能。

被叛军消息吸引的还有刘文炳、巩永固、申湛然等人,当申湛然推测此事可能是福德楼的后遗症后,他们又再次回到了朱元璋的变化上。

不过他们也和其他人一样,没有得出一个信服的说法。

最后只得出国事危难,当不惜己身,奋力报国的结论。

但是申湛然还是悄悄叮嘱了李琎,让他不要太过冒进,以免报国未成,反而落得人人喊打的局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