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闻言如遭雷击一般,他实在不敢相信在前面五个竞价项目中都一直表现疲软的荷兰人,竟然能在最后这一项里打得自己毫无还手之力。对方仅仅只用了一轮出价机会,便将自己彻底摁死在了场下,这是何等的魄力和必得的决心!
虽然罗洪已经拿下了前面的五个项目,可以说是今天这场竞争的大赢家了,但他此时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罗洪以为自己准备的三百万报价足以让苏克易灰头土脸地离开会场,拿着零蛋成绩滚回巴达维亚去向他的红毛上司求情认错,但很显然对方是早就准备好了剧本,等着这一刻的到来才终于出手给了自己重重一击,原本准备好的嘲笑对方的措辞这下都堵在了嗓子眼里。
白克思起身翻开了墙上那块属于东印度公司的竞价牌,罗洪终于看到了上面所写的数目:叁佰伍拾万元。是的,苏克易给出的报价比罗洪的最终报价还多了五十万出来,这还仅仅只第一轮的出价,罗洪根本无法想像对方究竟为了这批海汉战船准备了多少钱。
当然罗洪更加无法想像的是,海汉给了苏克易极大的优惠条件,在这三百五十万的报价中,有两百万是属于海汉的专项贷款,而东印度公司事后只需偿还其中一半,也就是一百万即可。若非如此,苏克易也不可能向海汉贷款这么大的数目。借一百万他还能设法向巴达维亚的总督和议事会进行解释,两百万他恐怕就只能回去负荆请罪了,毕竟这个数目甚至都已经超出了东印度公司一个年度的收益总和。
不过这个黑幕大概永远都不会公诸于众了,当事的双方都各自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没人会将这些见不得光的伎俩主动曝光。罗洪所能看到的只有坐在对面一脸平静的苏克易,根本不知自己已经被海汉人和荷兰人联手给算计了。
结果宣布之后,便是繁杂的手续办理和结算环节了。双方代表回到各自的休息室中,有专人为他们办理相关的手续。罗洪这次带到三亚的金砖只能折价约莫三百万,所以尽管他最后一轮的出价失败没有花钱,但前面五项竞购就花出去了四百万,最终他还是得向海汉贷款百万才能完成手续。而他的对手苏克易也是一样,最后同样是欠下了海汉百万巨资。
从结果上来看,两边都是欠下了海汉一百万的债务,而双方竞购的项目是五比一,看起来似乎是马打蓝国占了明显上风。但事实上因为未能抢下最后这个关键项目,马打蓝国先前所竞购到的几个项目在军事对抗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会随之大打折扣。
而东印度公司斥重金买了一支没有配备武器的舰队,看似吃了大亏,但如果反过来想,这支舰队要是被马打蓝国买过去了,那东印度公司就真的只能提前从巴达维亚打包走人了。这笔钱花下去其实也是给巴达维亚的安全买了个保险,至于拿到这些船之后能不能在短期内形成战斗力,苏克易其实并没有考虑那么多。
这也正是海汉放心大胆地向其出售这些装备的原因,即便是荷兰人拿到了这批船,在缺乏海汉指导培训的状况下,要靠自身的领悟力去消化这些战船并为己所用,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何况荷兰人连船上的原装武器都没买到,另行配置一些土炮到船上,战斗力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虽然竞价已经结束,双方各自拿到了军火购买合同,但实际上交割这些货物所需的周期依然不短。其中武器装备类的现货数量都未能达到合同上的数目,枪械火炮等武器都需要数月的交货期才能完成。而苏克易代表东印度公司所购买的二十四艘战船,更是只有两艘现货,需要一年至一年半的交货期才能完成订单上的全部内容。这还是苏克易没能抢到舰载武器,否则工期至少还得延长一个多月,以完成舰炮在船上的部署安装。
对于这么漫长的交货期,马打蓝人和荷兰人也没法催促海汉,因为这些细节在事前向他们展示的合同内容上的确写得清清楚楚,这些货物都需要在确定订单之后才开始组织生产发货。所以虽然双方代表都对交货一事表现得十分急切,但他们的催促对于按照自己步调节奏做事的海汉完全没有起到作用。
当然了,考虑到公平原则,海汉既然没法一次性把军火装备交付给买家,那么买家欠下海汉的百万借款,也不用立刻偿还全部,而是根据交货周期,分期进行还本付息。荷兰与海汉目前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贸易往来,而马打蓝今后在军事领域都要倚重于海汉的技术支持,因此倒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恶意拖欠这笔借款。
两国代表各怀心事,都婉言谢绝了海汉准备的晚宴,打算赶紧回去撰写报告,将目前的情况尽快回报给后方,以便能够尽早开始作武器装备接收的准备工作。他们可不能等到海汉完全交付订单内容之后才开始进行部队的训练,越早形成战斗力,就能给对手造成多一分的威胁。
于是晚宴便完全成了执委会的庆功宴,海汉喜提总金额近六百五十万元的军火订单,毛利至少是在四五百万元上下,确实是值得好好庆祝一番的喜事。此时距离马打蓝使团来到三亚提出军购要求,才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海汉官方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了顺水推舟的作用,可以说这一笔军火买卖完全是天降横财,根本就是官方计划之外的收获。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操作了这样规模的军售项目,各个部门之间高效率的协作和配合都是功不可没。海汉如今的职能机构分工和官僚体系虽然比起几年前复杂了许多,但好在有重大事情时,执委会这个特殊权力机构能在最短时间内调动整个国家的资源力量来达成目
的,这正是同时代其他国家所欠缺的执政手段。
就比如这次的军售项目,尽管军方、兵工厂、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态度,但在执委会的协调之下,各个部门能够很快整合到一起,朝着一个方向发力,这就真的是体制所带来的好处了。
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对于民众所产生的直接影响似乎并不显著,在整个竞购会议都对外高度保密的情况下,海汉国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前些日子被奉为热门谈资的金砖事件,竟然是以这样一种秘而不宣的方式得到了解决。复刊之后的《三亚快报》也没有对此事进行后续的追踪报道,民众的注意力不会一直保持在十几天前的外国人炫富事件上,早就被其他新出的社会新闻给吸引跑了。
但当初让这件事引发社会关注的始作俑者,人生却已经起了极大的变化。快报主编徐正业在后台老板李奈抵达三亚的第二天就被单独约谈,然后就被调离了报社,他的职位由另一位编辑接掌。李奈已经在第一时间看过了那两天的报纸,倒也没有怪罪徐正业捅出这么大的漏子,只是此事引发了执委会的关注,李奈作为报社的后台老板,总要向海汉官方作出一点悔过的姿态才行,把负责人去职调离大概就是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了。而李奈名下的生意众多,要再给徐正业安排一份工作倒也不难。
至于事情的另一位当事人,当时负责撰写文章的记者荀鹏程,却已经主动办了离职手续自行走人了。在报社的同事看来,荀鹏程是不想被老板辞退才会主动走人,也算是很有骨气的做法了。而李奈倒也不太在乎这种小员工的离职,不过是个能写文的秀才而已,要从新移民里招募到类似能力的人来顶替并不困难。而主编徐正业自身难保,自然也无法去顾及到被他牵连的荀鹏程了。
但荀鹏程的离职内情可并非他们所想的那样,事实上在整个事件前后,从中受益最大的个人可能就是荀鹏程了。马打蓝使者罗洪的登门拜访,荀鹏程也是看在钱的份上随意指点了一番,竟然阴差阳错地促成了之后的竞购活动,于是罗洪兑现了诺言,私下给了荀鹏程一大笔钱作为报酬。
对罗洪来说,这不过是付给知情人的一笔酬劳而已,但对于荀鹏程而言,这却是足以改变他人生轨迹的一笔巨款。拿到罗洪送来的金子之后,荀鹏程根本就不敢将这些金子收藏在家里,而是赶紧送去了海汉银行,将其兑换成了可以在海汉境内随意使用的官方货币。这是因为海汉境内已经极少直接使用金银交易,罗洪送来的金砖金币根本就没法在外面用,倒是换成官方货币之后可以便利的存放于银行的个人账户上随时支取。
毫不夸张地说,罗洪送来的这笔钱已经足够让荀鹏程的后半生衣食无忧了,而他也可以尝试去做一些自己曾经想过却没有能力去实现的事情。在办完银行的存款手续之后,荀鹏程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辞去了记者的工作。他不想再把自己的人生浪费在这种庸庸碌碌的工作上,既然自己已经变成了有钱人,那就应该好好享受有钱人的生活才对。
但荀鹏程也担心自己的突然暴富会引来不必要的关注,要知道前些天安全部的人才来登门拜访过他,要是让那些人知道他从马打蓝人手里收了一大笔钱,只怕今后日子就不太好过了。所以荀鹏程打算离开三亚另外寻找落脚地,他听说海口、儋州等地如今也都发展得不错,如果能去到那些地方置产购地当个种植园主,或许也会是一种不错的安排。当然了,如果在其他地方还能找到入仕的机会,那就最好不过了,做官这个梦想,荀鹏程可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荀鹏程在三亚最主要的资产便是现在住的这间小公寓房,在离开三亚之前,他得先把这套房卖掉才行。荀鹏程找了一间牙行将房屋出售的信息挂出去,不过两天时间,牙行便带了买家上门谈价来了。
荀鹏程卖了房子,然后搬进了港区的一间客栈暂住。他接下来要做的事便是定船期走人了,但偏偏最近这些天海上大风大浪,几乎所有的船只都在港内避风,根本就没有客船在这个时候离港。荀鹏程无奈之下,也只能在客栈耐心等待天气转好。
在客栈住了五天之后,天气终于开始转好,已经等得有些焦躁的荀鹏程立刻便去了港口,找到他已经联系好的那艘客船,询问船长何时才能出发。确定了三天后就可以离开三亚,荀鹏程总算是放下了一块心中大石。正当他准备回客栈的时候,却听到有人在招呼自己:“荀兄,好久不见!”
荀鹏程愕然转头望去,招呼自己这人一身青衫,看样貌约莫三十出头,脸孔倒是有点印象,但却想不起是谁了,当下只好尴尬地拱手应道:“恕在下眼拙,阁下是……”
“荀兄真是贵人多忘事,当年我们同科应试,一起在广州中的秀才……”那人见荀鹏程还是一脸茫然,只好自我介绍道:“荀兄,在下汪灏,清远人氏,你我还曾同游广州三日,可曾记得?”
荀鹏程恍然道:“我记起来了!汪兄家中有人在广州府做官,后来便将你留在了广州。这一别经年,汪兄越发器宇轩昂,让在下不敢相认了!”
汪灏笑道:“荀兄过奖了!我也想不到一来三亚便能碰到故人,真乃缘分也!荀兄若是有空,不如你我找个地方坐下来叙叙旧?”
荀鹏程现在就是富贵闲人一个,当然有空,而且手头宽裕,也不介意请故人吃个便饭。当下便在码头上招呼了一辆人力车,带着汪灏去了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