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女生频道 > 重启激荡年代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悲观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悲观

作者:哗啦啦下雨字数:4344更新:2022-07-03 16:13

“我不否认英语是国际语言,也不否认拥有一门外语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一个人的竞争力,但我反对所有人都一窝蜂地去学英语,没这个必要。

术业有专攻,如果是从事外交、外贸、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学英语、学好英语是有必要的,但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没有出国的机会,或从事与英语有交集的工作,学英语干什么?”

刘克莉道:“我听冯部长说,你的英语很好。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门技能,就像数理化一样,将来不可或缺。”

傅松自嘲道:“我反而认为,英语是我身上最没用的一项技能。有时候我真的感到挺悲哀的,像英语这种天生就带有劣势的语言,我们中国人居然还要费尽心思去学,去考核,甚至比对待汉语还认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刘克莉笑着问:“英语是劣势语言?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傅总,这话怎么说?”

傅松道:“汉字你学完常用3000字基本上可以无障碍阅读了,英语你学完常用3000单词想阅读,做你的千秋大梦去吧!

汉字是象形字,是二维空间,对英语这些一维表音字有着天生的碾压优势,汉语对英语就是降维打击。

也就是最近一百多年,英语这个泥腿子咸鱼翻身,骑到了汉语的脖子上,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汉语重新成为国际通用语言。”

“降维打击?”刘克莉哑然失笑,“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不过很有趣,也很形象。”

傅松笑道:“你看,这就是汉语相对于其他语言的博大精深之处,一个新词汇,往往只需要‘望文’就能‘生义’,即便不懂其内涵,但也能猜个大概意思。

不像英语,每出现一个新事物,一个新词汇,就要造出一个新单词,现在英语的词汇量超过了一百万,而汉语常用汉字只有3000多个。

汉语仅仅凭借这两三千个字,就能排列组合成无数的词汇,而且通过“望文生义”,掌握起来也很容易。”

刘克莉赞同地点点头道:“对于这一点,我同意你的观点,不过对于外国人来说,汉语实在太难学了。”

“汉语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最容易学习的语言!”傅松斩钉截铁道,紧接着冷笑一声:“汉语难学,这绝对是西方炒作、抹黑,是西方世界的阴谋。

本来学任何一门外语都是有难度的,汉语3000个常用字对标英语百万词汇,孰难孰简一看便知。

外国人之所以觉得汉语难学,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动力,没有压力去学,如果将汉语纳入外国人的中考、高考中,我看他们还会不会抱怨汉语难学。”

刘克莉摇摇头道:“话虽如此,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汉语的语法比英语更复杂,更难掌握,而且汉语相对于拉丁语系,语法有失严谨。”

傅松笑呵呵道:“我反而认为,不是中文不能达到英文的严谨度,而是英文不能达到中文的模糊度和灵活度。

比如说,他养狗,用英文表达,我必须说‘hehasadog’。但如果我不知道他养的是一只狗还是几只狗呢?

如果我只知道他养过狗,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养狗呢?

甚至我都不知道这个‘他’是男的还是女的。

你看,用汉语可以很概括地说‘他养狗’,但用英语就必须得考虑单复数、时态、人称等等,不要太复杂。”

刘克莉嘟囔道:“汉语也有人称变化的……。”

傅松道:“汉语中本来没有女字旁的她,毕竟男女都是人,那是新文化运动时候造出来的,为此还被很多女性抗议过。”

刘克莉:“……。”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学英语不仅劳民伤财,还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何必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上面?

沐城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培养技术人才的学校,即便不会英语,绝大部分学生也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并且在工作岗位上干得很好。

当然,学校不反对学生自学英语,尤其涉及到英语的部分专业,比如计算机、软件等专业,我们都开设了专业英语选修课。

但我们从不鼓励,更不强制要求学生必须精通英语,能看能写,看到一句英语大体知道什么意思就够了。

另外,学校的图书馆配备了一支专业翻译团队,一篇英文文献刊出后,最迟一个星期,它的中文版就会上传到图书馆的数据库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学校的局域网查阅,或者打印出来。”

“傅总,你感觉你对英语有偏见。”刘克莉对傅松的固执相当费解,“你要知道,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生存工具,更是一种外交、政治工具。

我们国家还很落后,为了能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必须向西方学习,了解西方,努力融入西方世界,而学习英语是学习西方文化、融入国际社会的一张入场券。”

“偏见?”傅松笑了笑,“这话从何谈起?我对英语这门语言绝对没有偏见,唯独对当下国内无限拔高英语的地位有不同看法。

刘老师,你刚才说要学习西方文化、融入西方社会,这无可厚非。

但有句话你肯定听说过,文雅点叫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粗俗点叫热脸贴冷屁股。

我不反对学习西方,但却反对学习所谓的西方文化,反对****,反对融入西方世界。

我们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跟白皮猪是两个不同的种群,天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见面后笑嘻嘻,心里你麻痹,恨不得都弄死对方,现在只不过是都没把握一下子把对方弄死,所以才虚与委蛇,暂时相安无事。

但这种虚弱的平衡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总有一天会被打破。”

刘克莉听着傅松不停地爆粗口,不由得目瞪口呆,但她此时已经顾不得这些了,因为傅松话里透露的东西更让她震惊。

她一脸的不可思议道:“傅总,你是不是过于悲观了?尽管我对西方国家也没多少好感,但我觉得情况还没坏到你说的那种地步。

我采访过很多跨国公司的高管,他们待人友善,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而且也都很喜欢中国……。”

傅松嗤笑一声:“我和外国人打交道,同样待人友善,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而且也会感情真挚地说一声:iloveamerica!”

“好,就算这些外国人都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斗争和合作并非不能共存。

比如,经济全球化以及产业链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布局,就给了我们与西方国家合作的基础。”

傅松哂笑道:“你难道忘了吗?四年前搞得人心惶惶的。”

刘克莉很明智地跳过了这个敏感话题,笑道:“但不可否认,随着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制造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国际间的产业分工协作,最终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从去年以来,无数的外资企业涌入大陆投资,外商月投资额屡创新高,照这种趋势,中西之间的经济纽带只会越来越紧密,一些问题并不能阻止这种大趋势。”

傅松这次倒没有反驳,反而赞同道:“经济全球化确实是大势所趋,因为这是利益驱动的,对中西方都有利。

西方国家尤其美国经济由实转虚,大陆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和市场,对西方国家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中国则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引入资本、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也能从中分到一杯羹。

总体来说,经济全球化对西方国家更有利,所以它们才大力推动。

但一旦有一天,西方国家发现它们不仅无法再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经济全球化反而成为了它们的桎梏,你觉得它们会怎么做?”

刘克莉哑然失笑道:“不能吧?经济全球化的规则是西方国家制定的,怎么可能反过来限制自己?”

傅松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曾写过一篇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文章,发表在《外向经济》上……。”

刘克莉道:“这篇文章我拜读过,你在文章里说,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短期内对我们利大于弊,但长期来看,弊大于利。

不过,我感觉你好像一直收着,文章读起来有些意犹未尽,是不是因为顾虑什么?”

傅松笑道:“没想到你还看过那篇文章。”

刘克莉道:“我每次采访之前,都会提前做一些功课,比如把采访对象的各种资料找出来仔细研究一遍。”

傅松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就拿经济全球化来说,我们和西方国家现在关系还过得去,那是因为双方各取所需,维持现状对双方都有利。

我们现在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底层,说白了就是给西方国家打工,赚点辛苦钱。

但我们会仅仅满足于当个打工仔吗?

我们愿意继续用几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大飞机?

愿意用我们的血汗钱去进口汽车、电子产品?

肯定是不愿意的,我们早晚有一天会走上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向着高端制造业、高科技领域进发,这样一来,必然会引发双方的矛盾甚至对立。”

刘克莉若有所思道:“你觉得会有这么一天吗?”

“会!”傅松斩钉截铁道,“而且不会太远,只要不发生大的不可抗拒因素,给我们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最多二十年,我们必然要主动或被动地向高端产业发起冲击。

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进行产业升级,只有死路一条,与其我们自己死,不如死的是别人。”

刘克莉苦笑道:“傅总,你不仅是个幽默的人,而且还是一个言辞犀利的人,语不惊人死不休。”

傅松正色道:“可能你觉得我这是危言耸听,但事物的基本逻辑却不会说谎。尤其是高技术产业,这是美国的自留地和禁脔。

就拿集成电路产业来说,前些年美日半导体毛衣战,表面上导火索是日苯半导体产品低价倾销,但实际上却是美国对自己半导体产业落后于日苯这一事实的恐惧,以及反击。”

刘克莉点点头道:“当时我感觉这件事对咱们没有什么影响,最多只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后来我就此事找到了半导体专家俞忠钰,他的观点跟你一样,认为日美毛衣之战并非简单的毛衣之战,而是高科技产业之争。

他说,从日美半导体毛衣战上可以看出,美国以后只会对专业芯片设计更加重视。他还说我国半导体产业应该从‘赶超型’变为‘商品型’,不能一直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要走一条自己的半导体产业之路。

那时候还是1987年,远望科技还没成立,离远望计算机正式发布还有5年时间。”

傅松道:“87年年初我辞职下海,时间过得真快。”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刘克莉附和道,“我从1984年开始做计算机方面的新闻报道,马上就十年了,全国各地几乎都跑遍了,知道的越多,就越绝望。

傅总,说实话,当初我对俞忠钰的话相当不以为然,俞忠钰的想法很好,但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因为没有市场啊!

一直以来,我对国内的电子计算机工业是很悲观的,以当时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基础,我根本不相信咱们中国能做cpu和操作系统。

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

因为整个80年代,直到1989年,国内全年pc整机装机量仅仅万台,还有80%市场是国际品牌。

凡是稍懂半导体行业的人都知道,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三工分离,更知道半导体产业需要千万片才可能有开箱竞争率,才可能有价格竞争优势。

一年万台装机量,这还不是销量,只是装机量,其中包括大量的库存。

这点市场容量,就算做出中国之芯给谁用?做出pc之魂操作系统卖谁用?

傅总,你应该知道,没有被市场化的研发都是巨大的浪费,不如不研发。”

“刘老师,你这是中肯之言,也是老成之言,集成电路和操作系统必须要有庞大的市场作为发展载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