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逍遥小儒仙 >第356章:《齐民要术》

第356章:《齐民要术》

作者:红星火龙果字数:2544更新:2022-11-21 04:06

次日一早,

李长安便带着九名主事司务,前往泽乌县。

薛世清则留在郡城,盯紧赈灾银粮发放事宜。

各地情况都很严峻,刻不容缓。

其余诸县县令昨晚便回归本县,配合赈灾。

李长安来到泽乌县,目之所及皆是一片烂泥地。

有的地方还泛着水光,漫上来的水还没有完全退去。

百姓们分散在各地,一个个面黄肌瘦,双目无神。

看到李长安等人走过来,也只是怔怔地看着,偶尔还有几个伸手讨要一些吃的。

“工部的人呢?此地修路修渠的工程还没开始?”李长安问身边的主事。

“应该还没有铺排到,但赈灾粮今日就能送过来。”

李长安点点头,毫不犹豫抬脚走进了烂泥地里。

跟在身后的其他主事和司务面面相觑,这是干嘛?

虽然不愿跟着踩进烂泥里,但李长安都走进去了,他们也不得不跟上。

可谁也没想到,这一走就是整整一个白天。

“不是……他怎么走了这么远?还不觉得累吗?”

“七品巅峰的武道境界,是让他专门走烂泥路的吗?”

那些主事和司务文道也不过才六品,武道更是弱的可以,渐渐有些跟不上李长安的脚步。

等到傍晚,众人拍打着酸胀到几乎已经没有知觉的腿,却发现李长安又帮一个老大爷拎着一小袋米往家走,

“老伯,这里之前只种大麦,怎么没想过种水稻?”

“水稻啊?”老人从李长安手里接过小袋米,布满皱纹的褐色脸上流露出一丝回忆,

“我们自己的水稻种子不太好,之前张卫民县令还去郡城里求了种子,但一直都没求来。”

“所以张县令就带着大家伙改种大麦,至少还能养得活自己。”

“再养两头猪,十几只鸡鸭,每年都能吃上些肉。”

李长安随意坐在门槛上,“我听说张县令在几个月前死了?”

老人听了忍不住摇头叹息道,

“是啊,张县令和他儿子一起被冲进了洪水里。”

“等捞上来的时候,人都已经泡大了一圈。”

李长安又问道,“老伯觉得张县令怎么样?”

老人狐疑地看向李长安,“小伙子,你是谁啊?为什么要问张县令的事?”

“他人都已经死了,就让他好好睡吧,别再去烦他了。”

李长安解释道,“大爷,我是南巡镇抚司的参议,专门过来赈灾的,我叫李长安。”

“赈灾赈灾……天天都在讲赈灾,可还不是有好多人都饿死了?”

“光我这个庄子里,就有十几个已经埋了。”

老人脸上的皱纹宛如沟壑,里面藏着很多污泥,“你说你叫啥名?”

李长安说道,“我叫李长安。”

老人简单淘了一下米直接倒进锅里煮粥,吃不饱肚子的时候,千万不能煮干饭,要不然一个不注意就要吃多了。

还是煮稀饭更好,就着汤汤水水,能多管几顿。

“李长安?”

“这个名字好像听说过,前段时间传的沸沸扬扬的,是不是就是那个?”

老人浑浊的眼睛浮现出一抹思索的神色,

“叫……叫什么……忠勇伯?”

李长安笑着点头,“就是那个。”

老人看向李长安,“小伙子,你这么年轻就去打仗了啊?”

“可得抓紧时间生个娃娃。”

李长安扯了扯嘴角,赶紧岔开话题,“老伯,您跟我说说张县令,如果他真是好官,我还能上奏朝廷,帮他讨些封赏。”

“那肯定是好官哩。”老人一听是要帮张县令讨封赏,连忙说道,“他是我见过第一个跟着百姓一起下地干活的县令。”

“以前那些县令从来没听过我们说什么,只知道收重税,也根本不管我们收成怎么样。”

“张县令来了之后,带着我们一起种地,后来改种他带过来的大麦种子,大家伙才吃饱饭,吃上肉。”

说着,老人想起来什么,朝李长安作了作揖,“忠勇伯,小老儿刚刚失礼了。”

“您要是帮张县令讨封赏,别讨什么金银,他家已经没人了,要是能帮他讨来一座祠堂最好,大家伙有事没事还能去烧个香。”

“也好叫大家伙都能记住他。”

李长安赶紧扶起老人,“老伯不用多礼,张县令之事我会如实写在奏折上。”

“过两天应该就会有人过来修路修渠,老伯可以去做些简单的活计,最起码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

“撑过这段时间,等以后重新耕种,我会给泽乌县找来最好的种子,您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李长安趁着老人不注意,往锅里放了一粒血元丹,然后抱拳辞别老人。

夜幕降临,

众人来到泽乌县县城。

张卫民死后,这里就再也没有新县令上任,

李长安等人来到县衙门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落了一层灰。

几个人分了房间,便各自去休息。

李长安则简单收拾了一下书房,对着摇晃的烛火,开始落笔,

“仲秋之月,……乃劝人种麦,无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

“麦者,接绝续乏之谷,尤宜重之。”

“种瞿麦法:以伏为时。一名“地面”。良地一亩,用子五升,薄田三四升,亩收十石。”

“浑蒸,曝干,舂去皮,米全不碎。炊作飧,甚滑。细磨,下绢簁,作饼,亦滑美。”

“然为性多秽,一种此物,数年不绝;耘锄之功,更益劬劳。”

“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唯穬,早晚无常。正月,可种春麦、豍豆,尽二月止。”

……

烛火不时摇晃,发出细微的火星飞溅的声音。

临近深夜,

“叩叩叩……”

房门被敲响,

“进。”

一名主事推开门,看到李长安还在奋笔疾书,上前行了一礼。

“刘主事这么晚前来所为何事?”

刘主事看了一眼李长安写的内容,“参议大人是在整理今日见闻?”

李长安笑着点点头,拨了拨灯芯,房间顿时亮了些许,

“今日听到了不少平日里没听说过的东西,再和卷宗上比对,的确获益良多。”

“泽乌县很适合稻茬麦种植,甚至可以达到早稻、晚稻和大麦一年三熟。”

“只要平整好土地,很快就能恢复生产,而且稻麦留高茬可以培肥土地,保持土地肥力。”

刘主事不禁对李长安有些刮目相看。

眼前这位忠勇伯,可从来都没听说接触过农事,想不到竟然知道这么多。

“参议大人所言极是。”

李长安放下手中的笔,问道,“刘主事前来有何事?”

刘主事连忙抱拳道,“参议大人,下官得到消息,明日会有几位京城来的官宦子弟,想要求见大人。”

李长安微微一愣,旋即点点头,“多谢刘主事告知,我知道了。”

“下官告辞。”刘主事躬身离开房间。

李长安笑着摇摇头,这帮家伙,真有意思。

来就来吧,还托人传话。

难不成要自己专门恭候他们不成?

李长安看着自己整理好的东西,想了想,

在眉首写下四个古朴篆字,

“《齐民要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