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烟尘在望
舰队在日落前开拔。
经过了一天一夜的休整,补充了淡水和鲜鱼,所有人看起来精神抖擞,红光满面。而且,海上的涌浪也平和了许多。在这样的日子里,海上航行的日子还是比较的惬意。
为了照顾“平、荡、驱”三舰,舰队进一步压低了速度,尽量沿着琉球群岛岛链向东北方向行进。远海大洋,和我们以往在近岸航行大不一样,除了日月星辰,难得有参照物。更多情况下是依据指南针的方向指示,再加上对航速、风速、海潮的判断,进行大体估算。好在琉球群岛绵延上千公里,大小几百个岛屿,我们每航行一段时间就会看到一两个岛屿。这些岛屿有的还有渔民居住。所以对导航要求还相对不那么精准。但导航和定位毕竟是近代航海技术的重中之重,靠经验凭感觉是万万不行的,必须在一开始就要打好基础,所以我才要佛朗和张志成注意观察每天固定时刻太阳高度变化,所以才要给大伙讲解现代地理概念,所以才要在地球仪上标出经纬度。
在出航的第十二天早上,舰队接近琉球国冲绳本岛。
我和张志成、老吕等人听到瞭望更发现陆地的报告,一起来到舰首炮塔甲板,向东北方向眺望。果然是一片大岛。
陆地绵延,山岛耸峙,树木葱郁。在碧波之上,可见层层叠叠的田地,近海处有灰色的房屋建筑,聚集成群,形成城镇村落。继续航行,转到陆地环抱的海湾,陆续看到有船只往来,白帆点点,都是类似“荡驱”二舰的贸易海船。海湾之中可见码头、作坊、商铺,林林总总,延伸到小山脚下,果然一片繁华景象。
张志成告诉我这就是琉球国都首里城,并指着远处的几处城墙飞檐建筑说:“那里是琉球国王尚班王王城”。我看这里虽不能和广州城相提并论,但却和漳州城的规模相仿。
张志成继续说道,以前来此,大小只是个渔村。近几年来,随着明朝不断推行禁海令,自北向南逐渐断绝海上贸易,于是各路海商纷纷选择这里作为贸易中转站,把南洋甚至是天方的货物寄存于此,再转运到朝鲜、日本等地。故而发展如此迅速,几年不见,不想已然初具规模。
但是,随着船队接近,我们发现情况有些不对了。
码头本应熙熙攘攘,但空无船只,刚才见到的海船也好似慌忙出航。店铺市镇本应人来人往,但都关门闭户,街道上几乎不见一人。各类作坊本应货物云集,人喊马嘶,但不见声响,一片静谧。
这时,瞭望更的一声报告,让我们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左前方,倭寇!”
我们立刻向左边望去,居然在这海湾岬角处,海边礁崖之上,赫然矗立着一个城寨,圆形,四周用原木土石垒起两三人高的寨墙,三面环海,只在面向码头方向设置一个寨门,吊桥高起,人头攒动。寨中高处设一个三四层楼高的木架瞭望塔,塔上横幡高悬,天照大神旗随风飘荡。
我们不禁面面相觑,齐声道:“居然又一个赤山城!”
我们又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座城寨。结构式样的确和赤山城相仿,但在大小规模上要比赤山城小一号,张志成估计这座城里的倭寇人数应该在二三百人上下。
看到如此情况,我马上命令通讯排发信号:“各舰注意,发现倭寇,暂不进港,准备战斗。”
各舰拉开距离,鼓声大作,水手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伙计,奔向各自岗位。舰上火炮除去炮衣,解除炮架固定装置,开始装填,大家一片忙碌。
这时,瞭望更又报告:“城中火起!”
大家又看向首里城中,果然,几道黑烟从尚班王王城方向腾起,估计倭寇开始攻击琉球王城了。
情况紧急,我们简单分析了一下对策。从目前情况看,这座城寨就是倭寇在琉球国新设的据点,近期极有可能是倭寇觊觎琉球国贸易繁荣,开始劫掠首里城。现在倭寇主力应该正在围攻尚班王城。一旦城破,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从历史上看,倭寇劫掠方式主要是以流动作战为主,只是在他们认为有长期经营价值的地方才会筑起城寨。而且因为倭寇大都是武士出身,个人单兵作战素质极强,在巨额财富面前,往往悍不畏死,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明史中就曾记载,曾经有一伙倭寇,才区区72人,居然从福建开始,一路烧杀劫掠,直到江西境内,累计杀伤明朝官军4000余人,最后直到抢的东西太多,实在跑不动了,才被优势明军剿灭。因此,这几百人的倭寇团伙趁琉球军队不备,突袭王城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贸然登陆解救琉球王城,则势必要与倭寇陷入面对面的搏杀,发挥不了我们的优势。倒不如围魏救赵,直攻倭寇老巢,吸引倭寇回援,再用我们的火炮轰击他们。
决心已定,我命令道:“舰队全体下锚,平驱荡三舰待命。”又转身命令吴子谦指挥“镇倭号”各炮,瞄准倭寇城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