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317章 银子多的库里放不下了!

第317章 银子多的库里放不下了!

作者:小波不停字数:2136更新:2022-03-24 01:23

两百万两银子决然然不是小数目,可以说在整个大明能随便拿出这么多现银的人屈指可数。东南那边身家几千万两银子的都可能有,但让他们拿出两百万两现银还真不一定有这样的人。张家口一带的晋商听着富可敌国,实际要单论各家,也揪不出有这么多现银的人。

谁能有这么多现银哪?想来想去,也就一直攒钱的藩王有这个可能了。可问题是有钱的藩王都差不多被祸害出来了啊,谁还能拿出这么多钱?又有那个会在这时候把钱送到北京来?琢磨了半天,朱由检也没想到一个有这样可能的人物。

“驸马、来人是哪儿口音啊?你可曾听出来?”

“说的是官话,不过感觉像是闽南那地方的。”

闽南?哪地方有富裕的藩王吗?好像没有啊。等等!闽南哪儿好像有个富人。该不会是大明首富派人来买国债了吧?他跑过来买国债还真有点令人想不通,总不能说是看上了国债的哪点利息钱了吧!

大明的富人有很多,但大明的首富只有一个,哪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成功他老爹郑芝龙。论个人财富的话,算上宫中所有产业,可能现在的朱由检也就刚刚比他多些钱而已。在朱由检为流水上一千万两银子发愁的时候,人家的产业年年流水都超过这个数。什么晋商、东南富绅、乃至藩王,单个来论,没一个能和一官同志相比的。

若大老远跑过来买国债的是郑一官,哪这事就有点意思了。他大笔的购买国债是为了什么?打的是什么主意?

“驸马、既然人家要买,哪就卖给他!反正钱多一些总不是坏事。”

“陛下、来人不会是骗子吧?谁能一下子有这么多钱。”

“不管他是谁,一手收银,一手给券,验明成色即可。若是朕猜的没错的话,买债的这位应该是不差钱的主,这点银子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谁有钱到了这个程度?两百万两银子都不算什么?巩永固实在想不到,大明还有这样的人物!

“陛下、还有一事!皇家银行的库里,银子越堆越多,需要再建新库存银,若是这次一下存进来两百万两,库立马就不够用了。”

谷譑/span“存银多的放不下了!这怎么回事?咱们现在是负债经营,怎么可能库里的银子没地儿放。”巩永固的话让朱由检都纳闷了!虽然没有看皇家银行的具体报表,可基本情况他是知道的。收入这两年确实提高很快,但再快也紧不住开支大啊。不用看账目他都知道,皇家银行目前的状况是左手换右手,甚至还有亏空。怎么可能存的钱多到没地儿放?银子又不是纸币,能随便印。

“陛下、从总收支来说,银行实际上到现在还是有亏空的。然亏空这块主要在军票上,我們的军票一直紧张。银子可块也是怪了,每月各柜总是能多出一部分没法流出去,每月流不出去的银元加起来差不多有几十万两,累月积下来收到总库里的银子就有好几百万两了,这次再进来两百万两,库银很可能过千万两,不建库不行啊。”

在巩永固详细的解释下,朱由检总算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并不是皇家银行的钱多着放不下,而是市场上对军票的需求比银元大,持续的积累下来,银行这边留存的银子就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从总账上来说,银行并没有富裕到没地儿放钱,只不过因为军票能印,闹到最后银子便留到库里出不去了。

这是个麻烦事,军票对银子的替换太多绝对不是啥好事,总不能让造币厂一直无限度的往下印钱吧?印到最后,宫里的产业跟不上印钱的速度,不就玩现了?市场上还是得流通一部分银币,将风险对冲一下。现在看着库里存的的银子多,等军票真正垮了的时候,这点银子根本应付不了挤兑。关键是银子还有个缺点,国际市场巨量的银子在涌入国内市场,这玩意儿一直在贬值。

以前是朱由检想办法给货币灌水,现在是货币市场倒逼着皇家银行不得不用军票灌水。这事很容易失控,闹不好就成了货币灾难。

“驸马、库里的银子要想办法花出去,不然是个大麻烦。会拖累军票的。”

“陛下,我们也在想办法花,可很难花出去啊。无论是发饷,还是给各个工程放款以及给朝廷支银,他们都爱要军票,不爱要银元。”因为军票的灵活性比银元高,现在信誉又好,正常的商业市场确实更爱军票。当然一部分地主老财还是喜欢银元,好埋在地下存起来,但这样的人越来越少!

“这事朕清楚,但办法还是得想!海军最近从外边买大海船,这方面的交割得用银子。另外你们银行要专门成立一个投资部,投资部的任务是拿着银子从外商记住最好不是大明商人、手里,买这几样东西,金子、铜料、棉花、棉布,还有一些大明出产少的东西。买回来后,除了金子以外其它的东西买给宫里的厂务,从中投资部也可以赚点差价。”

银子不能放在库里,还是得让他转出去,这样银行才能将发出去的军票回收,从而让信誉一直在循环。不能一直用新钱往外发,要让老钱也能在银行中转一手,从而抑制住市场一直倒逼银行印新钱的态势。买金子是为了应急储备,买铜、棉花、棉布则是为了收钱。铜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目前的一些精致工具件都得用铜来做,大明本身又缺铜,将这玩意买过来,大明的工厂肯定需要。随着经济恢复,衣料上的需求会迎来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增长期,在化学布料产生之前,布料供应会一直紧张下去。北直隶的百姓,每人每年多买一套衣服,全大明的棉花产量都未必能供应过来。在几乎全民穿补丁衣服的时代,要是有钱、多买一套衣服的需求不难催生出来。

还没真正成为有钱人哪,结果就出现了一个银子多的花不出去的现象。要不是有狗大户送来了大额的钱,还发现不了这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