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2章 反诗
托李愔的福,这几年生产物资不断提升,再加上又是开国初年,人口基数还没有唐朝后期的四分之一。看。毛线、每人家中都有田有地,或者种着土豆,或者种着李愔新推荐过来的玉米。
随着贸易之城的打开,此刻的长安城内有大量的胡商滞留在内。
肉眼可见的,房价的一涨再涨,哪怕是属于长安城周边的郊区茅屋,这时候都可以卖个好价钱。
不过局限于汉族的传统土地思想,没有什么人愿意买卖房屋田地,又不是灾荒年间,也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方。
因此,胡商们只能低声下气的去请那些刚吃了几年饱饭的农民们借个铺子来存放自己的货物。期间出现了好几起农户未提前通知就自行调整房租价格的冲突事件,一度闹到了京兆司。
在长安坊市的最中心,便是李世民的皇宫,皇宫偏右之处,便是李承乾的居住之所——太子东宫。
此刻是晚饭时间,李承乾手上却捧着一卷书卷,正在默默的诵读着,额头上不时有青筋暴起。
外面走进一个奴婢,蹲身施礼之后。开口道“太子殿下,太子妃邀您过去吃饭,你已经读了很长时间了。”
李承乾这时候才把目光从书卷上移开来,将书随手一甩,在空中甩出一道漂亮的抛物线,那青衣奴婢见了,赶紧伸手去接,果然,稳稳地落在怀中。定睛一看,那书卷的名字正是《李愔诗集》。眼睛不由得泛出小星星,充满了敬佩之情。看毛线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李愔,你想干什么?”李承乾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踱步到了走廊处。
太子妃在一旁远远的看着,面容憔悴,显然也不敢上去安慰正在暴怒的李承乾。
李承乾依稀记得很多年前,在那青楼前。李愔以三首诗力压青雀成为了当时的获奖者。
当时大家都年幼,李承乾也是一个大哥的身份。听了李愔的诗,可自豪了,听朝中大臣说,这是可以流芳百世的诗,便逢人就夸赞着,这是自己六弟写的。
可就在今天下午,门下侍郎郭纯因年龄过大而告老还乡,上表乞骸骨之后特意来东宫一趟秘密拜见李承乾。
郭纯是老派的文人,最注重儒家礼法。因此在李承乾很小的时候,郭纯就向李承乾表示亲近,在官至门下侍郎之后,更是坚定的站在了李承乾的背后,为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摇旗呐喊,可如今却提出告老还乡。
一方面的确是因为郭纯年龄太大,已经不适合朝堂之上波云诡谲的斗争了,哪怕就是日常繁重的政务,也让他感觉疲惫不堪。其次才是李承乾反复念叨这首诗的原因。
今日下午在书房,李承乾听到一个说法,如同惊雷一样劈在他的心里。
郭纯在和他聊天的时候突然冒出“殿下可还记得梁王所作的那首诗?”
“我六弟天赋异禀,做的诗数不胜数,不知侍郎大人说的是那一首?”
“咏菊。今日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殿下,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你难道听不出这首诗的寓意吗?这可是反诗啊!”
“这诗有什么不妥之处吗?你也看见了,我六弟生性风流倜傥,已经多次向父王承诺不会再去争夺太子之位的。”
郭纯狠狠的叹了一口气,又说道“你父皇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才夺得皇位,如今已遭天下唾弃,甚至不得不写罪己诏来平息天下怒气。你说你弟弟为了获得皇位还会如此行径吗?”
“你的意思是?”
“梁王殿下这是用自污来培养自己的声望,慢慢积蓄自己的实力,你可曾看见岭南道,整个被划给了梁王殿下,天下六分梁王便占了一分。若他日真如他所言,将岭南改造成如长安繁华,你可还有半点胜算?就算被众人推举为帝,你坐在那皇位上安稳吗?”
“他才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写出这样的诗,这恰恰是他心里的真实声音,殿下万不可被他的表面所迷惑呀!老臣今日前来,特来告辞,日后山高水长,怕是不能再一路走下去了。”
“郭先生……”李承乾双眼通红,声音哽咽。
郭纯的告辞,代表的可不仅仅是他个人,更是陕北郭家整个势力对李承乾这支潜力股的撤资。
近些年来,随着李愔不断的抛出新的技术和作物,许多的人家视李愔为再生父母,民间也一直不断的传出推举李愔为帝,开创太平盛世的声音。
就李承乾所知,河北及陕西一带,很多人都给李愔建立了生祠,甚至在家里安放了牌位。
活人受祭,这是李世民也没享受过的待遇。这得多大的功劳,才能让民众自发做这样的事情?
正如郭纯所言,若李世民百年之后,他坐在那个位置上,就能获得天下风涌而来的民心吗?
论文,李愔有《李愔诗集》《三字经》《百家姓》等等著作和小说。
论武,以三百敌五万立下滔天奇功。
甚至他随手拿出来的水稻,玉米和土豆都成了百姓门更生立命的依靠。
就这看来,已是文成武就,又为百姓立命,且在西方建立贸易之城,这是为万世开太平。被称为是圣人都不为过,李承乾这一战无论怎么打,都是个输。
李承乾抬起头来看着不远处的太子妃,慢步走过去,靠近时,突然猛的用力抱紧太子妃,闷声哭道“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这些年战战兢兢。青雀李恪对我太子之位早有觊觎之心,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可,可我没想到连六弟也……哇,我的心好痛呀。”
太子妃搂了搂李承乾,又抚摸着他的头,说“殿下,恐怕是你想多了吧,梁王殿下虽然功在社稷,但也的确不醉心名利,这些也是你可以看得到的。”
李承乾摇摇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哪怕六弟真的不想当,可天下舆情汹涌,我又能如何抵挡,若我即位后诸事皆顺还好,只要有一件事情做错了,人们立马便会想到没有登基的李愔。会渴望他的到来,会想和他共同创立太平盛世,而我,民心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