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大夏状元郎 >第276章 不服来战

第276章 不服来战

作者:近墨黑字数:2413更新:2022-04-05 14:16

利益分配的问题一谈妥,接下来确实就很好谈了。

“浪之,既然如此,就不如由你来定一个具体的编撰方案如何?”

在得到了他想要的利益后,骆斐主动提议道。

这是明确把主导权交到郑经手里的意思。

其实这很正常,要知道,编撰标准教材的事原本就是郑经提议的, 再加上张籍又极力推崇他,而印刷的事又缺不了郑经的书局,这主导权骆斐想不让都很难。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而对此,郑经也没有半点谦让的意思。

他也确实没打算推让。

要知道,对于编撰教材这事,他不插手则已,一旦插手,那他要编撰的, 一定是一套希望能永世流传的标准教材,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得主编者的水平足够高明。

毫不客气地说,真要论对四书五经的理解,这世上能有人高明过他?

基本上没太大可能。

打个比方说,论对《论语》的理解,如今的张籍可能已经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天花板级别,可真要跟郑经比,也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道理很简单。

张籍这边,因受这个世界知识不流通的局限性,因此他所看的《论语》注释版本是相当有限的,能看个五六个版本就很了不得了。

而郑经那边,所熟悉的版本起码不下十几个,毫不夸张地说,从汉至民国,所有流传到了后世的版本他几乎都熟悉,其中就包括这个时代暂时还没出现的, 宋朝朱熹的《论语集注》, 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经典注解版本。

这还不是决定差距的重点。

重点在于,后世的那种学术研究氛围,以及信息的畅通程度,远不是这个时代所能比的。

打个比方说,《论语》中的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

同样一句,有人翻译成“早上听说了道,晚上就可以死了”,还有人会翻译成“如果早上听到了道,那么就算晚上死了也可以”。

怎样翻译或理解才是最为正确的?

这样的小问题,到了后世,就会有无数专业人士去深入研究,然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严谨者甚至会就此专门来写论文。

而这些学术性成果,郑经是可以轻松看到的,这就意味着,他其实是集多家之言于大成。

在这一点上,张籍是远远没法比的。

但这也还不是真正的差距所在。

真正的差距在于认知上的巨大鸿沟。

打个比方说,对于一个道字,这个时代的人还停留在对圣人关于道的定义的理解上,而郑经则已经跳到了千年之后,结合科学的认知以及中西方学术的比较来思考。

也正因为如此,他不仅能重新定义道,还能定义得让人无从反驳。

同样的道理,四书五经里,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那些是精华,那些是糟粕,这时代不会有人比他更熟悉。

也只有他,才能真正把握住去芜存菁这一关键。

这一点才是最为重要的。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来先给这套教材的编撰定一个基调,按照我的想法,可以归纳成一句话,就是‘内容要统一,注释要准确,译文要通俗’。”

他紧接着又开口了。

其实这事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毫不夸张地说,假如多给他一点时间,他都不需要其他人来帮忙,他自己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搞定。

这说法确实不夸张,要知道,接下来要编撰的这套教材,假如按照他的标准来看,顶多也就相当于后世的中学到大学本科的水准,属于普及级别的,而不是专业级别的,根本就用不着太深奥。

谷贮

这样一来,编撰起来就简单了。

就以编辑《论语》为例。

假如是编辑专业级别的《论语》,那就得像何晏所著的《论语集解》,或朱熹所著的《论语集注》那样,先列原文,然后又列举前人是如何来理解这一句的,然后再写下自己的看法,有必要的话,还得引经据典地来解释一番。

而编教材就简单了,他完全可以弄一本郑玄的《论语注》来,《论语》原文照搬,注释也照搬最为合理的,然后通俗话翻译一下原文,就可以轻松搞定。

这样一来,一本书顶多就花上他两三个月时间,还不用费他什么脑细胞。

原文,注释,译文,教材的内容就是这么简单,既不用标注引用之处,也用不着引经据典地来论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做到“内容统一,注释准确,译文通俗”即可。

就这么简单。

当然,就算是这么简单,从未编过教材的骆斐和张籍也还是有所不解。

骆斐即可就说道:“还请浪之具体解释一番。”

“所谓的内容统一,是指原文标准化,比如说《论语》,分为《鲁论语》、《齐论语》及《古文论语》三个不同版本,但现在最被广泛流传的,是以张禹的《张侯论》为蓝本的版本,那咱们的教材也可以以此为蓝本。

“至于注释要准确,是指为古本做注解的很多,我们取其最准确最无争议的即可,而不必著名出处。

“译文要通俗则很好理解,意思是但凡识字的,看了就能懂其中的意思。”

郑经又不得不费了一番口舌来解释一番。

“嗯,有理,确实该如此。”

张籍立即就对他所定的基调表示了认可。

骆斐也点了点头表示对基调的认可,但紧接着他却说道:“确实有理……不过……同一内容,若是有不同的注解,那如何来判定哪一注解才是正确的呢?”

争议也就此来了。

郑经却是笑了笑。

“基调定下了,咱们再来定编委会成员。”

他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起了下一要点,并且直接把后世的编委会这一概念给引用了出来。

紧接着他又说道:“编委会由三级组成,最上面是总编,负责全套书的统筹和最终审核,然后每本书都有一主编,主编之下再设编辑若干来辅助。”

《华夏早报》目前所采用的编辑制度也被他借用了过来。

“毫无疑问,总编是我等三人。”

紧接着他又加了一句。

“嗯,认可,以你为主,我跟非文先生来辅佐于你。”

张籍又立即表态。

并再次强调了郑经的主导地位。

至于骆斐,虽然对处于辅导地位心有不甘,但也还是点头表示了同意,但紧接着却又说道:“你还没讲一旦出现争议将如何处置。”

“这编委一确定,争议的处置就简单了,原则上,编辑听主编的,主编听总编的,实在是遇到难以定夺之争议,解决的方法则很简单,谁能辩赢我,就听谁的。”

郑经的解决方案来了。

不服来战!

张籍:“……”

骆斐:“……”

德王爷:“……”

够嚣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