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事关他们母子四人能不能跟着去府城,宋筠决定想个法子,既不影响他们跟着宋念一起离开,又可以让姑姑宋茹被照顾到。
其实只要两家在一个地方就可以,并不局限于黎阳县,宋筠心想,祖母实在不放心,与其他们留下,还不如说动赵家也去府城呢。
到时候赵家老太太身边有大儿子一家,就不至于把目光都放在二儿子一家身上,想必也没那么多时间去念叨宋茹。
而且两房住在一起,管理家事想必还是以大房为主的,宋茹不就清闲下来了么,到时候自家祖母只要愿意,能天天去赵家陪着。
以宋筠对宋茹的了解,她并不是一个重权的人,只要不薄待她,她不介意放权给别人。尤其是怀孕的时候,最要紧的肯定是孩子,而不是所谓的掌家权。
她越想越觉得这主意不错,干脆和宋老太太说了,如果说宋筠很现实地先担心掌家权的问题,宋老太太就真是慈母心肠了,她比较怕赶路的时候颠簸,影响宋茹的身体。
不过把宋筠打发走后,她再一想,黎阳县距离府城并不太远,行李多,有孕妇,走得慢一些,三天也到了。只要宋茹不是怀相不好的,三天赶路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乡下地女人怀着孕还下地呢。
老太太想通了,就催着宋念去问赵雁林的意见。赵家去不去府城,宋家也做不了主,还是得看赵雁林的想法,万一他的确不想回去,那宋茹也只能在县里待着。
宋念是知道当年赵雁林选择婚后继续留在府城的原因的:
一个是白家出事,难免有些风言风语,他就想着让两个孩子离开府城一段时间,省得被影响;另一个是,他希望两个孩子能和宋家多接触一下,好歹有点感情。
在宋念看来,这两种需求,基本都达到了赵雁林最初的设想,所以他愿意回去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他猜的没错,赵雁林的确是愿意回去,但赵老太太却不太乐意。如果说她和宋茹有些矛盾的话,和大儿媳妇就是完全不和了。
可惜人家出身好,她儿子还得依仗林家,所以赵老太太除了说到子嗣问题的时候,还能摆个婆婆的谱儿,其他时候都没那么理直气壮。
她不愿意回去,宋茹却愿意,不说和娘家离得近吧,只说府城有沈家在,她就能安心地生产了,即使沈家不是医术最好的,但他们绝对是所有大夫中最希望宋茹平安的。
两个孩子也愿意,尤其是赵桦,他觉得还是在府城读书更好些。而且那里都是他认识好几年的同窗,离开好几个月,他还是挺想念的。
别人的愿意都是有正当理由的,为了身体,为了学业,就显得赵老太太的不愿意有些莫名其妙了。她又不能说不愿意见大儿媳妇,最后只能同意了。
宋筠听到赵家的回复,松了口气,对宋茹说:
“姑姑,你放心,其实去府城的路挺好走的,只要不下雨不下雪,就不算颠簸。到时候你在马车上多垫些垫子,我们再多停几次,让你下来活动活动,最多三天,我们就到府城了。”
宋茹捏了捏宋筠的脸,笑着说:
“好啦,你不用操心这些,小管家婆。”
虽然宋老太太对大姑姐上次做的事不太满意,可到底是多年的老姐妹了,他们家和女婿家都要走,总得和对方说一声吧。
宋姑母听了有些意外,侄子要去府城她知道,只是没想到整个娘家都准备这么快地搬走,甚至侄女也要去了。
这么一来,下次再见,怕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像她大儿子那样,逢年过节都不见得能回来。
要说宋姑母想不想去府城,那自然也是想的,但一个是他们还有书院要管理,另一个是,二儿子家的情况,根本没办法去府城。
去了怎么办?到时候和人交际起来,难道要说二儿媳妇是被她关起来了,那还不如不去呢。
至于把二儿子一家留下,她和丈夫去府城,她却不放心,毕竟比起从小外出求学外出做官的大儿子,二儿子很明显更依赖他们,自己根本管理不好整个书院,更管不好他的妻儿。
对于去府城这事儿,宋筠还没和同窗们说,毕竟最起码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呢,还是不要影响大家的心情了。
不过,随着和卢夫子每日读书,宋筠突然意识到,赵家如果要回府城,那卢夫子肯定也要去,到时候其他同窗怕不是都要成了失学儿童?
失学儿童有多惨,真是谁做谁知道,陈梦和孙若瑜还好,家里有读书人,也不缺钱,无论是在家随着长辈读书,还是再寻个夫子,都可以,但宋筠和赵桐各自的堂姐就有点惨,没了卢夫子,说不得就得回去带弟弟妹妹了。
宋筠有些愧疚,她的确是没想到这个问题,甚至一开始赵家没说要去府城的时候,她都没想到自己读书的问题。
不过,即使她想到了,比起同窗读书的问题,她更在意的还是如何顺利跟着自家亲爹去府城,如何让宋茹顺利养胎。
宋筠犹豫了好几天,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她们讲,最后还是决定尽早说,这样她们还有机会早点去找下一个夫子。
“你们都要去府城?什么时候?”
陈梦听了宋筠的话,很惊讶地问,她们可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这事儿啊!
赵桐解释:
“怎么也得十月十一月了。最近家里正在收拾东西呢。”
“那你们以后都不回来了吗?留在府城住了?”
宋筠想了想,点头:
“也不一定。我爹要去读书,如果他能考得中,那我们可能在府城也住不了几年,还得跟着他走。姑父家大概率也是这样。”
唉,几个小娘子都低头叹气,好不容易认识了小伙伴,结果有两个这就准备离开了。
宋淑和赵盼想得更多,她们能有机会读书,还是因着各自的堂叔,可卢夫子一走,家里肯定也不愿意花钱替她们找夫子,毕竟家中的兄弟还有不去学堂的呢,哪能为她们花这个钱。
宋雯也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两个人,可她又不可能让自家出钱给她们找夫子,最后只能说:
“我和桐姐儿到时候把卢夫子讲课的内容写下来,寄给你们,你们有不会的地方,也可以写信问我们。反正我们都是小娘子,传信也不会有人碎嘴的。”
赵桐点头,她也不介意多写份笔记,毕竟当初是她们家把这些同窗找来的,结果比预计的提前一两年离开,多少有些对不住她们,如果写份笔记能让她们开心一点,赵桐还是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