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敖一行回到京兆的时候,还有十天就过年了。
此时的京兆,处处都是过年的氛围。
大街上张灯结彩,往来商贩多了起来,进出城门的百姓脸上都多了一分笑容。
京兆乃国都,在天子脚下,是国朝最为繁华兴盛的地方。
这繁华兴盛,在年岁的时候会到达顶峰。
武阁副阁主周玉铖率领留守的先生士兵们,浩浩荡荡地出门迎接赵叔敖他们的归来。
虽然山南道出了很多骇人听闻的事情,此前连山南卫大将军都被押送至京兆了。
但是,武阁这一次在山南道可是立下了大功。
长定殿下率领长定率士兵,并武阁士兵,将山南道的贼匪清剿一空,这可是赫赫之功。
除此之外,郭先生和柳先生的队伍也表现不俗,捉拿了砺云寨的贼匪,缴获了私制的箭镞。
此次山南道剿匪,武阁可以说是载誉而归。
这怎么能不让人激动?
早在两三天前,武阁的人就在准备迎接事宜了。
周玉铖负责押送凌汉宵提前返回京兆,许是因为有长定率士兵护送,又许是山南卫兵将不敢有异动,他回程这一路异常顺利。
凌汉宵已经顺利移交给三司了,剩下的就与武阁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武阁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迎接阁主归来。
先前就说过,这一次武阁剿匪实战,吸引了朝野上下的目光。
尤其,在山南道出了兵器库和凌汉宵之事后,朝官对武阁的关注更是前所未有。
朝廷会如何处置凌汉宵,砺云寨兵器库又是怎么回事——这些关系着朝廷局势的大事,一时半会没有结果。
但有一个事情,是很快就有结果的,那就是……武场魁首!
所有人都记得,魁首之战就是山南道剿匪实战。
如今武阁从山南道回来了,那么这一次剿匪实战是不是有结果了?
也就是说,永宁五年的武场魁首,是不是决出来了?
赵叔敖一返回京兆,只略略休整之后,就立刻进宫拜见永宁帝了。
如他所料的一样,帝王也在等待着他进宫。
毕竟,永宁帝很想知道山南道动荡的详情始末。
这一点,没有人比赵叔敖更清楚了。
应该说,永宁帝对赵叔敖是十分信任和倚重的,不然也不会令其掌管武阁。
只是,帝心难测,在许多事情上,赵叔敖拿不准帝王的心思。——比如说这一次的武场魁首。
他虽然已经定下了长定公主是魁首,但是皇上怎么想呢?这个魁首,是不是皇上属意的?
赵叔敖心里没底。
然而,长定公主在山南道剿匪的表现着实太出色了,这个魁首如果不是她的话,实在难以服众。
因此,他在禀报完山南道的具体情况后,略微沉吟,便道:“皇上,山南卫剿匪已经有了结果。长定殿下的队伍远胜另外两支队伍。因此,臣以为,今年的武场魁首,当是长定殿下。”
早在赵叔敖回京之前,永宁帝便从各种各样的渠道知道了剿匪实战的结果。
魁首,竟然是长定!
得知这个结果后,永宁帝心头复杂至极。
当初他为了在武阁插入一个皇族中人,恰好长定救驾有功,所以便准许了。
长定之前提出要参加武场比试的时候,他觉得她只是玩玩而已。
没想到,她能走得那么远。
不仅进入了前三甲武场,还有争夺魁首的资格,可以前往山南道剿匪。
他更没有想到,长定在山南道剿匪的时候,竟然会有如此令人惊艳的表现。
另外两支队伍在长定面前黯然失色,譬如萤火之光与烈烈昊日。
任何人知道她在山南道的行动后,都不得不为其激叹。
他那一道旨意,是为了让赵叔敖和长定安抚山南卫兵将,免得引发动乱。
长定依他旨意行事,召集了山南道兵将,不仅安抚了他们,还借助他们剿灭了三十余州府的贼匪。
这道圣旨,长定用得不对吗?
不是不对,是用得太对了!
一道圣旨,在她的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山南道的动荡被抚平,山南卫的隐患被揭露,山南道的百姓得福……这都是长定之功!
作为一个父亲,自己的女儿得到这样的成绩,当然心生骄傲。
作为一个帝王,就不是这样了。
如果长定是一个皇子的话,他绝对不会允许其这样使用这道圣旨,这是在市恩于山南卫兵将!
但长定是一个公主,姜氏也不能再孕,市恩军中,能有什么用呢?
他想不明白。
偶然间,他脑中会闪过一个念头:号令十万山南卫兵将的,是他下的那一道圣旨呢?还是……长定呢?
如今,赵叔敖来报,武场魁首当是长定,请他定断。
长定是武场魁首,这合适吗?
在赵叔敖回来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