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大秦始皇后 >第41章 077080

第41章 077080

作者:青青小艾字数:21553更新:2022-04-13 22:19

    ==·刺秦·==

    自从与林阡说开之后, 嬴政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心梗的感觉了。

    他的视线看向林阡,眼底满是怒火。

    林阡一开始根本没反应过来,等抬头发现嬴政正看着自己, 而且面色相当不好看的时候, 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刚才因为过于激动又在心里说了些了不得事情。

    秦王绕柱走……

    林阡嗖一下低头,不敢再与嬴政的视线对上。

    嬴政真是又好气又想笑, 但好在林阡情绪被打断后,那悬浮在她头顶的“追逐”画面终于停止, 并很快消散不见了。

    嬴政缓了缓神,转头看向蒙嘉:“可知道进献地图与樊於期首级之人是谁?”

    蒙嘉并未怀疑, 回想后答道:“燕国那边似乎来了两个人, 一个叫荆轲,另一个叫秦舞阳。似乎并非燕国人士, 而是燕太子姬丹的门客。”

    秦舞阳是谁嬴政不知道,但荆轲?

    在没和林阡说开之前,荆轲这个名字就已经出现过不止一次。

    嬴政对其印象深刻。

    他眉心一跳, 再想到樊於期的首级与燕国督亢的地图竟然一点儿高兴的感觉都没有了。

    尉缭与蒙嘉对视一眼, 眼里满是疑惑——

    为什么在听到这两人的名字后, 陛下看起来似乎就没什么兴致了?

    【难道这两个人的身份有异?】

    尉缭皱眉,决定等会儿回去后命人仔细调查一番。

    嬴政和他想到一起去了:“蒙恬, 你命人去将荆轲与秦舞阳二人的身份背景与经历全调查一遍, 若都没有异常,寡人再召见他们入内。”

    -

    散朝之后, 林阡心神不安地跟着治粟内史去了府衙。

    在有工作分散注意力的时候, 她倒是还好, 可一旦有了空闲, 林阡便总也忍不住回想之前在议事大殿的时候, 嬴政看向自己那难以用语言描述的表情。

    林阡:你说人的大脑怎么就没个开关,可以让人在不愿意胡思乱想的时候直接关掉呢?

    这下好了,提前泄露荆轲刺秦的消息没什么,但她想起这件事时那看好戏的心情……

    林阡生无可恋地趴在桌案上,已经没了世俗的欲望。

    林陌担心地看着她:“阡娘,你身体不舒服吗?还是累了?要不要请假回宫去找御医看一下啊?”

    林阡瞬间回神,起身拿起公文翻阅:“没事儿,只是心里有些烦躁而已。”

    “真的没事?”

    “没事。”

    林陌见她面色如常,这才放下了心。

    林阡却在心底长叹一声后,才真正沉浸在公文当中。

    ……

    傍晚时分,林阡回宫。

    还没踏进宫殿大门,便见门口侍卫上前:“林夫人,陛下让您回宫后立刻前去见他。”

    林阡:“……”

    她深吸一口气,转头让林陌回了偏殿,自己则抱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心态走向了主殿。

    林陌:“……阡娘,你、真的没问题吗?”

    林阡心里欲哭无泪,却还是扬起笑脸回头安抚她:“放心,陛下应当是有正事与我商谈。晚膳你自己先吃吧,我说不准会在陛下那儿用膳。”

    就是不在嬴政处用膳,她估计也没啥胃口吃晚饭了。

    唉……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事实再一次证明,看别人笑话要不得。

   

 尤其是嬴政的!

    ……

    林阡刚踏进主殿大门,门口的蒙毅便上前将门关上了。

    “砰”一声,吓得林阡心脏一跳。

    嬴政闻声抬起头来,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怎么,之前不是在心里挺期待看到‘秦王绕柱走’的‘名场面’吗?”

    林阡想哭:“那个,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嬴政横了她一眼:“过来!”

    林阡一顿,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嬴政简直要被她给气笑了:“你站在那儿不挪窝,是因为门口有黄金吗?”

    林阡哭丧着脸走到嬴政面前。

    嬴政本来满肚子气,但视线无意上移——

    林阡头顶方框中闪现出两个两头身小人儿相对而立,小号林阡看起来蔫头耷脑,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生无可恋气息,而小号嬴政的眼睛则直接消失,变成了两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紧跟着,小号林阡“噗通”一下就跪了下去,眼泪跟喷泉似的突然飚了出来。

    【呜呜呜……我错了!】

    嬴政:“……”

    算了算了。

    嬴政揉了揉眉心,直接被这画面弄得没了脾气。

    他长舒一口气,伸手拍了拍对面的垫子:“放心,寡人若为这点儿小事喊打喊杀,你之前屡次提及‘秦二世而亡’等话语的时候,寡人早就把你给杀了。”

    林阡见嬴政虽满脸无奈,却似乎并未生气,这才终于放了心。

    她三两步上前,双腿并拢,两手自然下垂,格外乖巧地跪坐在了嬴政对面。而她头顶小人儿,却整个人从地上蹦了起来,抱着小号嬴政肉嘟嘟的脸就吧唧吧唧啃了几口。

    嬴政:“……”

    他竟然一点也不奇怪。

    ……

    嬴政调整心情后问道:“说说看,荆轲刺秦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阡端正态度,打定主意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荆轲刺秦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史记不曾记载,资治通鉴中记录的版本则是,秦国大将樊於期因为在国内犯罪而逃去了燕国,燕太子姬丹收留了他,尽管其太傅鞠武规劝,也没能让他改变主意。”

    “后来秦国打下赵国,屯兵中山,燕太子丹被吓到了,担心秦国会攻打燕国,再加上他对你心存怨恨,就将之前好吃好喝养了许久的门客荆轲请来刺杀你。”

    “荆轲提议以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献上,以求得面见你的机会。”

    “他主动说服了樊於期,而燕太子丹则找了天下最锋利的匕首,还在上面淬了毒,就藏在督亢地图中,只要当着你的面儿打开就能拿出匕首刺杀你。”

    嬴政皱眉:“藏在督亢地图中?”

    林阡认真点头:“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后来呢?”嬴政看她,“这场刺杀到底是如何失败的?”

    林阡的表情瞬间变得尴尬起来:“那个,我个人建议,陛下还是不要知道后续为好。”

    与此同时,她头上再次出现了之前“秦王绕柱走”的画面。

    两次画面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一个小号林阡在旁边鬼鬼祟祟地偷窥。

    嬴政:“???”

    他不信邪,一定要听。

    然后,林阡就给嬴政讲了荆轲拿出匕首刺杀他,他明明佩有长剑却因急于逃命而没能成功□□反击,只能在大臣面前上演了一出“荆轲逐王,王环柱而走”的画面,大臣们也因为秦律不能携带武器入殿无法出手阻截,最后还是靠大臣提醒“王负剑”而
成功拔出剑砍断了荆轲左腿,亲手阻止了这场刺杀。

    嬴政:“……”

    嬴政深吸一口气,再吸一口气,再再吸了一口气……

    不行,他要拔剑杀了荆轲!!!

    嬴政瞬间起身,拔剑冲向大门。

    林阡先是一愣,旋即惊慌大喊:“陛下你别急啊,现在什么都没发生,你无故杀人会被人攻讦的!”

    嬴政理智回笼,停住了脚步。

    林阡松了口气。

    却不想嬴政提剑回到座位后,转身拿起一块绢布,缓慢而轻柔地擦起了剑身。

    明明他脸上没什么表情,林阡却吓得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林阡:“……”

    为荆轲默哀!

    -

    荆轲与秦舞阳二人抵达咸阳后,却并未如之前预料的一般很快见到秦王。

    荆轲还好,沉得住气。

    秦舞阳却本就是个胆小如鼠的家伙,只是因为武艺高强才被燕太子姬丹找来配合荆轲。他对荆轲刺秦一事本就不太赞同,对秦王嬴政更是害怕非常,之前一切顺利他都心里发虚,如今发现事情并未按照他们预想那般进行,整个人一下就慌了。

    也就是荆轲面色不变,秦舞阳才能勉强坚持下来,不然只怕早就跑了。

    荆轲却在发现秦舞阳心态不佳后,忍不住皱了眉。

    这般胆小之人,真能配合他刺杀秦王?他甚至不如带来的寻常侍从来得沉稳胆大。

    -

    时间一等,就过了半个月。

    蒙恬一番调查后,很快就弄清楚了荆轲与秦舞阳二人的身份信息与过往经历。

    如林阡所言,荆轲原本是卫国人,因得燕太子姬丹亲自拜访邀请,又拿好吃好喝养了许久,才会在姬丹意图请他来秦国刺杀嬴政的时候欣然前往;而秦舞阳则是燕国本地较为有名的勇士,同样是姬丹豢养的门客之一。

    身份都对上了,荆轲刺秦一事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

    这日,嬴政终于下令召见了荆轲二人。

    即便已经知道二人不怀好意,嬴政竟也按照原定计划,在朝会大典上面见荆轲与秦舞阳。

    林阡本来觉得,嬴政既然已经知道那督亢地图里面藏了淬毒的匕首,就应该在二人进殿的时候命人将地图打开检查一遍,然后来个人赃并获,当场将人抓住杀了。

    但也不知道嬴政是否被自己的“黑历史”气到了,竟完全没有让人检查地图。

    荆轲如历史般,捧着地图出现在了嬴政面前——

    樊於期的首级因割下时间太久,早在入秦之初便转交给了蒙嘉。

    众目睽睽之下,荆轲打开装有地图的锦盒,取出地图,在嬴政面前缓缓打开了地图。

    突然,一道金属反光闪过。

    荆轲立刻抓起匕首就要刺向嬴政,原本应当割袍而起的嬴政却毫无动容,而是在其即将刺向自己咽喉处时,反手拔剑,瞬间砍断了荆轲头颅。

    鲜血飞溅,将嬴政一袭黑袍浸染得更黑。

    血滴从他眼睫滑落,整个人恍如修罗,让人望而生畏。

    当啷——

    匕首掉落在了青石板上,发出刺耳的声响,惊醒了大殿内的所有人。

    ==·伐燕·==

    秦舞阳惊恐地对上嬴政看过来的视线,当即眼前一黑,“砰”一声倒在了地上。

    林阡本来看到嬴政此时的模样,眼前微微有些发黑,她都担心自己会又一次晕过去,没
想到被秦舞阳晕过去的声音吓到,瞬间稳住了心神。

    【神奇,我竟然没晕过去!】

    整个大殿一片寂静,甚至因为这场变故的发生连半点儿心音都没有,乍然听到这道心音,嬴政立刻就转头看向了林阡。

    林阡对上嬴政的视线,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发生,她脑子里已经再也没办法脑补出“秦王绕柱走”的画面了,整个人都是懵的。

    但神奇的是,她并不觉得害怕。

    嬴政看了林阡一眼,挑了下眉,转头看向蒙恬:“将人带下去吧!”

    其他人好似这个时候才终于反应过来,当即面色发白,一个个全都冲向了嬴政。

    “陛下,您有没有受伤?”

    “陛下方才可有遇到危险?那燕太子姬丹竟然心怀不轨,着实可恨!”

    “陛下,御医已经过来,您快让他瞧瞧!”

    ……

    林阡自从荆轲上殿就一直盯着他与嬴政二人,没有错过二人的丁点儿反应,更将他们两个一刹那之间的所有交锋都看在眼里,所以很清楚荆轲手中的匕首连嬴政的汗毛都没伤到。

    但当时太过紧张,她也担心自己是否看错。

    毕竟,那荆轲手中的匕首可是淬了毒的,但凡割破了一点皮肤都可能危及性命。

    林阡也跟着跑到了嬴政身边。

    其他跑得快的如王绾、李斯二人,在看到林阡过来的时候也识趣儿退后,让她出现在了嬴政身边。

    御医也来了,正为嬴政把脉。

    林阡便抽出腰间手帕,仔细为其擦去了脸上与脖颈等地方被溅到的血迹。

    【还好还好,皮肤完好无损,没有半点儿伤痕。】

    嬴政忍不住看了林阡一眼。

    她脸上是毫不作为的担心,就连她头顶的小号林阡此时也抱着小号嬴政,满脸的后怕。

    他顿了下,伸手拍了拍林阡的手。

    不等林阡反应,便听御医开口:“陛下放心,您身上并无伤口,身体也一如既往的健康。”

    所有人齐刷刷地松了口气。

    见嬴政面色如常,似乎并未受刚才的变故影响,诸位大臣们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只是想到方才一幕,仍是满满的后怕与愤怒。

    李斯当即带头说道:“此贼子就这么死了,着实便宜了他,合该将其车裂才是!”

    其他人心头愤怒也不逞多让,恨不能将荆轲鞭尸。

    至于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燕太子姬丹,更是被秦国的文武大臣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简直恨不能立刻将人抓捕到秦国,车裂处死才行。

    嬴政听着他们义愤填膺的讨论,抬了抬眼皮:“好了,安静!”

    众人抬头,对上嬴政视线后瞬间噤声。

    嬴政扯了扯嘴角:“那燕太子丹既然敢派人前来刺杀寡人,寡人合该回报一二才是。原本打算等春耕后再进兵伐燕,如今看来,还是太迟了些。诸位商量一下,看何时出兵才更合适?”

    众人一听这话,瞬间来了精神。

    农耕时代打仗一般有两个时间需要避开,一是一年之中最为要紧的春耕,二则是关系一年收成的秋收。

    因为之前林阡又拿出了红薯与棉花两样攸关民生的作物,今年的春耕自然是重中之重,所以秦国上下都完全没有在春耕之前动武的打算。

    谁能想到,燕太子丹竟然敢在这种时候跑来撩虎须呢?

    正常人都想不通他脑回路。

    林阡也想不通。

    以前看史书的时候就想不通,看小说更想不通,等穿到战国时期亲身经历过一场战争,她对燕太子丹的脑回路更是完全理解无能——

    是,秦国是有可能攻打燕国,但除去刚灭亡的韩国与赵国,那不是还有好几个国家吗?

    先别提刺杀失败绝对会激怒嬴政,导致秦国立刻派兵攻打燕国;即便荆轲这次刺杀成功了,嬴政又不是没有儿子,等新的秦王上位,难道对方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会不是立刻派兵攻打燕国为自己的父亲报仇吗?

    一国太子的一举一动完全可以代表燕国,他主导的这场刺杀与其他人的刺杀从本质上就不是一回事,带来的影响也比其他刺杀恶劣多了。

    这到底是图什么呢?

    难道觉得提心吊胆的生活不舒服,所以拱手递给秦国发兵的借口,想让秦国赶紧灭了燕国?

    ……

    很快,嬴政被刺杀一事便随着荆轲被分尸后游街示众、秦舞阳被带到菜市口腰斩于众人面前两件事传遍了秦国,所有百姓都被这件事激起了怒火,想要立刻入伍参与攻打燕国的情绪空前高涨。

    嬴政与王绾李斯等人也根据发兵数量、时间与粮草供应等等细节进行了深入的商议,也就差不多半个月的功夫,驻扎中山的王翦便接到了秦国即将增派士兵,命其带兵进攻燕国的命令。

    王翦收编了代北军,最近正将其打散编入其他队伍。

    这也不算特别难,毕竟代北军早就习惯了打仗,而秦国士兵的待遇又一向不错,他们完全没有拒绝的必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们这支军队不能散——

    匈奴还在边境虎视眈眈,若无武力震慑,边境一带的百姓怕是有不少人活不过这个冬天。

    王翦收到命令的时候,正带领整编好的军队与南下劫掠百姓的匈奴打了一仗,全军上下正是最热血沸腾的时候。

    接到命令,他几乎没给燕国反应的时间,便立刻与李信等将领商量好了作战计划——

    擅长出奇制胜的李信与作战勇猛的羌瘣留在代地,各自带领一支军队防守匈奴的进攻,自己则与另一位将军辛胜带兵攻打隔壁的燕国。

    因为燕国军事不强,也没什么有名的将领,王翦等人甚至没有制定太过详细的作战计划,二人带着士兵便如一把长剑直直地插入了燕国腹地,直奔燕国国都而去。

    一直到了燕国易水附近,得到消息的燕王喜才匆匆派兵前来阻截。

    这场战争简直毫无悬念。

    不过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王翦与辛胜二人带领的士兵便在易水将燕国士兵打得没了士气,之后他们更是带领大军直奔燕国都城蓟城而去。

    燕王喜提早得到消息,竟带着太子丹等人跑了。

    王翦大胜而归。

    但此时国内即将春耕,王翦在征求嬴政意见后,只能暂时停下追击。

    ==·春耕·==

    眼瞧着春耕在即,原本毫无动兵打算的秦国突然对燕国发动了攻击,还以让人完全反应不过来的速度打败燕国军队,拿下了燕国都城,直接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其他国家的人都吓懵了:之前完全没有预兆啊!

    这可是春耕之前!

    春耕!

    大家在这种时候不是默认休战的吗?你秦国到底想要搞哪样?还能不能好了?!

    但很快,王翦在拿下燕国国都后竟然没有趁胜追击,反倒将大部分士兵放回了国内忙活春耕的消息又传入了其他国家。

    楚魏等国的大臣就想不明白了,你这到底是在干嘛呢?

    你说秦国在意春耕吧,人在春耕之前突然派兵攻打燕国,还一路拿下多座城池,连燕国的国都都给人家端了,燕王和太子都被他们给逼得只能带兵逃亡。

    但你要说秦国不重视春耕吧,人家又没有趁着燕王与太子抛下国都出逃这种士气低落的时候一步到位将燕国拿下,反倒直接鸣金收兵,将大半士兵都遣返回了秦国忙活春耕。

    就……

    说不出的诡异。

    其他国家的人也不傻,立刻意识到了这背后肯定有事儿,于是纷纷命人去秦国打听。

    于是没多久,众人就知道了缘由——

    那逃亡的燕太子丹因为担心秦国攻打燕国,竟然想要通过让刺客刺杀秦王嬴政的办法来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听说那名叫做荆轲的刺客还真的见到了秦王,还将武器带到了秦国的议事大殿上。

    其他人:“……”

    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他燕太子丹这个人比较好,而同意了燕太子丹计划的燕王喜,更是让人不知道该如何吐槽。

    但得知秦国违背常理出兵是有原因的,其他国家也放了心,不再关注燕王喜与太子丹二人。

    -

    秦国国内可不知道其他国家的反应。

    在拿下燕国国都之后,大部分秦国士兵便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开始为春耕忙活起来了。

    随着两次玉米、三次土豆的种植,秦国国内的玉米与土豆种子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数量,除去土壤气候不怎么适合种植玉米与土豆的地方,大部分百姓都拿到了土豆与玉米的种子。

    大家想到玉米与土豆的产量,干活儿的时候即便再苦再累,脸上也都带着笑。

    而林阡,则在为红薯与棉花忙活。

    因为之前从未出门,今年推广红薯与棉花之行,治粟内史特意派了她与孙太仓一起负责。

    林阡没有意见。

    孙太仓一开始还有些别扭,但一路相处下来,他对林阡的态度也慢慢恢复到了之前。

    二人就棉花与红薯的推广种植进入更细致的商谈,最后一致决定,棉花就安排在颍川郡种植,而红薯则直接留在之前试种的巴郡。

    因为春红薯也要四五月份才种植,所以林阡与孙太仓便先去颍川郡推广种植棉花。

    ……

    林阡对棉花不太了解,但有二号宿主在,她倒也能应付孙太仓的所有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布匹交易,二号宿主从林阡手中赚了不少黄金,也积攒了不少本钱,所以对她的态度变得和善了许多。

    不过对方仍旧格外有防备心,至今不曾与林阡互通姓名。

    这次林阡出来,不太方便接收商品,所以只能停下双方几乎已经成了长线交易的生意。

    她还问了二号宿主,自己停止购买布匹会不会影响他。

    却没想到,二号宿主半点儿不以为意:“放心,除了你,我还可以和其他世界交易。”

    林阡见他这般说,这才放了心。

    不过在离开之前,她又与二号宿主交易了一大批棉麻粗布放在咸阳的铺子中售卖,好让那个铺子不至于断了货源。

    毕竟那些物美价廉的布匹早已声名远播,不只是咸阳百姓,其他郡县的商人也都纷纷跑来咸阳采购了不少布匹回去售卖。也就是最近天气转暖,百姓们对保暖的需求不再如过去那般高,所以不再采购布匹,但那些印花布同样供不应求。

    这次,林阡从二号宿主手中换取的便大半都是印花布,而且特意挑了花纹素净,却颜色亮丽的布匹。

   
 布匹上架后,果然非常受欢迎。

    不过印花布价格昂贵,怎么也能支撑个三四个月的,所以林阡很放心地离开了咸阳。

    ……

    林阡这次出行除了带着林陌,还带上了一直负责自己安全的蒙毅。

    她有时候都担心蒙毅经常跟在自己身边会不会耽误了前程,却不想蒙恬与蒙毅两兄弟都对嬴政的安排非常高兴。

    林阡问过才知道,原来蒙家对他们两兄弟的安排是一文一武互相扶持的道路。

    蒙恬军事才能更高,当前的秦国也是武将更容易出头,他作为长子又天然有着延续祖上荣光的重任,所以先走了武将的路子;而蒙毅一则年幼,二则对读书更感兴趣,所以便被安排了走文臣的路子。

    可既然放着更好走的武将路子不走,反倒想做文臣,那蒙家对蒙毅的期望就绝不仅仅只是一个随时可能取代的臣子而已。

    能跟着林阡见识更多,蒙家上下都只有高兴的份儿。

    既然蒙家都没意见了,能多一个保障自己安全的保镖,林阡自然没有意见。

    -

    一行人很快抵达了颍川郡。

    经过带一番查探之后,林阡与孙太仓很快选定了一处地方开阔、光照充足的土地。

    二人联系颍川郡的郡守,找到那块地的主人想要在上面种植棉花。

    不久,郡守便带来了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

    郡守为双方介绍身份。

    郡守指着青年介绍:“这位便是那二十多亩地的主人之一,名叫苗。两位放心,那二十多亩地都是苗及其家人所有,他一个人完全可以代表其他人做决定。”

    林阡笑了下,冲着苗颔首示意。

    苗有些局促,捏着衣摆悄悄往后退了半步,略有些脸红地冲着林阡露出一个傻笑,然后便低下头不敢再看她。

    郡守又为苗介绍林阡与孙太仓二人身份:“这两位是咸阳过来的太仓令与太仓丞,专门负责全国的农耕、粮食、税收等事,这次前来是为了推广种植刚发现的作物,因为你家那二十多亩地地方开阔且阳光充足,很适合作物生长,所以两位想要租借来种。”

    苗激动地抬头:“那、那种作物也是和土豆、玉米一般的高产粮种吗带?我愿意!”

    林阡一顿,转头看向孙太仓。

    孙太仓也没想到对方会是这般反应,赶紧开口解释:“很抱歉让你误会了。这次想要租借你手中田地种植的并非粮食,而是可以用来织布的棉花。”

    苗一听不是粮种,表情立刻变得萎靡了许多。

    他忍不住嘀咕:“花怎么可能用来织布呢?你们莫不是哄我吧……”

    原本听说咸阳来的大人物想要租借他的田地种东西,苗还觉得自己时来运转,也能如咸阳、蜀郡等地的百姓一般,靠着新作物大赚一笔,却没想到竟然不是粮种……

    他一下子就不太情愿了。

    林阡愣了下,解释道:“棉花并不是花,而是和麻类似的一种纤维,可以通过纺织机纺织成布匹。”顿了顿,她举例,“咸阳那边新出了一种棉麻粗布,价格便宜,布匹质量还好,最近一段时间应当有人从咸阳带到颍川郡售卖?”

    苗小心地看了眼林阡,点了点头:“我还给孩子买了几尺布。”

    林阡松了口气:“那种棉麻粗布就是用棉花与麻按照一定比例纺织出来的,比起纯麻布要柔软得多。”

    苗有些意动起来,忍不住看向郡守。

    郡守自己也买了不少印花布,闻言比苗还要更激动:“你们真打算在颍川郡推广种植棉花?


    孙太仓点头:“因为棉花的生长需要足够的阳光与温暖的气候,目前只有颍川郡与部分地区适合种棉花。不然我们也不会千里迢迢到颍川郡来,直接在咸阳推广种植就够了。”

    郡守猛地回头看向苗,简直恨不得以身代之。

    要知道,孙太仓之前也搞过这样的租借,而一般租借来种植作物的田地租金便是收获后的种子。刚开始种植的前两年,那些种子可都是千金难换的好东西。

    苗本来还不太愿意把地租给朝廷,他还是更想要粮种。

    但被郡守这么一看,苗一下就跟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立刻点头答应了下来:“我、我愿意将田地租借给你们种、种棉花。”

    孙太仓与林阡对视一眼,顿时乐了。

    他立刻拉着苗走到一边,开始商谈租借这些田地的租金与时间等等细节了。

    郡守有些心痒:“二十来亩地就足够了吗?林太仓手中可还有多余的棉花种子?在下也在颍川郡置办了不少田产,其中也有一些地处开阔之地,阳光充足的田地,若是林太仓手中还有多余的棉花种,只需要明年的一成种子,那地不收租金!”

    ==·大旱·==

    林阡没想到这郡守也有心吃这第一口的螃蟹。

    她倒是不介意让郡守帮忙种棉花,但这第一批的棉花委实太重要,全部种在一个地方更好照料,所以只能无奈开口:“这特意寻来的长绒棉,种子难得,只怕还种不满这二十多亩地呢。”

    郡守有些失望。

    林阡失笑:“郡守不必灰心啊,等这一茬儿棉花种出来,只要照顾得精心,来年还怕没有棉花种子种吗?”

    郡守一听,瞬间来了精神:“林太仓说得有理。”

    只要好好照料这二十几亩地的棉花,明年还怕没有马棉花种子吗?这两位太仓在推广种植新作物方面的做法一向有迹可循,一般最开始将新的作物种在了什么地方,第二年往往也不会落下了那个地方。

    就好像玉米之于咸阳,土豆之于蜀郡。

    只要不出意外,明年这棉花说不准就要成为他们颍川郡的特产了。

    这么一想,郡守愈发看重这二十几亩地的棉花了。

    这可涉及一个郡的生计。

    林阡很满意他的反应,之后还与孙太仓提了这件事。

    孙太仓果然高兴:“这样我们去推广红薯的时候,也能放心了。”

    ……

    二人在颍川郡差不多待了一个月,确定那二十几亩地的棉花都长得不错后,便又马不停蹄地回了咸阳,带上了红薯去了巴郡。

    林阡与嬴政就打了个照面,一起用了顿饭,便又立刻离开了。

    她自己沉迷事业倒是没什么感觉,却不知道嬴政这一个月没听到她咋咋呼呼的心音与小号林阡、小号嬴政有多不适应。

    但林阡做的事对秦国有利,是以他即便略感不适,也并未想过阻止。

    倒是后宫众人这一个月来颇有些不安分,可惜尚未闹出半点儿风浪,便被嬴政强力制止,根本没让那些琐事影响到林阡半分。

    ……

    差不多到四月,所有的粮食便都种进了田地里。

    春耕结束后,已经积攒了一些经验的林阡选择了与孙太仓分开,她去了颍川郡盯着棉花,孙太仓则常驻巴郡盯着红薯。

    而就在两人忙于作物推广的时候,腾出空来的秦国士兵纷纷披甲上阵,再次聚集在燕国。

    燕王喜听闻秦军再次聚集的消息,心里又气又怒,恨不得将招惹来这次祸患的燕太子丹给杀
了。

    原本历史中,面对秦军威胁,逃到代地自立为王的赵嘉会在此时进言,让燕王喜杀死燕太子丹,向秦王嬴政献上首级以求片刻喘息——

    当然,首级还没来得及送出去,秦国就再次增兵,直接俘虏了燕王喜。

    这次没有了赵嘉,因一场荆轲刺秦而提前招来灭国之祸的燕太子丹的处境也并未比历史上好到哪儿去。举国上下,对燕太子丹生了怨恨之人不知凡几,而其中有不少人都恨不得他马上去死。

    是以,即便没了赵嘉,燕太子丹也仍旧被其父下令割下了首级。

    但……

    有什么用呢?

    对如今的嬴政而言,难道他会为了一个区区燕太子就放弃唾手可得燕国?

    何况荆轲刺秦虽然是燕太子丹主谋,可他能拿到督亢地图,难道不曾经过燕王喜的允许?即便需要献上首级,也该将燕王喜的首级一起献上才对。

    所以王翦只当不知此事,继续进攻。

    燕王喜无奈,只得带兵退守辽东。

    王翦并不急,意图徐徐图之,以减少秦军伤亡。

    却不想,这时候秦国国内传来消息,说是国内好几个郡都已经有差不多一个月不曾下雨。

    这眼瞧着是大旱之兆。

    嬴政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拿下燕国。

    王翦也不敢再耽误,立刻将驻扎在代地的李信等将领及其手下士兵全部叫到辽东,全力攻击燕国仅剩的几座城池。

    六月中旬,王翦俘虏燕王喜,燕国灭。

    王翦等人班师回朝,嬴政举行庆典欢迎,但可惜的是,宴席之上竟无一人脸上挂了喜色。

    王翦沉稳,倒是不曾多问。

    李信年轻气盛,却忍不住拉着身边的同僚打听。

    那同僚看了眼王座上的嬴政,压低声音道:“你不知道吗?咱们秦国好几个郡都快有两个月没下雨了,太史夜观星象,却说最近半个月也不会有雨。”

    “如果,我是说如果啊,”李信咽了咽口水,“如果秦国今年收成不好,其他国家……”

    会不会派兵攻打秦国啊?

    秦国虽然已经拿下了韩赵燕三国,齐魏两国也不太可能对秦国构成威胁,可除秦国外最强大的楚国可还完好无损呢。两国之间虽然因为几代秦王的姻亲关系而冲突不多,关系却也称不上多好,若秦国真的发生旱灾……

    想想之前的赵国吧。

    秦国最初会选择进攻赵国,不就是因为赵国国内大旱,闹起了饥荒?

    即便李信知道秦国的内政绝不会如赵国一般烂,却也忍不住提起了一颗心脏,再也没办法为刚到手的胜利而高兴起来。

    王翦也听了两人对话,表情也沉闷了许多。

    旱灾啊……

    王翦叹气:他们刚从前线回来,只怕休息不了几日就要再次赶赴前线了。

    ……

    但事实并未如王翦预料那般发展。

    宴会结束后,王翦在家休息不到两日,嬴政确实派人来了王家传令。却不是给王翦,而是王翦之子王贲——

    “今秦国大旱,命王贲即刻带兵前往楚国边境,以防楚国趁虚而入。”

    王翦松了口气,赶紧为儿子准备行囊。

    嬴政一声令下,全国青壮都开始朝着秦楚边境聚集。

    而在他们抵达之后,果然毫不意外地发现了楚国那边也已经聚集了一支蠢蠢欲动的军队。

    王贲甚至在秦国境内的一些村庄附近发现了楚国探子的身影,他被这发现
激怒,立刻命人将所有探子抓起来在阵前杀死祭旗。

    楚国将领也不甘示弱,立刻整顿军队与秦国对峙起来。

    战争,一触即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