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蔷有点烦躁的道:“蔡小利,你到底想说什么?”
蔡小利轻轻一笑:“我特意找你谈话,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谢谢你。你的放手,成全了你自己,也成全了李浪。”
“不管是李浪配不上你,还是你配不上李浪,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你们两个不是一路人,勉强在一起,不会幸福的。”
“幸亏你是个聪明人,早就看清楚这个问题,和李浪分手了。”
“当我知道你们分手的消息后,我为李浪,也为你感到高兴。”
“王蔷,我祝福你,也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找到一个适合你的爱人。”
听着蔡小利又是感谢又是祝福的话,王蔷心里却更加烦乱。
她感觉蔡小利的话,就像一根根无形的针,一针又一针的刺到自己的心上。
“蔡小利,你以什么身份跟我说这种话?”心神激荡之下,王蔷说话的语气有点冲。
而蔡小利也不是好惹的主。
“你没看到我和李浪的关系吗?聚朋友开张那天,在那么多人看着的情况下,他都愿意让我给他按摩。”
王蔷被激怒了:“李浪还抱过我,亲过我呢。”
蔡小利:“你们那些都成为过去了。”
王蔷:“蔡小利,你到底什么意思?”
蔡小利:“既然你和李浪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也已经分手了,你就不应该再对他有想法。我说这些话,不全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你好。”
“你想想,你对李浪不信任……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眼李浪复合了,最后还是会分开。受伤的人还是你。”
王蔷突然笑了:“蔡小利,我算是看明白了。你找我谈话,不是为了感谢我,更不是为了我好,而是你不自信。因为李浪不喜欢你。”
蔡小利也笑了:“你信不信,十个月后,我抱着和李浪一起生的孩子出现在你面前。”
“呵呵。蔡小利,不管我和李浪是什么关系,你都没机会的,死了这条心吧。”
“你不信?那证明你对李浪不够了解。”
“他是个很讲哥们义气的人。他跟虎子是好哥们,而虎子喜欢你。你没戏的。”
蔡小利:“是吗?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李浪饭馆开张那天晚上,他特意把我留下来,跟我说悄悄话,然后我亲了他。当时呀,他看起来可高兴了。”
“无聊。”王蔷面无表情的说出这两个字,骑上自行车就走。
蔡小利看着她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消去,喃喃自语起来:“虎子,涛了……”
蔡小利回到食品厂,找到已经回来的虎子,把他拉到车间某个角落。
“虎子,我现在很认真的告诉你,我现在不喜欢你,以后也不会喜欢你。我和你之间,一点可能都没有。你就死了这条心。如果你再敢喜欢我,我就跟你绝交。”
说完这句话,蔡小利就气呼呼的走了。
一头雾水的虎子,哭笑不得的摸着头,完全理不清头绪。
小利这是发什么疯?
哪里又得罪她了?
虎子想到从75年开始,自己就一直喜欢蔡小利,现在已经79年了……
他有点心灰意冷,想着是不是应该放手了?
……
下班后,有着敢爱敢恨性格的蔡小利,直奔聚朋友饭馆。在《燕京日报》上发表的那篇《私人开买卖,不伦不类》文章,直接点名聚朋友饭馆和老板李浪,造成的影响很大。
但这种影响,并非程建军想象中的那样。
中午,两家官方媒体来聚朋友采访。
看到采访的人都知道,这两家媒体对聚朋友和李浪的态度,是明显的支持。
但不管怎么说,个体经营这趟水开始浑了。很多想自己做买卖的人,暂停蠢蠢欲动的心,继续观望。
现在的聚朋友饭馆,就是这些人的明灯。
只要它能继续经营下去,就证明个人做买卖这个政策,是国家大力推行的,是未来的趋势。
如果聚朋友倒了,那就各回各家,该上班上班。
在这种局势下,聚朋友饭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今天,从上午十点多开始,来聚朋友吃饭的人就络绎不绝。
院门外排队的人,直到下午两点,还在持续。
真正的一位难求。
下午,蔡小利下班过来的时候,心里做了个重要的决定。
“小利,来了啊。找李浪吗?他正忙着呢,可没空跟你说话。”李春燕打趣蔡小利。
“春燕姐,我看今天客人多,就过来帮帮忙。”
“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啊,三号桌麻烦收一下。”
“好嘞。”
蔡小利端着碗碟来到厨房。
李浪看到她,笑着说:“小利,又来当义务劳动者啊?我改日给你颁个朝阳热心好市民奖。”
蔡小利笑骂:“滚蛋吧你。”
……
到了晚上七点,李浪走出厨房,大声喊:“幸。”
“来了来了。李浪哥,啥事?”
“食材差不多都没了,把打烊的牌子搬到院门外。”
“得嘞。”
今天,聚朋友饭馆的生意好到什么程度?
原来够用两三天的食材,一天就用光了,还不够。
等到所有顾客离开后,正在柜台算账的李春燕“啊”的大叫一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春燕,怎么了?”
“你们猜,今天的营业额是多少?”
看着李春燕那激动样,大家都知道得往多里猜。
“八百?”
“九百?”
“客人这么多,我猜一千。”
李春燕一直笑着摇头。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往大里猜。”
“一千二。”
“不会吧,还要多?一千四总够了吧。”
“你们的胆子啊,忒小了。我隆重宣布,今天的营业额,一千五百三十二块六毛六分。”
“好。”
大家大声叫好。
他们受《个人开买卖,不伦不类》文章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
吃完饭后,李浪亲自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本店营业时间,上午11:00-下午14:30,下午16:30-晚上20:00。
写好告示后,他让孟幸贴到院门口的墙上。
今天他累得够呛,可不想明天还是这样。钱永远赚不够,该休息就得休息。
工作忙完,饭也吃饱,家人已陆续离开。
李春燕看了看李浪和小利,便立即拉着幸和小枣说:“咱们快走吧。”
“不是,二姐,我要等李浪哥呢。”
“幸,跟我走,我有话跟你说。”李春燕不由分说的把幸拉走。
店里就剩李浪和蔡小利了。
“小利,有话要跟我说?”
“对。我准备明天辞职。”
“这么急?”
“你让我去找服装生产厂家,我上班时人家在上班,我下班人家也下班。这样下去,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完全你交给我的任务。干脆辞职得了。”
这只是蔡小利急着辞职的原因之一,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她想多点时间和李浪呆在一起。
李浪点了点头,说:“也好。就这么定了。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你尽管说。”
“以后我会经常来找你,你不会烦我吧?”
李浪“哈哈”的笑了:“我得一免费劳动力,我烦什么啊我。”
……
次日的《如命日报》,刊登了采访李浪的文章。
标题为《从收破烂到开饭馆》。
文章的大意是:待业青年李浪,在国家面临就业困难的形势下,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利用自己的手艺,开起了饭馆,生意火爆,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帮助家人解决了就业……
整篇文章虽然没有评论个体经营的政策,但字里行间对李浪的赞赏,已经表明了态度:个休劳动者,不仅不是走资派,还是社会主义的光荣劳动者。
李浪一下子就出名了。
上午,李浪去上班后,院里的刘姨就来串门。
“李浪妈,好事儿啊。李浪上报纸了。李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我早就说过,他长大后一定有大出息。这不,您看,开了饭馆,还上报纸了。”
平时在背地里,说李浪没出息说得最欢的就是这个刘姨。
不过李母也没点破,只是笑了笑。
“李浪妈,我跟你说,我有个外甥女,今年十九岁,长得可俊了,比王蔷也差不到哪里去。明儿我介绍她给李浪认识认识?”
“嗐,他刘姨,李浪的性格你也知道,这种事,我做妈的也管不了。你直接问他去。”
李母一句话,就把锅甩给了儿子。反正她知道,儿子应付这种事,比她更有办法。
“行,今儿晚上,李浪回来后,我就找他说。”
这个早上,李母的耳边一直有人嗡嗡嗡的说着话,都是要给李浪介绍对象的。
她才发现呀,周围这些邻居们,原来都藏着一两个又年轻又漂亮又懂事的亲戚。
……
在学校小树林看报纸的程建军,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一次又一次的搞李浪。
可最终的结果……为什么李浪不仅没事,名气反而越来越大,赚的钱越来越多?
他想不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对自己充满了恶意?为什么啊???
他用头撞着前面的大树,一下,又一下……《如命日报》的影响力,比《燕京日报》大多了。
原来《燕京日报》对李浪造成的负面影响,一下子就被《如命日报》的文章扭转过来。
整个前门楼子(正阳门)的人,都知道了住在四合院里的李浪,由一个收破烂的,成为了全国个体经营第一人。
别说前门楼子,大半个燕京城的人,都知道了李浪这个人。
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因为《如命日报》这篇《从收破烂到开饭馆》文章,很多人涌向了各自所在的工商局,咨询个体经营的事情。
不少人因为受到他的影响,一头扎进了个体经营中,改变了命运。
按照前世的历史发展轨迹,这种情况,起码要等两年后才会发生。
李浪的到来,搅动了新时代的发展局势。
……
四月的燕京城,春光明媚。
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燕京的街头,外国人的身影多了起来。
双洞胡同,两个白皮肤,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带着翻译,来到了双洞胡同。
“他们说特别好吃的聚朋友饭馆,就是在这里?”一个外国男人惊奇的说道。
“是的,布琅先生。”
“真想不明白,美味为什么会藏在偏僻的巷子里。”
另一个外国男人:“老兄,你对龙国不了解。等你在这边住久了后,就会发生,藏在胡同小巷的苍蝇馆子,更能找到地道的龙国美食。”
“快点快点,我被你说得都等不及要尝尝龙国的美食了。”
三人来到聚朋友门口,看着那排成长龙的等吃饭队伍,一时傻眼了。
“我的天啊。这么多人。”
“现在怎么办?我们也去排队吗?”
“布琅先生,请您稍等,我去找饭馆的人,让他们给我们安排。”
“那麻烦你了,黄女士。”
蓝眼黄发的外国人一出现,就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大家小声的讨论起来。
女翻译走到正在门口发排队号的李春燕面前,说:“你好,我带着两位国使馆的工作人员来吃饭,麻烦安排一下座位。”
李春燕抬头一看那两个外国人,不敢怠慢,马上说:“请稍等。”
她小跑着走进院里,又来到室内,见所有的顾客都在吃着,一时空不出桌子来,也不可能为了外国人,把别的客人往外赶啊。
李春燕为难了,立即到厨房,把情况告诉了李浪。
结果,李浪淡淡的道:“告诉她,不管是龙国人还是外国人,想在这里吃饭,要么排队,要么预约,要么走人。在我的地方,就守我的规矩,不区别对待。”
“这样说真的好?那是国使馆的人呀。”
“就算国总、统来了也是一样,把我的原话转述就行。就这样。”
李春燕来到院门外,心情忐忑的对女翻译说:“我们老板说,要么取号排队,要么预约,要不我给您预约个时间吧?”
女翻译怒目瞪着李春燕,说:“他不知道来吃饭的是国使馆的人吗?竟然敢让外国客人排队?”
李春燕:“知道。我们老板还说,在我们的地方,就得守我们的规矩,不区别对待。”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