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是他们在逃离了土匪窝,经过一座无人的荒山的时候,在一个小河边上捡到的摇篮。
也不知道是谁,专门把孩子扔到深山里面,也是因为他们赶路的时候迷了路,不知不觉才会走到深山里面,也是这孩子幸运遇到了他们,要不然落在深山里面,没有人经过,再过个一天两天,这孩子就只能变成尸骨了。
捡到这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奄奄一息,也幸好江文珠在逃亡的过程当中,往空间里面放了不少东西,包括羊奶的奶粉。
靠着一包包奶粉,他们把孩子喂饱了,抱着孩子走出了深山。
从此以后江家就多了一个成员,也就是他们的小弟——江文延。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姜文严多大捡到他的时候,他还在襁褓当中。但看着也不像是刚出生的娃娃,应该是半岁到一岁之间,一家人商量过后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关于将信以后对外宣称,他就是他们的亲弟弟。
捡到他的时候是秋天,九月十四,以后就拿九月十四当他的生辰,年龄也好算,就当捡到他的时候,一岁好了。
江文珠还记得,当时几个姐姐高兴的手舞足蹈的样子。
江文珊:“太好了,以后我们就有弟弟了。”
江文瑚:“以后他就是我们的亲弟弟,无论走到哪里,谁问都这么说。”
江文宝:“以后他就会是给我们撑起门户的人。”
江文珠:“……以后见了人不能说他是我们捡到的,他就是娘生的,亲生的弟弟。”
其实她并不看重男女的性别的诧异,男孩女孩都是父母亲的血脉,都能够传承,但是在古代,女孩天生不具备继承权。
就算是要招婿入赘,那也会遭受人们异样的眼光,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最关键的是招婿入赘,招的那一些女婿,品行相对而言,基本都比普通的男子要差。
愿意抛弃自己家族入赘的男子,一般来说,不是家里面穷,就是人品有问题,当然特殊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也有好的,但遇到好的的几率,比遇到坏的几率少太多。
江文珠并不想让她的姐姐们,以后面对这样的情景,本来在古代,女子的生存环境就很艰难,他自己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模式,但并不想让自己的姐姐们,以后也面对这样艰难的生存模式。
一句话收养一个男孩子,把男孩子当做自己家的顶梁柱,培养起来,从小就教他爱护姐姐,以后,给这个男娃宴请名师,叫他读书识字,将他培养成才,如果能够进入观察,那么他们姐妹,以后在古代的生活环境就要好很多。
最最关键的是,现在正是收养的好时机呀,这个孩子没有父母,无牵无绊,而他们会把孩子视如己出,用真心对待他,培养他成才。
给双方都去赢取一个更好的未来,又有什么不好呢?
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给姐姐们挑选入赘的夫婿,就选一个好的,把人弄到家里来,好生待着。
如果没有机会,那么给姐姐们都挑一个好姐夫,指着靠谱的挑选,也算是给自己以后的幸福生活,加了一个码。
既然能够选择一个相对较容易的生活方式,又为什么要选择困难地狱模式呢?
这个孩子他们一定会好好培养,全家人从见到他的那一刻开始,就把他当做家里的一员,从小就当成自己的孩子,那又何必担心这个孩子以后不跟他们亲呢?
这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机缘啊。
反正之前,江文珠也做过这样的打算,打算收养几个孩子,给自己家里面的几个姐姐物色童养夫。
但仔细想了想,养他们的时候,他们还小,可能不懂什么,等长大了以后,这些人未必愿意当童养夫。
如果到时候,因为这个事情闹得不开心,这些养大的男孩子们,翅膀硬了,一个个不愿意接受被安排的命运,那么不光鸡飞蛋打,恩情也会变成恶毒。
而且如果真的是带着这样目的,去收养一些男孩子,就为了给姐姐们挑选童养夫,那么这个目的,本身也是不合理的。
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就算是现在真正愿意上门的男人也很少,更何况是在古代?
风险太大,还不如收养一个儿子。
一家人综合利弊,慎重考虑了以后,一致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取名江文延。
取是延续生命、延续希望的意思。
捡到江文延的时候,除了一块料子很好的襁褓之外,什么都没有。
他们仔仔细细的检查过了,这个孩子身上没有胎记,身上干干净净的,没有玉佩、金锁等,更加没有书信,说明孩子的身份,以及扔掉孩子的原因。
翻遍了整个篮子,也没有找到,任何可以证明孩子身份的东西。
于是一家人,放心的收养了这个孩子。
江文延小朋友,是一个很好养活的小朋友。
小的时候只要有吃的,就不哭,只要有人抱着,就不闹。
总是睁大一双黑黝黝的眼睛,看着姐姐们,一学会走路,就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像个跟屁虫一样。
整天乐呵呵的,见谁都是一副笑脸。
除了江文珠不太乐意带小孩子,她的三个姐姐,都特别喜欢这个弟弟,整天都围着弟弟转。
可是弟弟最喜欢的人,却还是江文珠。
时间如白驹过隙,江文珠十二岁的时候,江文延小朋友八岁,已经是启蒙三年的小学生了。
“四姐,今天先生说放农忙假了,让我们回来帮忙下地干活。”江文延放下书包,冲着屋里喊。
“哦,放农忙假了,放几天啊?”江文珠从屋里走出来。
“半个月。”江文珠点头,“有点久啊。”
农忙假是在春天和秋天的时候放的,每次春耕和秋收的时候,都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村里的私塾收的孩子,基本上都要回家帮忙干活。
先生家自己也有地,所以没到这个时候,都会放假,让孩子们把家里的活干完了,再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