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第131章好事儿来了
县里下来的陪同人员脸都绿了,好在两位领导见识的多了,这种事打个哈哈也就过去了。
他们饶有兴致的品尝着王凤莲烹饪的本地美食,吃完还在晒谷场边上的树下坐着,一边喝茶一边询问村里的粮食收成如何,农民有什么难处没有?
“现在化肥供应上来了,种子也比以前好了许多,农民也有干劲了,几乎没啥人再饿肚子了;就是想赚点活钱还是不太容易,我们村算是好的了,去养殖场、饲料厂上班,其它人遇到的忙的时候可以去打零工,还可以在家里养鸡养猪,收入要比其他村好一些。”作为本村领头人的李启生回答了这些问题。
“所以说嘛,光靠种地肯定是不行的,农村还是要发展多种经营。”童大林又老调重弹,说起了自己坚持的理论。
“看得出来,你们村的房子是比沿路其他村好不少,比我看过的大多数村子都要好!”杜润生点头道。
杜润生一生坚持田野调查,他和他的团队一年中有半年都在下乡,去了解农民想什么,干什么,有什么要求,这样才能制定出契合实际的政策来。
而跟随他一起下乡的年轻人,许多都成了日后中国解决农村问题的中坚力量,其中不乏身居高位的,最有名的那位就是......嗯嗯,你们尽可能往高里想。
这两位年纪虽然大了,精神却很好,吃过饭稍微坐一会儿就休息好了,又让李未带着他们去参观养殖场、饲料厂。
那怕是领导过来参观,该消毒的还是要消毒,县上的干部刚想说话,就被童大林拦住了,“尊重科学,养殖业最怕的就是疫病,要是因为我们来参观调研,害得人家遭受损失,那我们就成罪人喽。”
参观完鸡舍,他们又专门去了办公室,看李未操作计算机,向他们解释这些软件的用处,“想要搞好养殖业,最关键就在于降低成本、找到销路,这两款软件正好可以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
“在使用了这两款软件之后,养殖场的饲料成本降低了五个百分点,销售量提高了二十个百分点,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这是科学技术对生产力提高的又一力证啊!”看到李未简单操作几下,最近两个月的生产销售情况就以曲线的形式呈现出来,两位领导也是大开眼界。
不过,相较于养殖场的各种先进,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对周边农民的带动,所以他们还专门去回购点,和前来送鸡蛋的农民聊了聊,“你家里养了几只鸡?能挣多少钱?”
“最开始养了五只,后来发现这种鸡下蛋确实快,每回送鸡蛋过来这边也是照价收了,给的都是现钱,我就又买了五只;现在差不多每天都有七八个鸡蛋,一个鸡蛋一毛五,每天都能挣一块多!”
“而且也不耽误干地里的活,家里的婆娘、娃娃就能喂好;每回我都是攒够五十个鸡蛋送过来换钱,然后买化肥、买农药、给娃扯点布做新衣裳!多亏了李老板,我家娃娃现在也能上学了!”裴友根刚开始还有些紧张,慢慢地就流畅起来,说到最后直接咧着嘴笑了。
“好!好!好!就冲这个,我也得表扬你啊!李未,你算是为河阳的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啊!”杜润生和童大林比刚才看到上万只鸡还要高兴。
他们这些搞农业研究、制定农业相关政策的,最关心的还是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李未办养殖场只能让他和场里工人挣到钱,但是和周围的农民合作,却可以带动成百上千的人提高收入,
这就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接下来在饲料厂,他们也见识到了类似的合作模式,许多农民都想养猪,但是没钱买饲料,于是饲料厂就跟他们签合同,先给他们饲料,等年底猪养大杀了买了拿到钱之后,再来还账。
“这么搞风险大不大?会不会有人拿了饲料不给钱?或者养猪养到一半儿死了,没钱给你们咋办?”杜润生长期在农村调研,一下就问到了关键点。
“有一定风险,但是还在可控范围之内。”李未给他详细介绍相关流程,“首先我们会对提出申请的人进行审核,看他是不是真的没钱,是不是真心想养猪,能不能养好猪,确定之后才会给他饲料。”
“我们负责销售的人个个乡的都有,哪个乡的人申请,他们就去打听,都是本地人,稍微一问就能问出来!另外对他们也有考核,是不是能按时足额回款,和他们的奖金直接挂钩,所以他们也不敢弄虚作假。”
“同时我们也会安排人到每个村流动授课,教他们怎么才能养好猪、养好鸡,尽可能减少这方面的损失;要是万一发生不幸,只要不是他们故意把猪养死的,我们还会继续支持他们养猪,来年再把钱还上。”
“总体而言,这么多确实会有一定风险和损失,但也提高了饲料的销售量,和增加的利润比起来,这些风险和损失都是可以接受的!”
“嗯,能控制住就好!”童大林可不是圣母,他知道这样一家企业只要存在,就能给周围的农民带来好处,所以不希望他们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而面临危险。
“其实这些办法说起来也不新鲜,当年搞合作社的时候就用过,只是那时候监督比较困难,好多地方搞到最后成了一笔烂账;你在这方面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杜润生则想起了他多年前的经历。
“请领导放心,我也知道,只有我的企业做大了,才能帮助更多的乡亲,所以谁要是敢在这方面耍花样,我肯定不会轻易放过!”李未应道。
在后世,养殖企业和农民合作,农资企业预先提供商品后收钱,都有非常成熟的模式,这方面的资料李未看得多了,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就很注意。
童大林和杜润生对这种合作模式的兴趣很浓,于是又多在柳树乡待了几天,专门跟着李新安收鸡蛋的皮卡车跑了一圈儿,见识了各乡各村老百姓背着背篓排队交鸡蛋的场景。
还去裴友根家里看了看,听他讲述养鸡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情,聪明伶俐的裴晓红很惹人爱,杜润生还掏出自己的钢笔送给她,鼓励她好好学习。
又去了村里,听梁天胜给养猪户们上课,教他们怎样利用现有的猪草和饲料厂的产品混合加工成营养价值更高的饲料。
几天下来,童大林和杜润生大有收获,临走前拍着李未的肩膀勉励道,“你这样有知识有文化、敢打敢拼的大学生,能扎根农村,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实在是了不起,你的种种做法也很值得我们思索。”
“我们两个的电话和通讯地址你记下,以后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跟我们沟通,来了首都也可以找我们聊天交流!”
《天阿降临》
这两位都不是正儿八经的行政干部,而属于智库类的人物,不过正因为如此,李未和他们打交道也会少很多顾虑,于是小心翼翼地把联系方式收下,一路把他们送到中州,又把他们送上火车才回去。
回到河阳,先去找了邢书望,他现在很高兴,这两位可是能直达天听的人物,自己在他们面前露了脸,那可是大好事。
“你这几天的表现很好,二老很高兴!你可别看他们年纪大了,又不是领导岗位,实际上只要牵扯到三农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发言权还是很大的,以后去了首都,要记得去看他们,-对你肯定有好处!”马上就要成亲戚了,邢书望说话也直接了些。
“不说身份,就冲着他们对三农的这份热忱,我要是去了首都,也肯定得去看看他们!”要是能通过他们,修改一些不合时宜的小政策,那就更好了。
大的政策李未想都不会想,这不是自己能牵扯的事儿;但是有些小问题,还是可以讨论的吧?比如禁止焚烧秸秆。
“你近两个月最好不要出远门,要是非得出去,也得保持联络畅通,我估计啊,二老回去后不久,就该有好事儿找上你了!”邢书望提醒道,他很清楚这两位老人的影响力。
“我最近要去趟重庆,王建的战友给介绍了一个地方,可以拿来盖饲料厂,我肯定得去亲眼看一看。”李未开始怀念手机和高铁时代了。
“怎么要在重庆建饲料厂?就在河阳扩大规模不好么?”邢书望微微皱眉,作为本地干部,他肯定更希望李未在河阳追加投资。
“这不是远么,饲料是大宗产品,运费对利润的影响很大,超过五百公里就不太划算了,所以还是要在重庆建厂!不过领导你放心,本地饲料厂的扩建我也准备好了,最近洛京、大梁那边的市场也打开了,光靠现在的产量已经有点跟不上了!”李未解释道。
“这就好,有需要我帮忙的你就说!”邢书望放心了。
过了一阵儿,还没等李未去重庆呢,好事儿就来了。-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