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就是粮食增产,使天下百姓都吃得饱饭,赋税自然就能收上来了。
可很快他就否决了这个想法,不说技术问题没个十年八年解决不了,就是等到能靠收税充盈国库,那起码也要三四年后了。
——因为三藩之乱刚平了一年,且天下汉人尚未归心,所以之前的战乱之地以及有天灾的地方,汗阿玛都会免去一至三年赋税不等。
目前的情况,就是整个大清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地方在免赋税,所以国库空虚是必然的。
等到之后恢复收税,国库的亏空说不定也需要好几年才能补上。
接着他便想着,若能改革税制,从富商手中收钱才是正理,但同样存在一个民心问题。
满人统治的江山,想要改革数千年来的税制,谈何容易?
胤祉接着就想到了关税,顿时眼前一亮。
等大臣们都离开后,胤祉从偏殿过来,写字给汗阿玛出主意。
谁知康熙摇了摇头,「海禁不能开。」
胤祉歪了歪头,「为什么?」
康熙:「一是为了限制领是被别有用心的洋人利用,对清廷是一大威胁。
胤祉又问,除了台an福建那一带,别处比如天津琼州不能开吗?
康熙还是摇了摇头,「还需再等等。」
「唉……」胤祉叹了口气。
康熙有些好笑:「国库之事朕和满朝文武都在想办法了,用不着你一个小孩儿烦心。」
胤祉心事重重地告退了,康熙哭笑不得。
不过胤祉没有气馁,他由此想到的「民心所向」和民生的问题,也上了心。
回到自己的寝殿,他就戳了系统323。
[快帮我查查资料,怎么提高水稻和小麦产量?还有高产的粮食作物有哪些?]
323:[好哒~!]
过了一会儿,他又想起什么,[再查一查有没有什么有名的农学家?]
若是要让汉人归心,自然要有切切实实的好处,首先就得让他们觉得日子越来越好,吃饱穿暖。
胤祉自己就想到了水利,想到了化肥,他智商高记性好,拿出稿纸写写画画,又写下了不少法子,就是不知道在这个朝代能不能实现?
他没想到的是,晚上做梦,他居然梦到了「原身」。
原身对他说:「我知道一种水稻,是汗阿玛康熙二十年在丰泽园内的稻田发现的。它比其他水稻都早熟2个月,但只有一株,所以汗阿玛留了种,慢慢扩大规模种植,等到康熙四十二年才开始推广。当时指导推广的农学大家是李英贵……」
胤祉在梦里一个激动,醒了。
在北方早熟两个月,如果在南方推广,不就能变成两季稻了吗?!
只是他醒来再喊原身,原身却不再出来了。
而这时,系统也把他要的资料,给查出来了。
胤祉顾不得此时才寅时,起身点了灯,就提笔把所有的资料个记了下来。
天亮后稍作整理,就在乾清门等汗阿玛听政结束。
梁九功看他眼下青黑,没什么精神的样子,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小心询问得不到答案后,只好更仔细地伺候着。
等康熙退朝,本还欲去南书房,梁九功却小心上前道,「万岁爷,三阿哥已等了您半个时辰,似乎有要事找您?」
康熙便脚步一转,寻胤祉去了。
走过转角,便看到胤祉抱着个盒子,倚在墙角打着瞌睡,眼下青黑,像是一夜没合眼的样子。
康熙走过去,揉了揉他的脑袋,「你昨晚做贼去了吗?」
胤祉本就只是闭目养神,闻言睁开眼,无语地看着汗阿玛。
康熙顿了顿,竟弯腰一把将他抱了起来。
「找朕何事?」康熙笑着调侃道,「难道是昨晚仙人托梦,让你想到充盈国库之法了?」
胤祉点点头,又摇摇头。
康熙明白他点头的是前半句后,嘴角僵了一下。
到了勤政殿,胤祉被放下来,就找了个桌子,把怀里被他当成文件盒的锦盒打开了。
康熙好奇地看过去,见是胤祉写得密密麻麻的手稿,还未看内容,就看胤祉写字问他:
「汗阿玛您发现的早熟御稻在哪里试种?」
康熙愣了愣,「你怎么知道……」
还没问完,胤祉刷刷写:「仙人托梦。」
康熙:「…………」
他不想相信的,但是接下来,胤祉所写的,还有他带来的手稿,都叫他震惊不已。
「仙人说御稻在江南种植,一年能种两季,每年产量不就上来了?」
那株稻子他去年六月发现,今年春天把种子播下试种验证,如今长势确实喜人,却还得等到六七月才能知道是不是留种有用。胤祉却已经这般信誓旦旦了?
「仙人还告诉我兴修水利、旱田变水田、改进农具、制作肥料、育种之法。」
康熙立刻去翻那些手稿,是胤祉的大白话风格,第一沓,写的就是兴修水利的方法,建储水库、修灌溉渠、水闸的工作原理……
第二沓,改进的农具的图纸画得格外细致,尺寸标明得一清二楚,改进处在康熙看来十分高明。
看康熙翻阅着,胤祉又写:「汗阿玛不急,如若想立刻改善百姓食不果腹之状,还望汗阿玛派人去福建广东寻此两种高产作物。」
写完,他翻出自己画得栩栩如生的图来,正是红薯和玉米。
红薯和玉米在明朝就已经传入国内,但并没有得到推广。
康熙看到那张图上写着「生长期四至七个月亩产一千至三千斤,天下各地皆可种」时,都惊呆了。
「此事当真?!」
不过他很快就觉得,自己是问了也白问,不如派人去寻来种子试种便知。
接着他又看另一张图。
玉米则写着「可山地种植之粮食,生长期三至四个月,亩产一百五十斤,耐饥裹腹。」
这个虽然亩产不算高,但重点是「粮食」「山地可种」,如此,凡是遇到山地就种玉米,无需硬要开垦成平地。
康熙当时就顾不得另外那些胤祉说的「资料」了,他对胤祉说,你先把盒子留下,汗阿玛慢慢看,回去睡觉吧。
胤祉识趣告退,康熙立即就召了侍卫来,把寻找这两种作物的诏书发往福建两广,让各大小官员去寻。
接着,他倒是不急着安排其他事,独自一人,把胤祉写的东西,全部都粗略地翻了一遍,心里就有了章程。
其中最令他激动的,就是胤祉在水利篇提到的。制作「水泥」之法!
上面写着只要能制出此物,与泥沙碎石等物混合成流状物,倒入提前搭好的模具中,干透之后就是一面毫无缝隙的墙或路面。若在其中加入钢铁筋,能使之更为强韧。
康熙首先想到的,就是若此物能用来治水,大清往后岂不是能少许多水灾?
第二令康熙在意的,就是胤祉提到江南有一个叫李英贵的农学大家。
连他自己都没有听说过此人,胤祉一直在深宫,如何知晓?
所以,真的有仙人庇佑大清吧?
康熙背上起了一层汗毛,看来若这些都得以验证,他得问清楚胤祉,再供奉起来。
康熙心里有谱之后,在脑中琢磨了下人选,立刻召来议政大臣们和工部户部的尚书、侍郎等人,将这些文书给众人传阅。
当然,他不会说这些是出自胤祉之手,只说是民间奇人异士敬献。
结果大臣们一个个看得激动无比,比康熙激动多了,「天佑大清、天眷吾皇啊!」
明珠第一个这么喊,其他人也跟着喊「天佑大清、天眷吾皇」。
康熙心里暗暗开心,可不是么,胤祉就是上天给他最好的眷顾了。
所有人都通读之后,康熙便开始派发任务了,令他没想到的是,除了工部的人,其他大臣居然也主动揽差事上身。
同时这么多人主动揽差事,可真是康熙即位以来的第一次,堪称奇景了。
这也间接说明了,这些资料确实获得了这些知识渊博、眼界长远之辈的肯定。
各项事宜很快安排下去,唯有制造肥料一事,无人肯沾。
那肥料文书上,通篇「粪」「尿」「泥」等物,实在叫斯文人多看一眼都嫌脏。
康熙:「……」
或许,是时候专门培养一批专事农事的农官了。
最终,康熙还是把这项工作和寻找李英贵的差事给了户部左侍郎,对方只能捏着鼻子领旨。
字面意义上的捏着鼻子。
安排好这些事,又商讨起近日来其他家国大事,这日康熙直到傍晚才去了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
而这个时候,胤祉睡了一个白天,也是才醒来。
康熙顿时就有些心疼,请了安就把他叫去一旁,问他仙人之事。
胤祉听了心虚,「仙人只愿汗阿玛造福百姓,无需供奉。」
康熙:「当真?」
胤祉:「你怀疑仙人?」
康熙:「……」不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