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是跟着朱元璋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那一批老臣,自然明白军户存在的意义。
这一制度是从朱元璋早年起义时期开始实行的军屯政策逐渐发展演变来的。
说实话,军屯政策在老朱起义初期是让他能够快速从诸多豪强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是因为有了军屯,才让朱元璋在元末四方凋敝的时候可以大规模种田,解决了士兵的吃饭问题。
在元末那个年代,能让士兵吃饱饭,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那些士兵自然就要为朱元璋争相卖命了。
这一政策的核心有两点,军队有战时拼命打仗,闲暇时戍边屯田。
这其实就是民兵。
这样做的优点很多,比如朝廷养兵基本上不需要再多耗粮草,甚至有时候军屯的粮食军队都消耗不完,还能补充国库。
这样的好事,朱元璋怎么可能不喜欢。
所以在大明建立之后,他直接把军屯推广到了整个大明,让大明三百万士兵一边开垦荒地,一边守卫边疆。
但军户制度之所以优点这么多,并不是因为它真的完美,而是他严重侵害了一个群体的利益。
那就是底层军户本身。
士卒既要打仗卖命又要种地卖力气,而且杂役、缴税一样也不能少。
这种事情若是快饿死的时候,干了也就干了,只要能活下去无论是卖命还是卖力气都没什么。
但等大明建立,特别是社会越发繁荣安定之后,形势可就不一样了。
军户的地位低于民户,而且还要多干活多出力,还要受到上级的辖制,没有丝毫自由。
这样以来,军户立马就成了最不受待见的群体,被百姓戏称为臭军汉,那些底层的军户子弟连娶老婆都成问题。
因为按照大明的规定,你是军户你儿子依然是军户,没有人想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军户。
但说实话,这还不是最黑暗的,到大明中后期,军田被军官大批量侵占,军户直接就成了军官的奴隶,每天都要给那些当官的免费干活不说,等到打仗的时候还要抄家伙上去拼命。
说实话,这种制度之下,也难免大明军队战斗力低下了。
无论让谁处在军户的位置,也不可能再给上级拼死效忠。
军队这样构架难道朱元璋和李善长这样打了一辈子仗的皇帝和宰相真的看不出有隐患吗?
他们当然知道,但在原本历史上的明朝初年没法子,完全解决不了。
军队之中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利益既得者,这些人就是军队的基层世袭军官,若是动军户,动军屯制度就是在动他们的奶酪。
这些人可都是握着刀把子的,一个弄不好可就要惹出乱子来。
对此即便是老朱也只能谨慎对待。
朱标很理解,一代人解决一代人的问题,朱元璋即便再肝,也不可能真的解决后面三四代人的问题,他是人不是神,不可能真的建立一个制度完美无缺的大明朝,让子孙后代高枕无忧的当皇帝。
可惜的是,这些问题直到明末也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整个大明,上至皇帝下到各级官僚,大家都在得过且过,拆东墙补西墙。
李善长心里念头百转,像他这种从基层一路打拼上来的老人精,很快就明白了朱标这个政策的妙处所在。
朱标的确动了军队基层军官的奶酪,毕竟无论是裁军还是把军户改编成民户,都是在消减那些基层将官的权利。
但同时朱标又给了他们更大的一块奶酪。
加入内阁、六部治下的官体系,成为公门中人。
天下十五个省,一千四百多个县,还有众多的州、府治所,这些地方能提供多少基层衙役职位,又能提供多少官位?
基层衙役都给予正式的品级官位,那其上的官员自然更高,待遇更好,这些事情是个人都明白。
而且进入这些地方做事,既轻松又能多拿俸禄,还不用再戍边过清苦日子,估计那些穷军汉要打破头往里面挤了
“殿下,你的意思是把县衙里专司刑狱的典吏官从县衙的行政体系中分离出去?再设置一个衙门?”李善长问道。
“是有这个想法!”
“当然其长官不能再叫典吏了,我觉得不如彻底改名叫巡检司如何?”
“在各省、各府、各州、各县分别设立巡检司,由刑部统一管辖。”
“县级巡检司,在品级上比县令低一品,受州级巡检司和县令的双重监督,但他真正的上级部门是上级巡检司,这样他既会受到县令辖制,但却又不会完全成为县令的附庸,可以独立处理案子!”
“妙啊!”
“殿下这个想法妙极。”
李善长谈事情的时候也不忘记拍马屁。
“这和都察院的行政体系类似,如此以来巡检司既受到了双重的监督管辖,又有了独立的办事空间,再加上巡检司乃是从军中抽调将士充任,又有了军方做后台,如此以来巡检司在地方上缉拿盗匪,侦破案子将再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掣肘,可以彻底放开手脚去做事,如此,效率一定大大提升。”
“朝廷对于基层的管辖也会因此更上一个台阶。”
朱标闻言笑着补充道:“最关键是军中将士基本都修炼了炼体三十六式,那些士卒即便是被刷下来的,也有极强的武道基础,这些人在地方上,捉拿罪犯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其实还有一个好处朱标没说,那就是这些军中士卒一定会把炼体三十六式推广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子侄后辈,然后再由这些人向更大范围传播!
这样以来,炼体三十六式在未来就会逐渐普及到整个民间了。
这事虽然朱标没有下发明规定去主动提倡,但也是默许了的。
现在有了真魔小世界这个畜牧业基地在,肉食的限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有了这些魔兽肉,军中的武者实力会再次迎来新一轮的突飞猛进。
再加上两种良种水稻,和各种高产作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这个时候,炼体三十六式下放民间开启全民练武时代就再合适不过了。
未来的大明是武夫的时代,而不是修仙者。
这是朱元璋和朱标的一致想法。
总之,这一波军制改革是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没有任何一方会受损失,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乱子出现。
除了朝廷要再拿出一大笔宝钞来充当巡检司的建设经费。
当然这对朱标来说依然是小问题。
即便宝钞不够用,那也没关系,他已经想好了,直接以大明的国家信用做背书,发行大明国家债券啊!
到时候,还怕没有宝钞用?
不存在的!
军制要进行改革的消息很快就从朝廷向着四面八方扩散开来。
起初各地的基层将官都有些恐慌,以为朝廷要罢免自己,但很快在前来宣读政策的官员一遍遍的解读之下,大家都把心放在了肚子里。
原来不是要撤他们的职,而是调度,甚至有可能是升官。
这就让军营里的恐慌情绪迅速被安抚了下来。
三个月后。
辽东都司盖州右卫,一个千户所内。
千户沈金和属下的副千户和一干百户坐在一起同样也在议论这一次朝廷的军制改革。
“诸位兄弟,对于这一次的军制改革你们怎么看?”沈金目光扫视下方所有人,问道。
“大哥,反正我们几个都觉得是好事!”
“咱们把脑袋別在裤腰带上打了半辈子的仗,这次陛下和太子殿下开恩给咱一个养老的机会,咱们自然要抓住啊!”
“对啊,对啊,去巡检司做事,既不用再继续留在边疆受苦,还能享受内地的花花世界,即便以后老了打不动了,也还有一份皇粮可以吃,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啊!”
“说实话,现在内地的变化可是不小,俺去年休假回老家探亲,差点看花眼了,若是俺能被分配个繁华一点的州县当个巡检司司长,那做梦都能笑醒了!”
大家不断说说笑笑,但看沈金却一脸沉静,渐渐的讨论的声音就小了许多。
有个机灵的百户不由笑着奉承道:“我觉得像沈大哥,正五品的千户,而且还有军功在身,如果主动申请调任的话,最起码也是一府巡检司司长,若是能再活动活动,去个富裕一点的府城,到时候主掌一府刑狱,那吃香喝辣还不是简简单单,大家说是不是啊!”
“是啊,是啊!”众人又都笑了起来。
“我不会去的!”沈金默然摇头。
“而且我劝各位兄弟也不要被这些眼前的蝇头小利迷住了眼睛,看不到真正的关键节点在哪?”
众人闻言不由都是一阵面面相觑,不明白沈金这话是什么意思。
“沈大哥详细说说,兄弟们都是大字不识的粗人,哪懂朝廷这些弯弯绕绕啊!”副千户马彪憨笑道。
“你们没看出来吗?这次的军制改革上面后续还会有大动作,现在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这个巡检司的调职政策,是配合着军中撤销军户,裁撤士卒的命令一起下来的,说白了,这就是在淘汰弱者,!”
“你们可以仔细看上面发给我的规定,所有三十岁以上,没有入劲的士卒全部自动划归申调名单,所有有伤势在身的同样也优先给予名额。”
“如果还不够,那就根据在军中的表现,施行末位淘汰制,把弱者淘汰下来。”
“我从来没听过这种吃香喝辣的好事情,是给弱者准备的,如果真如此,那朝廷那些当官的脑子肯定是全都进水了。”
“你们说说,这可能吗?”沈金问道。
众人闻言一起摇头。
沈金说到这里,不由咧嘴一笑继续道:“那不就得了,我可以百分百确定,别看眼前调职巡检司的福利待遇好,只要能留下来,未来军中的福利和待遇只会更好。”
“最起码那个养老金的政策一定会有,而且看这情形绝对会普及到所有的士卒身上,让所有人再没有后顾之忧!”
众人闻言,均都有些犹豫起来。
虽然眼前的巡检司福利待遇不错,但沈金说的也不无道理啊!
看众人不说话,沈金再次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我再告诉你们一个从上边得到的绝密消息,朝廷弄到了一种肉,叫妖兽肉,有提高武者修炼速度,帮助武者突破武道瓶颈的作用!”
“这种肉数量极大,未来极有可能会当做俸禄的一部分发放到每一个军中士卒的手里。”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这东西现在只会供应军中,去了巡检司铁定别想!”
众人闻言均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现在即便灵气复苏已经二十多年了,但天材地宝依然可遇而不可得,特别是能够提升修为的天材地宝,更是少之又少。
市场上这东西根本就没有,即便有也立马就会被人抢购。
大部分的天材地宝都被垄断在朝廷手里,用以封赏有功将士。
就比如面前这位沈千户就曾经因为被选中,征伐过一次异世界,并且在其中立下大功获得过一颗丹药。
他正是借助这一颗丹药从融劲巅峰突破到现在的化劲的。
至于见过。
现在陡然听到未来军中有可能把这种东西当做俸禄每个月都给大家发放,没有人能忍住这等诱惑。
毕竟相比起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对于这些军中将领来说,最有诱惑力的还是这种实打实能提升修为的好东西。
这才是一个武夫安身立命之根本。
更别说若是能突破先天,成为九品武夫,同样可以拿到高官厚禄朝廷优待,甚至还能增加寿命。
孰轻孰重,大家分的很清楚。
“念在大家兄弟一场的份上,我这话只说一遍,感觉自己有把握突破先天的就留下来冲一冲,如果感觉希望不大,或者厌倦了打打杀杀的可以去巡检司养老。”
沈金环顾所有人,目光再次恢复了一片沉静:“至于前路到底怎么走,看诸位兄弟自己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