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攻略大清 >第159章 天出异象,大洪灾爆发

第159章 天出异象,大洪灾爆发

作者:爱你的榴莲字数:2279更新:2022-06-10 17:03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五月末,芒种将至,这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正是晚稻种植之时。

可四川湖广多地天色异常,飞虫走兽繁多,可人们误以为是神仙做法,甚至没有人当一回事,最多聘请神佛道术做法求平安。

六月初崛江、沱江、涪江开始下起了雨,与往年的大致相同,各地官员忙于政务,便未理睬这天在下雨。

可到了六月末七月初,整月不见太阳,雨水未见停止,人们才逐渐发现不对劲,但为时已晚。

大量的雨水汇入溪河流水中,多地出现大量山洪,泥石流,大量农作物被水淹没,大小城池成为一片汪洋。

连绵不绝的暴雨,同时将大量的雨水灌入到川水,再注入长江后与三峡和长江中游的洪水相遇,导致长江水位猛涨。

乾隆五十三年六月末,湖北荆江大堤崩溃。

据后世《清代洪涝档案史料》记载:荆州城坍塌房屋40815间,县城城墙坍塌七十余丈,湖南淑浦县一次山洪共冲毁田地24910亩,冲塌房屋8658间,为“百余年来未有之事”。

在这短短数天时间里,大江水位不断暴涨。洞庭湖,鄱阳湖早已不堪重负,先前被人们填湖造田的土地早已经被淹没得一干二净。

湖水大量溢出,周围农田被淹,受灾的田地多达数十万亩。

大量的洪水随大江而下,七月初,大江(长江)下游也再决堤,两江一带岌岌可危,单单苏州城一片汪洋,坍塌房屋四万多间,死者上千人。

而大江下游水域沿岸城池重镇几乎成为沼泽之地,受灾人口多达上千万人,死亡人数急剧攀升,大量的人被洪水卷走,汹涌的大江时常看到好几具浮尸。

洪水冲垮的房屋,淹没耕地,大量的城墙也都遭到侵蚀,垮塌不计其数。

许许多多的难民无家可归,抱着孩子带着全家老小开始往高地而去,向南向北逃难,流民数量多达数百万人。

这可让多地的官员一阵头疼,纷纷向朝廷求援。有的官员为了政治前途,少报甚至瞒报灾民的人数,原本数万难民,上报却只有仅仅的数千人。

也让乾隆脑瓜疼,看着多地传来的奏报,揉了揉眼睛,连声叹气。

“皇上,御膳房准备好的药膳。”小福子端着一碗滋补的炖汤,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

“放着吧。”乾隆此刻早已没有心思喝这碗汤。

他总觉得今年开局不利,海外有贼人窥视大清。

紧接着出现大江洪水泛滥,虽说各地报上来的人数,累计也不到二十万人。

乾隆可是一直标榜着爱民如子,看着这数万人受苦受难,于心不忍,于是向外面喊道:“传和珅觐见吧。”

“嗻。”小福子放下药膳,行了一礼之后便出去了。

过了不久。

和珅风尘仆仆的赶得过来,不过在大殿外喘匀了气,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样才进来,并跪在地上。

“奴才叩见皇上。”

“免礼。”乾隆老爷子随意地摆手,随后将奏折拿到他面前,“你看看这次洪灾,需要多少两银子赈灾?”

和珅打开仔细地瞧了一会,手里也开始盘算起来。

他估计下面的官员都在瞒报,不可能只有仅仅这一点人数,至少也有一百多万。那是大江,周围生活的百姓人数上千万人。

不过他还是实话实说,“回禀皇上,需要六百万两赈灾。”

“国库可有压力?”乾隆好奇的问道,他可是担心打仗要花钱,赈灾又要花钱。害怕回到打大小金川那会,户部一直报国库没钱。

“回禀皇上,去年风调雨顺各地丰收,所以国库充盈,这赈灾不成问题。若是地方官员勤奋一些,节俭力行,或许无需花费太多钱粮。”和珅打消了乾隆老爷子疑虑。

对他来说,即便国库现在一分钱也没有,他也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将国库充盈,只要抄一抄家即可,想必官员已经富得流油。

听到这句话,乾隆老爷子的眉毛也舒缓许多,顿时轻松不少,“这就交由你去办,该给的赈灾银不许少,跪安吧。”

“嗻。”

或许此刻乾隆的心声:所谓治世能臣莫过和珅吧。至少比那些一天只懂得弹劾,挑毛病,反对这反对那的御史官员强太多。

可他并不知道,和珅也带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打算将这看起来巨大的威胁,转嫁给福宁府的鬓毛贼人。

因为刘全在贼人手上,并向自己勒索了五百万两银子,还将那片地区经营的铺档全都抄家,这让他出了不少血。

要是流民在福宁府爆发起义更好,阿桂应该顺手一起消灭掉。

应对灾难最好的法子,就是举起屠刀,如此一来人少了,自然就没有灾难。

和珅虽然不会行军打仗,但让地方官员听自己的话,乖乖把流民赶向福建还是能够做到的。

毕竟六百万两赈灾银在自己手中,想要贪这笔钱,就必须乖乖听自己的话,要不然人财两空。

数日之后,青田县出现的大量的流民,有不少人冲击着城墙,想要到城池里讨点生活。

阿桂瞧着城下集结而来的难民,深吸了一口气,摇头晃脑,“数日以来,流民不断增加。”

“阿大人,我们应当如何处置。”副将温爾度毕恭毕敬道。

“命令将士,切记不可开城,这一旦开城,接纳流民,他们就会像蝗虫一般,将粮食啃食干净。想必大江决堤,大半平原都被淹没,到那时朝廷难以将粮食供给与我们。”

阿桂多少有些无奈地说道,虽然眼神带有一丝怜悯,但所谓有死道友不死贫道。

可又过了数天之后,流民的数量急剧增加,整个青田县多达数万流民,温州府也是如此。

阿桂并不知道是和珅的手笔,只是派人将城墙不断加高,加固城门,防止流民逃入城内。

各地区也是如此,城门紧闭,都不想接纳流民,就连地主老爷的土堡锁的死死,让难民自生自灭。

而两江以及湖广地区,农民的粮食存有率不多,大量的粮食都在官员,地主,粮商手上。

这些有粮人到了这些灾荒之时,更加握紧手中的粮食,不会轻易外借甚至贩卖。

虽然各地官员也接到指令要积极赈灾,可他们也是尽量节省粮食,一桶粥里或许一碗米都不到。

流民根本吃不饱,饥荒也随之而来,最先被饿死的是妇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