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言的目标很明确。
他并不打算通过直接大规模消灭魔人的方式来挽救叛军溃败的局势。
不,应该说他本来就没有挽救叛军的想法。
他需要的,是魔人城市和叛军一起被消灭。
双方实力拉平,尽可能多地互相绞杀才是他的目标。
所以,他只需要解决掉魔人女王就可以了。
魔人女王对于叛军是穿透性的杀伤,有魔人女王存在,叛军的损耗是毁灭性的。
有她们在,魔人城市就会以碾压的优势剿灭叛军。
而没有她们,魔人城市也会以优势剿灭叛军,但并非碾压,会有比较大的损耗。
不过他出手之后,准确地说,在他留下“标记”的那一刻,情况就不是他控制的了。
晋升效应规模,核心能力【谣言】显现出的第三个特性。
这个特性,应该和谣言的传播性有关。
被他的能力影响过的目标,除非他刻意压制,不然身上会自动产生一个“标记”。
这个标记的破坏效果和影响效果很强,这几十年的时间,使用能力的时候,他一直都在抑制标记的产生。
抑制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
虽然说是自动产生,但其本身需要尧言的力量作为媒介。
必须是直接受到他能力影响的对象,才会留下标记。
用例的话,可以用一堆沙子来表示,用沙子去攻击人,如果有沙子残留在目标的身上,“标记”就会通过沙子传到这个人的身上。
如果他一开始就抑制住,不让它传播到另一个人身上,那么它就不会传播出去。
但是,现在
它已经传播出去了。
不过,这也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一切他主动消耗精神力量使用能力的行为,都会让这种可以被描述为“诅咒”的特性效果蔓延出去。
进行这些行为的时候,都需要主动抑制这个特性生效。
为了搞清楚这个世界的世界观,他已经抑制了很久了。
挺累的。
而现在,可以不用抑制了。
无论是魔人还是其他生物,被传播就传播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已经不需要这些棋子了。
思绪落下的那一刻,尧言的视野之中,那女王的身上,被黑白怪鸦贯穿而留下的啃噬伤口之中,浮现出了密密麻麻的、眼睛一般的阴影轮廓。
而这些眼睛,正在不断膨大。
相对的是,这只魔人女王的双眼,已经蒙上了一层晦暗,仿佛已经变成了空洞。
她的精神,已经被谣言的特性能力给侵蚀了。
不过,并没有爆开。
对此,尧言也很清楚。
这个特性的能力,这些“标记”,会主动吸收宿主的精神力量,进行“生长”。
但它们必须生长到一定幅度之后,才会到达极限。
准确地说,就像是气球水球,需要充到足够的气,才会爆炸。
但也可以通过主动刺破的方式
被尧言附身的叛军魔人,向前冲了过去,直接抓住了这只魔人女王,向着其他正在高速猎杀魔人叛军的魔人女王。
看见这“尸体”飞来,另一只首当其冲的魔人女王节肢上的甲壳展开,在她的手臂位置聚合,形成了锋锐的骑枪式角刺。
在甲壳骑枪形成的那一刻,她就猛地将其挥出。
然而,和其判断并不一致的是,这已经被贯穿了身体的“同伴”,并不是尸体。
被贯穿的那一刻,她忽然睁开了眼睛,看向了这只魔人女王。
而从她的身体被贯穿的位置,冒出了大量的模糊阴影——
啪!
无声的爆裂中,眼球一般的阴影炸裂开来,溅落在这只魔人女王的身上。
尽管这只魔人女王试图用甲壳抵挡,但阴影已经附着在她的身上。
强烈的疲惫感涌现,她背后不断扇动的翅翼,在这一刻,甚至停了下来,让她的身躯直接坠落砸地。
轰!!!
“特点基本搞清楚了。”
尧言望着这一幕,没有丝毫动容。
第一、他主动使用能力并且消耗精神的时候,这种特性能力会自动发动,以他的精神力量为媒介传播出去。
但是,这种特性能力的目标,仅限于有自我意识,能够进行思考思维活动的对象。
第二、这种特性能力形成的“标记”,需要吸收到足够的精神力量,才会自动爆裂,但在此之前,可以通过外部攻击来引发爆裂,或者他主动引爆。
第三、在特性能力形成的标记侵蚀吸收宿主的精神力量时,因为其自身精神对外部入侵的自发抵抗和清除,宿主会思维减缓,甚至暂时失去思考能力,但在吸收完毕之后,宿主就会恢复思考能力,但是,与之前相比,她们会自发追逐“谣言”,通过各种方式来使用和传播谣言。
这一点,是他之前确认过的。
第四、缺点,也是最重要的地方。
这些被污染,被谣言侵蚀之后的精神,因为身体和意识的不统一,精神的恢复速度会大幅度下降甚至接近于无,这也就导致她们本身的精神力量会在她们的意识活动过程中不断减少,最后死亡。
也就是说,如果把被他力量侵蚀的宿主关在某个地方,不让她与其他人接触,那么,就可以解决掉问题。
也就是所谓的隔离。
这些特点,都很符合谣言的特质。
谣言是需要宿主的,需要一个能够主动或者被动向外传播的对象。
要么,就是某个人主动把某个信息传播给他人,要么,就是这段信息被记录在某些载体上,被其他人阅读,然后继续传播。
在效应层次获得的这个特性,只对应了“主动”。
它无法被记录和保留在那些没有思维能力的事物上。
这是这个特性能力的一大缺点。
尧言,思考和记录着自己能力的优缺点,思考着如何最大化利用这种能力,如何避免缺点。
而在他安静思考的时候,下方,不断地吸收宿主精神、不断扩散的眼状阴影,此时已经将战场染黑了一大片。
炼狱般的景象,与他的动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