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老夫人的想法
簌簌又道:“奴婢当时本想去小厨房找芳姑姑的,结果无意间听到了那两个姐姐在说话,那两个姐姐奴婢见过,是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她们还说,这件事情老夫人说不让外传,要保密的,就连老爷都不知道。”
这倒让顾初月有些意外,“啊?连爹爹都不能知道吗?难不成,祖母是想先斩后奏不成?”
“这奴婢就不清楚了,奴婢本来想再听几句的,结果不小心碰到了窗户上的东西惊到了她们,差点被她们发现。”
顾初月心里有了思量,再抬头,看着瘦瘦弱弱的簌簌,笑道:“你便是因为这个,才一直躲在厨房里不说话的?”
簌簌小脸红的像秋天树上熟透了的苹果,“奴婢不太会撒谎,奴婢怕别人一问,就说出来了,这才躲在厨房里,不想被别人看到……”
就连阿离也笑她,“我姐一向不会说谎,一说谎就会脸红,难怪我跟你说话你都不搭理人,原来是这样。”
终于真相大白,珍珠无奈道:“行了,话都说开了,你们快出去吧,多做一些小食零嘴,小姐午后出去好带着解馋。”
两人齐声道:“是。”
她们一走,珍珠就去将槅扇门关上,一回来,就看到小姐似乎是在想什么,心事重重地喝着莲藕排骨汤。
她在顾初月面前摇了摇手,“小姐,您怎么了啊?”
顾初月慢悠悠地舀着排骨汤,浅浅抿了一口,清甜的汤汁在口腔里辗转,“珍珠啊,明天就到的话,时间算是比较紧迫,而且既然祖母说你说祖母为什么不让告诉爹爹呢?”
珍珠做了个一刀切的手势,“难不成,是和小姐想的一样,老夫人想先斩后奏?”
她摇了摇头,“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过,但是后来仔细想想,却不见得,文姨娘没有家世还这样过分,祖母都没有在祖父下葬时寻借口解决了她,就说明还是顾及爹爹的,这样的关系都维持了几十年,祖母怎么可能会亲手打破呢?”
珍珠笑道:“瞧小姐您说的,老爷平日里多孝顺老夫人啊,怎么会因为隐瞒这样一件小事儿就和老夫人闹矛盾呢?这婚事,不是都定下来了吗?若是奴婢说,小姐您就是想太多了。”
她掀着眼帘,讥讽一笑:“再孝顺,能孝顺得过亲娘去?有个成语怎么说来着?哦对了,血浓于水。”
珍珠一怔,结巴道:“可、可老夫人是老爷的嫡母啊,奴婢听芳姑说,老爷自幼的学问礼仪都是老夫人一手拉持的,这样的情谊,怎么会因为这样一件事就被打破的?老爷平日里这么孝顺,应该、应该不会责怪老夫人吧?”
顾初月凉凉一笑,“瞧,你这话说出来,自己都没什么底气。”
“小姐……”
她往嘴里塞了一块软面的莲藕,“文姨娘也算是看着爹爹长大的,自然是熟悉爹爹的脾性,她这样会做表面功夫,话语动作娴熟,不定是以前使了多少次得出来的经验,每次惹得爹爹不耐都能用苦肉计瞒天过海,虽然有一部分是因为爹爹被蒙蔽了看不清真相,但也少不了孝顺在其中,可谓是被孝顺蒙蔽了双眼,出身卑微,偏偏和她那娘家姑娘一样心比天高,有大皇子在前,文姨娘哪里还看得上一个秀才?不定是私下和爹爹以舍不得的名义聊了多少次文丝娆的婚事,若是祖母单方面答应夔州那家,你信不信,文姨娘又会借机生事端,你觉得,爹爹会向着哪边?”
珍珠低着头,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她慢悠悠道:“祖母若是瞒着爹爹一口应下夔州的婚事,爹爹好面子,自然不会再做出反悔的事情,碍于恩情也不会大肆责怪祖母,但是言语之间,定会是多有不满,外加文姨娘煽风点火,与祖母心生隔阂指日可待,你觉得,祖母会这样做吗?”
珍珠摇摇头,“奴婢觉得不会,小姐都能想到的事情,那老夫人当然是也会想到的,小姐,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啊?”
说实话,她也不知道。
“祖母不想让我们知道,也许……自有她的道理吧,我们先看看,左右明日家里来人,我也有理由不出去应邀,走一步看一步吧,对了,你去问问,寿辉堂那边可有祖母什么时候回来的消息。”
“是。”
待珍珠走后,顾初月继续喝着汤,许是守岁睡得晚,现下身子不过暖和了几分便一阵困意来袭,她打了个哈欠,便转而去了炕榻上,想着坐上一会儿,哪知坐着坐着,就成了靠着,最后,便成了睡着……
珍珠一进来,就看到这样一幕,便用披风给小姐盖了盖,这才退出去。
此时,屋外一片晴空。
朱墙碧空,本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丹青,无需任何修饰。
皇宫内,金銮殿。
皇帝高坐在龙椅上,疲惫地扶额,双眼下一片乌黑,倦意深重,手边堆满了奏折,却一卷未看,如同高山。
苏良进来上茶:“皇上,胡侍郎从一早就进宫来了,已经在外等候多时,皇上可要见一见他?”
皇帝头也未抬,只道了一个字:“宣。”
苏良放下盖碗茶,给身边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便退到一侧伺候着。
没过一会儿,胡侍郎便被小太监带了进来,下跪行礼道:“老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听到这,猛然抬起了头,一双眼睛里染了几分红血丝,却不说话,而是静静地看着跪在地上的人,撑在额头上的手越发收紧。
胡侍郎的心里也是一片煎熬,他知道皇上是在打量着他发反应,却不敢抬头对望,而是在后背已经出了一下子冷汗时,依旧将背脊不动声色地挺了挺。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胡侍郎依旧跪在地上,终于忍不住了,拱手道:“不知皇上这着急叫老臣进宫,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皇帝问:“孙康现在在哪里?”
胡侍郎故作思考的样子,过了许久才道:“启禀皇上,老臣只知那孙康请了几日的病假,现在在哪里,老臣并不知。”
皇帝冷笑道:“不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