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大明太孙朱雄英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把他碎尸万段!

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把他碎尸万段!

作者:陈叔挚字数:2480更新:2022-11-29 17:55

永诚十五年正月,在大明、帖木儿两大强国之间,艰难支撑的东察合台汗国的国王纳黑失只罕,终于下定决心,接受兀鲁伯招降,举国向帖木儿帝国投降。

耿璇部刚刚潜行至纳刺秃,立刻遭到帖木儿汗国的重兵围堵,激战一个昼夜,耿部且战且退,部队损失过半,耿璇失踪,余部由耿瓛统领后撤。

其实帖木儿汗国与大明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洪武元年,蒙古人被驱逐出中原,明朝对西部的帖木儿汗国要求按元例进贡。

帖木儿一开始并没有理会,到洪武二十年起才开始遣使进贡,虽然在官方信件中帖木儿自称是「臣」,但他想的绝对不是奉中土为宗主,相反,通过使节他在不断了解明朝的情况和国力。

洪武二十九年,帖木儿扣押各国使节,包括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使节,表示对外宣战。那时,恰逢仁宗薨逝不久,朱雄英刚刚接手朝政,根本无暇西顾,加之中间还隔了个东察哈台汗国,也就没有理会。

永诚二年,帖木儿还率二十万大军,打算借道东察哈台伐明,可出师仅仅不到三个月,刚到边境,人就病死在讹答剌。其国内乱,各方势力为争夺汗位倾轧不休,直至近年,兀鲁伯继位,才安稳下来。

摔了茶盏,脖子上青筋暴起的朱雄英,怒声骂道:「朕要把纳黑失只罕那货,碎尸万段。」

桃子快熟了,让兀鲁伯捡了个便宜,朱雄英可以忍,谁让这两个国家在汗统、历史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可他妹夫丢了,生死不明,这让朱雄英回朝后,怎么跟妹妹、外甥交待?告诉家里,他这个皇帝无能,把人给搞丢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皇上,蓝、常两位大将军,也是深感内疚,上书请陛下降罪。且凉公以率军西进,誓要寻回驸马。」

「另外,据耿瓛俘获的敌军士卒供认,此次兀鲁伯带来了三十万大军。他可不仅仅是为了歪思成而来。」

刘璟必须要提醒皇帝,东察哈台汗国元气还元气未散,最起码还可以近三十万的兵力,他们为什么在还有余力的时候举国投降?

不是因为兀鲁伯这三十万大军有多厉害,亦不是怕被两两夹击,恰恰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太大的差异,尤其是政体上的。且不说两国之间,源出一脉,单说投降与投降,就是纳黑失只罕不得不考虑的事。

投降帖木儿汗国,他照样可以当王,无非是势力范围小了一些。可投降大明,那就不好说了,所有的富贵都保不住不说,命能不能保住也未可知。

「要是臣,臣也这般选。而我军劳师以远,与不似帖木儿军那般有东察哈台人配合,地利、人和都不占。」

从表面上,应对这样的局面,要么适可而止,打到委鲁河为止,徐徐图之;要么,添兵,就近从关中征发二十万大军,弥补兵力上的不足。

驸马失踪与四十万大军的安危相比,孰轻孰重,刘璟相信,皇帝拎得清。

沉思片刻,朱雄英叹了一口气,頟首表示知道。

当然,如果皇帝既不赞同适可而止,更不愿意再多征集军队,还非要打下去。那刘璟倒是觉得,适时的调整既定的战略。

「行啊,那就请仲璟一展孔明之才,朕洗耳恭听!」

刘璟以为东察哈台汗国主要分成三大部:一是亦力把里本部,东起北塔山,西到塔什干,北界额敏河至巴尔喀什湖一线,南包天山山脉;

二是杜格拉特部领地,包括塔里木周围,帕米尔及其以西费尔干;三是畏兀儿部,即吐鲁番之地。

现今畏兀儿部已被明军打残,不足为虑;杜格拉特部正在与沐春部鏖战,投降者无非是亦力把里本部而已。

对杜格拉特部

来说,纳黑失只罕就是刘阿斗,其心中必然愤然不已,正所谓: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三大部之间,本就相互不满,看不对眼,为了争夺汗位,各部之间屡屡道兵相见。以至于黑的儿火者、沙米查干、马哈麻三位大汗在位的时间还不足十五年。

至于,纳黑失只罕,对杜格拉特部根本就不信任,否则也不会连投降也不与他们打个招呼。

起因是至正二十年,杜格拉特部埃米尔怯马鲁丁乘机发动政变,屠杀也里牙思及宗嗣十八人,仅幼子黑的儿火者幸免。

而帖木儿又借口讨伐怯马鲁丁五次攻入东部汗国,兵锋及于各地,阿力麻里成为废墟。黑的儿火者及其继任者们,无不把杜格拉特部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即便现在兀鲁伯派人去招降,有纳黑失只罕在,他们心里也未必真愿意去。现今的局势,对杜格拉特部来说,就是前有豺狼,后临深渊,处于进退维谷之地。

命沐春部保持军事上压力的同时,再遣一舌辩之时,入营招降,许以王位,其必反正。若其部与沐春合兵一处,将打一家,那战场的局势必然逆转。

「皇上,杜格拉特部的埃米尔-苏塔,可控制着喀什噶尔、于阗、阿克等部。」

「苏塔就是这场战役的关键,谁争取到了他,谁就掌握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

当然,能招降杜格拉特部,自然是好的。可派谁去呢?刘璟是有辨才,可现在不比从前,朱雄英是绝对不会让他去的。

而刘璟自然也明白,这是皇帝对他的回护之情,拱手谢过皇帝后。刘璟提出,兵部给事中-随军漕粮参军-邓淮,素来善辩,可称此职。

「邓淮?」

恩,刘璟的眼光,的确有「独道」之处。邓淮那张嘴,满嘴都是「小损磕」,让这样的出使,要么大成,要么功败垂成。

风险是不是有点太高了!国之大事,还是换一个人,中规中矩,稳妥的多。

呵呵,微微一笑,刘璟正色道:「陛下,臣倒是觉得,邓淮不惧小节,倒是与蛮夷豪放之风颇近。臣力荐邓淮出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