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洪荒之请老祖宗为鹰族做主 >第三百零四章大禹治水和世袭制确立

第三百零四章大禹治水和世袭制确立

作者:海底之路字数:2164更新:2022-06-14 14:12

帝舜乃五帝中的最后一位,五帝过后人族将彻底成为天地主角。

所以这最后一位五帝时代,天道自然要给予考验。

而这个考验,就是洪水。

帝舜继位后没多少年,天降大雨,洪水肆虐。

而且不知怎地,天上的大雨仿佛永远也下不完,今年如此,明年如此,年年如此。

于是洪水滔天,百姓流离失所,天下变成一片泽国。

“洪水滔天,百姓受难,你们可有能治水之能人?

“看着滔天洪水,帝舜问手下的各部落首领。

但是面对这滔天洪水,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束手无策之下,有人推荐了鲧去治理洪水。

本来帝舜还不是太相信,但是其他人人都说没有更好的人选了,于是帝舜派鲧治理洪水。

鲧筑土为坝,垒石为堤,层层围堵洪水,企图将洪水困住,以达到治理洪水的目的。

但天上大雨不断,地上洪水无法疏导,洪水越来越大,再大的堤坝也不可能完全堵住洪水。

最终历时九年,鲧也没能治理洪水。

非但没能治理洪水,反而让洪水更加肆虐。

于是帝舜大怒,将鲧贬谪与泰山(也有传说是斩杀在泰山),最后死于泰山。

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后来帝舜命人剖开鲧的尸体,一条虬鹰自鲧腹中飞出,落地化而为禹。

禹出生后向帝舜请命,愿意代替父亲治理洪水,解救百姓万民。

“解万民与倒悬,禹定治理洪水。”

得到大禹的保证,帝舜便命大禹治理洪水。

大禹吸取其父亲死亡的教训,改堵为梳,引水入海。

不过这也不是这么容易的,沿途山峦耸立,阻挡洪水入海。

而且有很多地方没有河道,洪水也泄不出去。

所以大禹决定遇山开道,无河挖河。

“无支祁、风鹰,你二人协助大禹治理洪水,遇山开道,疏导洪水入海。

”在大禹决定改堵为梳,引洪水入海后,林凡立刻派遣无支祁和风鹰前往协助。

风鹰可开地为河,开山为川。无支祁有控水之能,赶水之才。

两人配合,可以更加轻松的将洪水治理好。

其实风鹰作为鹰族,也有控水神通。

但是若论控水的本领,除了第一代鹰族和水之祖巫共工还有龙族之外,没有人能跟无支祁相比。

即便是几个鹰二代,在控水方面也比无支祁差了一筹。

在原本的洪荒中,无支祁于淮水阻拦大禹治水,最后被捉拿封印在淮水的龟山脚下。

不过这一次,林凡派遣他协助大禹。

这样不但能更快的治理洪水,使百姓免于水灾之患,也可以拿到一部分功德。

“是!

无支祁和风鹰领命,即刻赶往人族,协助大禹治水。

有了风鹰和无支祁的协助,大禹治水顺利很多。

风鹰遇山开山,无河便开地为河。

而无支祁则控制洪水,不断的灌入河流之中,然后风鹰和无支祁合力,将洪水赶到海洋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山精草怪拦路,阻挡大禹治水。

甚至有一些山神因为不想失去自己的地盘,也跟着阻碍大禹治水。

但是无支祁和风鹰出面,大部分都望风而逃。

只有一些顽固分子,被两人直接出手斩杀。

原本应该历时十三年的大禹治水过程,被缩短到了短短六年。

大禹治水成功,天降功德,万民欢呼。

因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退位后众人推举大禹担任人族共主。

大禹死亡之后,大禹的儿子启被众人推举为人族共主。

但是启即位后却改变了人族的禅让制,改禅让制为世袭制,改公天下为家天下。

从此开启了人族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启死后大康即位,然后仲康、相、少康、柕、槐、芒、泄、不降、高、雇、孔甲、皋、发、桀算上大禹共十七位统治者。

因为桀残暴,于是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

汤先攻灭桀的党羽豕韦、顾国,击败昆吾国,然后直逼夏朝重镇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山西运城西).后被汤追上俘获,放逐于南巢,夏朝覆亡。

数年后,桀死于南巢。

汤建国都,立国号为商。

商朝共经历接近六百年,商纣王帝辛的父亲帝乙在位时,商朝已经趋于没落。

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帝乙死后帝辛即位,帝辛既纣王!

纣王天资聪颖,闻见甚敏,能力过人。

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

可以说,一把手把商朝从没落重新拉回鼎盛。

但是因为纣王东征西讨,再加上伤害了奴隶主的利益,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在真正的历史上(不是封神演义),商朝的灭亡就是因为内部矛盾,加之长期征讨东夷,造成国内兵力空虚,被周武王趁国内兵力空虚之时攻打朝歌,与牧野之战中被周武王击败。

最后于鹿台自焚而死!

可以说,真正的历史上周武王并没有《封神演义》中那么伟光正,商纣王也不是《封神演义》中那么荒淫无度。

只不过,商纣王确实酷刑严厉!

不过咱写的是神话故事,就按照《封神演义》中写。

女娲诞辰之日,商纣王在百官的撺掇下祭祀女娲。

其实商纣王开始并不打算祭祀女娲,毕竟人族现在更多的是信奉真父林凡。

但是架不住百官相劝,于是驱车前往圣母庙祭祀人族圣母女娲娘娘。

其实这次祭祀很诡异,因为不管是夏朝还是商朝,甚至更早的三皇五帝都很少祭祀女娲娘娘,按理说这文武百官,不应该对祭祀女娲娘娘这么上心。

但是偏偏,这事就发生了!

(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ʕ•̫͡•ʕ*̫͡*ʕ•͓͡•ʔ-̫͡-ʕ•̫͡•ʔ*̫͡*ʔ-̫͡-ʔʕ•̫͡•ʕ*̫͡*ʕ•͓͡•ʔ-̫͡-ʕ•̫͡•ʔ*̫͡*ʔ-̫͡-ʔʕ•̫͡•ʕ*̫͡*ʕ•͓͡•ʔ-̫͡-ʕ•̫͡•ʔ*̫͡*ʔ-̫͡-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