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临清号的出航,海军做了万全的准备。
各色船只早已铺满大海,拱卫在临清号的前后左右。
毕竟是新船下水,到底会不会出现问题,谁也不敢保证,总之小心为上。
更不要说船上还有那么多的大佬,绝对不容有失。
这个年代的造船,不可能像后世那样船造好了之后,还可以从容地进行时间跨度长达一到两年海试和调整。
现在的战船,造好就要下水,短时间内就要投入使用。
什么?
你说船沉了怎么办?
那就重新再造呗。
临清号来到外海,陆续收到其他各船传递过来的消息,表示海况正常。
尚可喜转头向左梦庚请示。
“殿下,可以开始测试吗?”
左梦庚摆摆手,不抢戏。
“你是舰长,当然要听你的。”
这话令尚可喜太窝心了。
在夏军当中,专人专责始终是一贯的规定。
这样一来,可以让每一位将领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根本不用担心会有上面的人掣肘和干扰。
在明军当中,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他更加明白,这是左梦庚对自己的信任。
尚可喜打起精神,开始发布命令。
“航向东方,满帆,全速前进。”
第一项测试开始了。
那就是航速。
海上作战,船速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指标。
这个不但能够决定本方的战船是否可以快速抢占有利位置,还决定能否摆脱敌方的追击和攻击。
得到命令,官兵们立刻忙碌了起来。
临清号上的士兵们,早已接受过长达三年左右训练,操纵船只的技术已经十分娴熟了。
而且对于船上的官兵,实行的是模块化配置。
三百多名官兵,被设置成了若干个部分,各司其职,极度专业。
共用指挥模块、驾驶模块、火力模块、勤务模块四大部分,而这些模块当中还分成若干个小组。
比如指挥模块,就分为指挥小组、参谋小组、测绘小组;驾驶模块又分为操舵小组、操帆小组和损管小组。
勤务模块有餐饮小组、存储小组和清洁小组。
火力模块则是重炮小组、轻炮小组、火枪小组和弹药小组。
通过这样的设置,让整个船上的官兵都明确了岗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伴随着尚可喜的命令,操帆小组开始将船上的风帆全部展开。
光是风帆,临清号就与传统的盖伦船截然不同。
传统的盖伦船上,三根主桅杆上的风帆基本上都是三块。而临清号上每根桅杆上的风帆则是两块,但是却更大。
很显然更大的风帆能够兜住更多的风,也能够给船提供更大的动力。
之所以临清号上的风帆可以减少为更大的两块,就在于新技术的应用。
绞盘和滑轮组的出现,让风帆的升降变得更加容易。有了这个基础,风帆就可以做得更大。
西洋人不是不知道风帆更大的好处,但是他们没有这样的技术。光靠人力来升降风帆,如果太大的话,可就做不到了。
当所有的风帆都张开之后,明显能够感觉到脚下的战船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音。
这并非是船体承受不住,而是正在与海水摩擦。
随后大家就能感受到,帆船两边的海水开始极速倒退,整艘船如同飞一样开始在海面上窜行。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很紧张。
尚可喜秉注了呼吸,聆听各处的汇报。
“操舵小组汇报,航行正常。”
“操帆小组汇报,桅杆正常,船帆正常,绳索正常。”
随即最后一组的汇报声音从船底而来。
“损管小组汇报,船体正常,没发现任何变形,可以继续航行。”
听到这段话,所有人都发出了欢呼声。
大家都明白,新船经过了验证,是可以承受住更加高速航行的。
临清号越来越快,不停地超越两侧的其他船只。
明明那些船也都鼓起了满帆,可就是被越拉越远,渐渐成为了眼中的黑点儿,然后消失不见。
维持这样的航速足足一个时辰,整艘船都安然无恙,测试才算是告一段落。
“怎么样,船速多少?”
只凭亲身感受,左梦庚知道临清号很快。但是到底多快,就需要专业的测试工具了。
测绘参谋立刻站了出来。
“报告殿下,船速最高可达十点一节。”
“当真?”
听到这个数据,左梦庚着实吓了一跳。
风帆战舰的航速能够超过十节,这是他原本根本不敢想的。
要知道最大名鼎鼎的胜利号,最高航速也不过才九节半而已。
那岂不是说,临清号在性能上已经是当时第一了?
测绘参谋显然知道的更多。
“船舶设计那边据说正在验证新的理论,未来会对船型做出修改。如果能够成功的话,说不定航速能够更上一级。”
对于这个说法,左梦庚还是比较认同的。
风帆战舰因为材料和用途的关系,在建造上其实并不完全符合流体力学。
首先因为火炮布置在两侧,这就导致风帆战舰的船头不能建造的过于修长。那样一来,必然会导致火炮数量的减少。
再一个,风帆战舰乃是木制,还必须要考虑船体的承受能力。
因此从外表来看,风帆战舰其实显得有些圆嘟嘟的。
不过一些细节上的修改,通过科学的设计,还是能够做到的。
就看夏国这边的流体力学研究到了什么程度。
航速测试之后,接下来就是火力测试。
一艘福船拖着一艘安宅船,朝着远处而去。
这艘安宅船是海军在对马海战中缴获的,如今正好拿来用作靶子。
首先测试的是重炮。
那艘安宅船被放置在五千米远的地方,同时还升起了风帆。这样一来,就不是固定靶,而是移动靶。
临清号这边一侧的五门重炮,已经纷纷装填了弹药。
因为临清号上的火炮不是用绳索来抵消后坐力的,而是用固定在甲板上铁壳。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火炮后座时胡乱移动的问题。
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火炮与火炮之间有了固定的剩余空间。
建造的时候,聪明的工匠想到了一个妙法。
那就是将空出来的甲板,挖出来一个方方正正的洞口,能够与底层相连。
同时在这个洞口上安装了可以摇动的轱辘。
轱辘上有两根绳索,
这样一来,在底层的弹药组就可以通过这个装置,把炮弹和药筒传递上来。而不用靠人力抱着跑上跑下,不但节省了力气,还节省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