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红楼之江山美人图 >第48章 定亲了么

第48章 定亲了么

作者:遍地沧桑字数:4481更新:2022-05-06 15:01

    回到钱塘县之后黄掌柜直接回金陵。俞民留下来,处理一些事情之后,明天回金陵。

    俞民和吴耀宗直接到了城北一厢的一处院落门前,敲敲门,过了一会儿,周三出来。

    “原来是二少爷和耀宗啊,吓我一跳,还以为是衙役来了呢。”

    吴耀宗乐了。

    “三哥,就你这点事儿,也没有多少油水,谁愿意来管你?自己吓唬自己。”

    “那可不一定,终究是朝廷不允许的。没出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装作没看见。真出什么事儿,就好翻脸不认人了。”

    说着话,就进了院子。周三四下张望一圈儿,关上了大门。

    “我的东西做好了么?”

    俞民问道。

    “好了,在这里,过来看看。”

    周三带着两人到了后院,进了一个棚子。挪开一堆稻草,掀开地面上两块木板,露出一个洞口来。

    周三点上一盏麻油灯,从洞口的梯子上下去,俞民也跟了下去,吴耀宗则留在上面放风。

    这就是周三根据俞民提供的图纸,制作出来的类似于珍妮纺纱机的纺纱机。

    边上是一些棉花,还有一些已经纺出来的纱线。

    “我试验过,用这个机器,一个人一台顶纺车十几个人。”

    这台纺纱机,已经是珍妮纺纱机的改进型。

    当初的珍妮纺纱机是八个纱锭,一次能纺8根线。俞民加大了一倍,设了16个纱锭,一次能纺16根线。

    以前的老式纺车,一次只能纺1根线,现在效率一下子提高了16倍。

    “别的你实验了么?”

    “试了,毛和麻都能用。一个人顶十来个人。身毒棉花最好用,咱们自己出产的棉花,要差一点儿,但也顶原来十来个人。”

    身毒棉,就是从身毒国进口的棉花,属于长绒棉。

    本地棉是神州国出产的短绒棉,纺纱的时候,效率就要差一点儿。

    “没泄露出去吧?”

    “没有,只有我哥仨自己动手做,也没卖出去。你给了那么多钱,自然听你的。再说了,卖了出去,官府知道了,还不得把我们抓进去?不过……。”

    “不过什么?”

    “我以前好像做过这个纺纱机。”

    “你是说,在我给你图样之前,你做过?”

    “是,我仔细琢磨了,确实做过。”

    “你怎么会这个?”

    “当初跟我师父学徒的时候,师父给了我两个模样,叫我照着做。等我做这个的时候才知道,你给的图样,做出来跟师父给的模样一模一样。”

    “师父还给了别的徒弟一些模样,让他们照着做。大伙儿问这是做什么,师父不说,还不让问,就叫大伙儿照着做就是。”

    “如今我琢磨,是师父让大伙一人做一两样,然后他自己悄悄组装起来,成了纺纱机。”

    “师父家里原本不纺纱,后来突然纺纱,经常卖纱线。我想,就是用了纺纱机,才能纺出这么多纱线来。”

    俞民觉得,周三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

    纺纱机这种机器,太祖时代就已经普及了。

    朝廷后来虽然以奇技淫巧的借口予以取缔,没收,捣毁,绞杀,但是不可能那么彻底,仍然会有一些留存下来。

    纺纱机的大部分零部件都是木制的,人工动力,一个成手木匠,就能做出来。

    民间有人私下保存了技术,私下制作,秘密用纺纱机纺纱,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让俞民想起了李志高的火炮和步枪,其实跟周三师傅是一个性质,应该也是保留了太祖时代的技术。

    只不过火器技术更加敏感,也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这样大规模的制造活动,如果处于在朝廷的统治范围之内,长时间进行,很难逃过衙门监管。

    只有在远离朝廷势力的边缘地区,或者海外,才能进行那样的研究和制造活动。

    这也就解释了,李志高为什么要在双屿港交货的原因。

    “你师傅如今在哪里?”

    “我出徒之后,听说他去了苏州,死了两三年了。”

    苏州纺织业发达,在那里大量出货棉纱,不容易引起别人主意,这可能是他师傅去苏州的原因之一。

    “我能想到的事情,别人也能想到,这也不奇怪。做出多少套了?”

    “36套,按照二少爷说的,还做了一些备件。就等你一句话,需要的时候就能组装起来。”

    “不要组装,我最近就运走,到时候你跟我走一趟,去给组装起来,教会别人怎么使用。都在一个地方,不用到处走。教会了别人,你愿意留下,就留在那里。如果不愿意,你就回来。”

    “大哥、二哥呢?”

    “他们留在家里接着做,价钱跟以前一样。你去帮人组装,也照样给钱。钱你不用担心,如果差了,我给你钱。”

    “有二少爷在,我就不怕。”

    “这几天你把零件准备好,到时候分开运送。有什么事情,吴耀宗会来找你,你听他的就行。大约半个月之后,就从运河走。在那里呆三个月左右,你就能回来。”

    “好,全听二少爷的。”

    “订亲了么?”

    “老大、老二还没定亲呢。哪里能轮到我?我家里的情形,你也知道,有几个愿意上门儿的?”

    周家三兄弟,一个26岁,一个24岁。一个22岁,便是周三只有22岁,如今也是大龄男青年了。若是女子这个岁数没有嫁人,更是大龄剩女。

    如今的神州,也有男人娶妻难的问题,很多三十多岁男子都是光棍。

    便是能娶亲的,婚姻开支也是一项很大的负担。

    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还是穷。同时,大量的适龄女子给人当妾室,做奴婢,被权贵缙绅、富商地主占有,也是个重要原因。

    “哈哈哈,不要着急,你的命好。我带你去的那个地方,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女子。到时候,我托人给你保媒,给你娶个娘子。”

    “真的么?”

    周三眼睛亮了起来,再也没有比这更加吸引人的。

    “你看看,我还能骗你不成?彩礼钱都不用你出,我给包了。”

    噗通一声,周三跪地磕头。

    “二少爷,我这一百多斤,就交给你了。风里雨里,水里火里,你只管说一声。就算刀山火海,也不带眨一下眼的。”

    “起来,起来。没那么吓人,好好帮我做纺纱机就好。对了,织布机琢磨得怎么样?”

    “入门儿了,随时可以做。”

    “好,过些日子,就做织布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