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女生频道 > 汉末第一兵法家 >第四百五十三章 曳射

第四百五十三章 曳射

作者:南宫我梦字数:4324更新:2022-05-26 01:02

李孟羲自以为做了一件很有用的事,摸清了敌城墙之详细构造,就可以让攻城作战更为精巧和高效率。

敌城墙后有楼梯口十处,这就是十个应该避开的攻城点。

如果兵力足够,攻城梯自当把一个挨一个把敌城挂满,饱和攻击。

问题是现在兵力不足以发起饱和攻击,选择最高价值的攻城点就变得尤为必要。

刘备关羽和李孟羲围在一起,在地上拿木棍,划线作城墙,以短线为城后楼梯口,以小点作为之前在城下留下的环首短刀标记。

“城墙哪哪都能攻,唯独要避开这十处,”李孟羲手中短棍指着图解道,“城墙左右角,有箭塔有楼梯,硬攻难下,弃之不攻。

中间,城门楼两侧,不攻。

这就去了四个楼梯口。

剩下的六个楼梯口,左右城墙各叁。

来日攻城之时,且记安排好,让攻城队错开各处。”

“方才我等已于城前叁十步外留下标记,攻城之时,只要令攻城队小心避开标记,再往前冲叁十步……”

说到这里,李孟羲忽然停住不说了,他看着地上画的简图,眉头不由皱起。

刘备关羽正听李孟羲说着,李孟羲忽然忽然停下,刘备不由问,“羲儿,怎么了?”

李孟羲不抬头,盯着简图上一个个小点看的入神,片刻后,李孟羲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道,“玄德公,关将军,叁十步,远还是不远?”

李孟羲问的奇怪,刘备关羽相视一眼,皆是迟疑,不知该如何回答。

刘备沉吟了一下,道,“叁十步,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为何有此一问?”刘备不解。

“这儿,”李孟羲手中的短木棍点向简图上的一个小点,这个小点代表的是片刻前在敌城外留下的用于做标记的短环首刀,“标记留于城前叁十步,攻城梯队越过标记之后,要再冲跑叁十步远。

这叁十步远,能不能跑的不偏不倚,刚好错开楼梯口处,而不会七斜八拐反而撞上?

地又不平,坑坑洼洼,城下还有护城深壕,跑叁十步,肯定跑偏。”

李孟羲弃木棍于地,他看了看若有所思的刘备,又看向同样若有所思的关羽,道,“此疏忽也,标识法不对,应留标识于城墙根处,不应远在叁十步外。

我等为何要冒险探查?因要使攻城精微细致。

可攻城队跑叁十步之远,万一再一歪偏,则岂不精微细致荡然无存?岂不我等所做全成无用功?”

李孟羲把问题剖析而出,刘备关羽二人深以为然。

行差就错一步,就让之前准备全然白费。

李孟羲适时说道,“不妨再去一次,重留标记。”

刘备关羽同时抬头,“不可!(不必!)”

刘备关羽倒不怕箭雨,他们为李孟羲担心,方才去一趟,李孟羲就受伤多处,万一再有个什么好歹,得不偿失。

李孟羲偏要再去,刘备关羽二人劝了两个来回,便不再劝了。

根本没有劝的理由。

说摸不清攻城点也无妨,大不了直接攻?攻城战伤亡必重,稍微一个什么能降低一些伤亡的策略,就能少死几十上百更多的人。百条人命,值得冒险一探。

说不让李孟羲亲去,找别人替代,也不行。已经试过了,军中最矮最轻的猴儿穿上步人甲再绑竹竿上,咔嚓一声就把竹竿压断了。只有李孟羲足够轻,只有李孟羲穿上小号步人甲不会压断竹子。

不得已,刘备关羽只能同意再冒险逼近敌城一趟。

于叁十步外留标记,不够精准。

因为城墙也不是多么笔直,有点斜,地面尤其不平,叁十步不近,攻城队扛着梯子一脚深一脚浅的往前冲,跑完叁十步,必定偏移了原本路线,说不定一头就正好撞上楼梯口所在的位置了。

每架攻城梯,都是一整队攻城之士生死的关键,一架不巧靠在楼梯口的攻城梯,会害死整队的人。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精准的标识敌城楼梯口所在。

李孟羲几乎没有怎么思考,他一下就想到了标识法。

几天前,李孟羲刚才想到过用赤羽箭标注射界的方法,没想到,这个方法想出没两天,现在就能派上用场了。

赤羽箭能醒目的标记出弓弩射界,自然也能很醒目的标记出敌城楼梯口所在的位置。

“可用赤羽箭远射以为标记,”李孟羲道,说完,他顿了一下,“可惜,军中无有赤羽箭。”他直挠头。

赤羽箭是什么,关羽很清楚,倒是刘备没参与当日讨论,还不知道何为赤羽箭。

于是,关羽就给刘备略讲了一番。

大致,赤羽箭两个用法,一用做无锋鸣镝,联络之时,赤色无锋鸣镝朝百人队射去,百人队纵是没听到鸣镝声音,拿眼去看,一眼就看到地上的红色羽箭,便知军令来了。

若鸣镝不是红羽,跟普通箭支一般无二,则军士茫然一视,无法区分鸣镝何在。

赤羽箭于此,有显明标识之作用。

至于第二处用法,赤羽箭标识射界法。

弓弩队何时发箭,难在掌握敌距,战时,可先发赤羽箭射阵,赤羽箭远飞落地,观之,赤红一线,醒目非常。待敌踏足赤线之时,弓弩队立刻发矢,则不远不近,时机恰好精准。

刘备听完关羽所说,眼亮了。

真是好方法。

既然有赤羽箭这么好的方法,刘备便道,“既无赤羽,令人立作何妨?无赤,杀鸡宰羊也可。”

李孟羲一想,也是办法。

一旁关羽另有方法,关羽沉思后道,“不用赤羽箭,用曳射亦可。”

“何为夜射?”李孟羲茫然。

关羽于是给李孟羲解释,何为曳射。

“用一箭,后系细绳,弯弓箭射而出,箭中野兔,拽绳,拖箭回。”

解释完,关羽又加一句,“此省箭也。”

李孟羲听懂了,原来不是夜射,是曳射,所谓的曳射,就是往箭支上绑个绳子。

打猎的时候,常用这种方法,因为打猎不需要把箭射太远,箭又珍贵,为防箭飞不见,就用细绳子绑着,便于射出后再收回。这便是关羽为何说省箭,曳射本就是为了省箭,若论精准,再好的箭绑了绳子,也会增加阻力,降低射速降低精准,降低命中率。

关羽说,不用赤羽箭,用曳射法也可,李孟羲稍微一想就明白了,曳射法拖那么长一根绳子,那么老长一根绳子留在地上,不比赤羽箭标记的更清晰?赤羽箭就算射准,不过是标记一个点而已,曳射法,箭留城根,细绳一直从城根蔓延到叁十步外,士卒循着线,简直跟有导航一样,再精准不过。

方法商议定,就用曳射。

做曳射箭十五支,单根绳长四十步。

之所以要做十五支,是因为李孟羲对品控没信心,鬼知道会不会一箭射出去,绳子松了呢。

所剩唯一问题是,军中长四十步的绳子,有吗。如果有,够十五根吗?

军中还真有足够多的绳子,得益于之前的准备,很早之前,军中就开始缺麻绳了,做携行具需要足够的绳子,编甲也需要绳子,刘备关羽二人编步人甲的时候发现绳子不够,恰巧当时游骑商队组建起来了,便令商队不停买麻。

麻买过来,分于民夫众人,令其搓线,军中人力极其充沛,人均一天就算编两寸麻线,一天就是六千个两寸,十天就是六千根线。

关羽起身离开一趟,不一会儿就回来了,怀里抱着大团的麻线球。

李孟羲接线一看,线不粗,很细,就跟打毛衣的线差不多。

这就好,足够轻,就不会出现箭拖不动绳子的情况了。

可是,李孟羲看着手中纤细的线,又是皱眉,“关将军,这线这么细,丢地上都看不见在哪,能起用处吗?”

正抖线的关羽停下了动作,眉头也是一挑,“……怕是看不清,要不,用鸡血把线染红,如何?”

李孟羲点头,只能这样了。

绳粗的话,放地上很醒目,能起到极好的标识作用,可绳要是粗,箭支就带不动了,箭飞不远了。

绳细的话,放地上看球不见,有个鬼的标识作用,绳细了倒也有好处,就是不怎么影响箭支射程。

关羽说用鸡血染线,不失为一补救之法。

刘备在边上看看关羽,看看李孟羲,看这两人因为麻线的事儿,都没办法了。

刘备露笑,而后不经意的提了一句,“我倒有一法,可解此难也。”

李孟羲关羽立刻看过去。

刘备笑道,“还在家时,有时扯线栓绳,架两树之间,以晾晒衣裳。

羲儿你说,细绳丢于地上,细微不可察。

可若把线架起,岂不醒目?”

李孟羲一听,眼睛亮了。

对啊!

把线拉起来拉到悬空,肯定就醒目了啊。

“那还得带着棍去,好绑线。”李孟羲立刻就补充到。

关羽后接,“拿棍也不成,徒一秃棍,急切间哪里能插进土里,得拿枪。”

一边刘备又接关羽的话,笑道,“若要更醒目,何止拿枪?拿旗不行?”

“这个好!”李孟羲笑了。

叁人一人一句,众思荟萃,精诚同力,畅快莫名。

各自相视一眼,“哈哈哈哈!”刘备关羽李孟羲相视大笑。

此中默契,不足道也。

以曳射代赤羽箭,以鸡血涂细绳,再将细绳绑木杆之上,更增醒目。

至于射曳之法,倒很简单,还是让一人绑竹竿之上,看到墙后楼梯口在哪,便声指而出,下边弓手闻令,立刻将绳箭朝城下射过去。

然后把旗杆刺进土里,绳子拉直绑旗杆之上。

如此,则标识精准且醒目。

可让攻城梯搭城点精确到半米,惊人的精准度。

只是,李孟羲一想到近城叁十步才完全看的清敌城构造,叁十步距离,已经非常近了,敌军居高临下弓弩齐发,如雨箭矢之中,负责曳射的弓弩手,岂不危险。

李孟羲于是问,“关将军,一会儿再去探城,是谁人曳射?”

“某。”关羽道。

李孟羲摇头,上下打量了关羽一番,“此不妥。叁十步之近,敌又居高临下箭如雨发,关将军固然勇勐无双,只是某不知,将军叁十步可避强弩否?可安己身否?”

李孟羲是在为关羽担忧,关羽则一脸满不在乎,关羽直视李孟羲道,“叁十步避强矢,某无十足成算。羲儿你身入箭雨且不惧丝毫,关某还不如你一孩童不成?”

这哪跟哪啊,关羽还跟李孟羲较上劲儿了。

“……话不是这样讲。我虽也身处箭雨,可身穿步人重甲……”

“某也有步人重甲。”关羽依然争竟。

“步人甲确能挡箭矢,可面门处有缺漏,敢问将军,矢朝面来,将军如何御?我倒是能抱坚盾遮掩,将军既要弯弓曳射,手中便不能举盾。此还要从长计议为好。”

李孟羲说从长计议,刘备深以为是,关羽满不在乎,刘备却不想关羽涉险,能稳妥点,就稳妥点。

叁人又商议开了。简直了,就弯弓曳射这么一件小事儿,都找出多少问题了。

不远,练兵场上热闹非凡,这边,刘备跟关羽跟李孟羲静静思考对策,张飞领看守叁门之军务,防着黄巾出来偷袭,黄巾龟缩城中,张飞闲的无聊,去城下骂阵,让黄巾滚出来决战,黄巾并不理他。张飞求战不成,气的哇哇的。

这边,一番思索之后,还是更通晓实战的关羽想到了方法。

弯弓曳射得占双手,全身暴露,又不能持盾,可用强弩。及叁十步,城上箭雨繁密,藏身盾阵下以为遮掩,盾阵下使人带为拉弦上箭,然后,出盾阵,单手举弩,另一手举盾,边遮掩,边单手远射,就能稳妥许多。

这个方法好。奥,原来一手远程兵器,一手盾牌,也是可以做到的,弓单手不行,弩可以,只要臂力强,只要旁边有人帮忙上弦就成。

李孟羲差点就决定就用此战术,可他又想起,片刻前那会儿,近城叁十步,箭雨密的吓人,那会儿在高处往下看,下边盾阵被箭雨压的根本抬不起来头,不然,关羽也不会缩在盾阵下,拿环首刀往地上插作为标记了,以那会儿的箭雨,露头太危险,拿一面盾遮掩一下,一样还是危险无比。

李孟羲犹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