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之民张角(张梁、张宝)见过恒王。”
而这边林凡刚送走吴起几人,张角便带着两位兄弟赶了过来。
当初,庄周将张角扔到幽州边境的时候,张角父女没走一会便正巧碰见了夜枭卫统领庄司甚内。在得知张角的身份后,庄司甚内马上派遣风魔众,将消息告诉林凡。
而这个时候,林凡也毫不犹豫的将纯阳宝血贡献了出来,至于李元霸那里,林凡丝毫不急,此时恒国的妖丹储存量高达十三万余枚,早就跟参仙进行了三次交易,备下了三瓶宝血。
甚至如果参仙愿意,林凡甚至可以马上为参仙补足万年道行,助它修成正果。只是林凡的好意被参仙无奈拒绝了。
从参仙那里,林凡也得知,现在的这个世界有着修为屏障,根本不允许仙人的出现。如果它现在拥有万年道行,必会引发九天雷劫,把它劈得灰飞烟灭。
而在林凡接纳张角父女没多久,张宝、张梁两兄弟也赶了过来。遗憾的是,汉军根本不接受黄巾军的投降。尽管张宝、张梁两兄弟全力维持,也阻止不了兵败的结果,汉军左中郎将皇甫嵩,如历史上一般直接坑杀了那些黄巾俘虏,相比原历史上以十余万尸骨筑京观的惨状。这一次皇甫嵩做的更绝,直接以百万黄巾俘虏筑京观。
眼下,整个大汉帝国的黄巾势力已经差不多全部被汉帝国清扫一空。除了青州管亥、兖州何仪、白波李乐、汝南刘辟等部分黄巾渠帅带领一些残兵退入山中,依靠地形负隅顽抗、苟延残喘外。也只有张黄天,罗鹏等预先察觉出黄巾军颓势的黄巾玩家们,在黄巾军全面崩溃前预先投降了朝廷。张黄天更是摇身一变,成了大汉帝国幽州涿郡的太守。
至此,各大帝国中,大汉帝国的第一个率先完成了历史剧情,汉帝国的动乱也暂时落下了帷幕,不过,与原本历史有所不同的是,发动黄巾之乱,开启汉末乱世的张角三兄弟,并没有如历史上一般,传首洛阳……
“三位道长不必多礼,都请入座吧。”林凡笑着,示意三人坐下。
“多谢恒王!”
“最近一段时间,三位道长在恒国休息的怎么样?对了,不知大贤良师的身体调理的如何了?”
见林凡一副嘘寒问暖的样子,张角甚为感动,“让恒王费心,真是我们的罪过。吃了两副卫生司开的药,贫道觉得此时的自己,比以往还要精神。”
林凡点了点头:“道长没事就好……不知这次三位道长求见本王,是有什么事情么?”
张角三兄弟互相看了几眼,最后还是张角率先开口:“恒王,是这样的,我们兄弟见恒国只有一个半隐世的天心派外,没有任何的宗教存在。所以斗胆请恒王批准,让我们兄弟在恒国内创教布道。”
“怎么,难道天公将军,依旧雄心未泯?”
“恒王误会了。”
听到林凡突然改称自己为天公将军,身为一教之主的张角和统领万军的张宝、张梁自然也听出了对方话语中的不满之意。
只见张宝急忙上前道:“我等非是复立太平道,而是打算立紫薇道教,供奉紫薇大帝与星宿神将!”
林凡闻言眉毛一挑,暗想这三兄弟还真会来事。明知道自己同紫薇大帝关系匪浅,就直接表示愿意尊奉紫薇大帝。而且太平道供奉的中黄太一,同紫微宫北极天帝关系匪浅。《史记·封禅书》记载:“天神贵者太一”索隐:“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
故而紫薇大帝也可以同太一视为一神。如此一来。太平道也不算是放弃信仰。反而是在恒国内部重生了过来。不过,林凡也丝毫不惧,毕竟自己有星将石碑在手,也不怕对方翻的了天。于是他点了点
“行,此事本王准了。不过紫薇道教在我恒国境内的所有弟子,一律必须登记在册。”
“紫薇道教以推崇皇权为教义,一切服从大王的安排。”
张角说罢,又继续道:“天下皆知,大王乃是紫薇大帝转世。贫道希望可以借用圣颜为紫薇大帝塑身,望大王准予。”
林凡闻言倒是有些犹豫了,虽然他持有紫薇大帝的称号、功法,以及星将石碑,确实算是紫薇大帝了。可让张角按他的模样为紫薇大帝塑身,日夜接受紫薇道教弟子和信众们的参拜,他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同时也怕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可不同意张角吧,林凡又觉得自己有些懦弱,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如果自己不是紫薇大帝,那也就罢了。可自己确实是紫薇大帝啊!
想到这里,林凡当即正了正身子:“可!然尔等以本王为紫薇大帝塑身,那么紫薇道教的一些言行也就代表了本王的意思。如果紫薇道教传出一些抹黑本王,抹黑紫薇大帝的言行,本王绝不轻饶!”
随着林凡的点头,紫薇道教正式在恒国成立。同时林凡封张角(圣阶道士)为清虚元妙真君,封张宝(八阶道士)为紫薇灵感真人,封张梁(八阶道士)为紫薇动感真人。并将紫薇道教定为国教!
……
“大王,臣已经将紫阳先生请过来了。”
建武元年十月十四日,吏治部尚书叶适求见。这个紫阳先生便是朱熹!是林凡特意让叶适帮忙去祥兴郡请过来的。
朱熹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被元、明、清三朝尊为朱子,其理学思想是三朝官方儒家,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力仅次孔子。朱熹还是唯一一位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受列代儒家祭祀的十二哲者之一。
同时,朱熹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朱学强化了“三纲五常”,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被称为史上最有才无德的人。其实真正去了解过历史的人,就会明白,其实这些都是一些有心人的诬陷。
有人说朱熹在台州为官,看上当地才女营妓严蕊,没曾想人家根本不理朱熹,反而和台州太守唐仲友厮混,不明不白的。朱熹气不过,连上七份奏折上中央,控诉唐仲友、严蕊两人又不正当的关系,请求严惩。怕证据不够可信度不高,还将严蕊屈打成招,逼其承认跟唐仲友有奸情,皇帝看不下去,出面保下两人。
真相是浙东大饥荒,朱熹被下派前往赈灾,发现台州的地方官员唐仲友违法乱纪,串通上下官员黑下赈灾粮食,闹得天怒人怨。朱熹查明真相收集证据,先后六次状告唐仲友,终于将其官职罢黜,为民除害。唐仲友忿忿不平,便暗地里中伤朱熹,污蔑朱熹是看上严蕊才搞自己的。
有人说朱熹虐待自己的亲娘,明明家里有钱能用更好的米做饭给老人家吃,朱熹偏不用好米,太不孝顺。
然而朱熹是内外合一、中外认可的儒学大师,既然儒学,那自然重“孝义”,哪会这么抠门?有史记载,母亲去世,朱熹在其墓周围建屋守孝长达六年之久,孝心感天动地。说朱熹不孝顺,扭曲朱熹的是监察御史沈继祖,两人政见和思想不合。
有人说他爱上武夷山寡妇,两人常常偷偷摸摸的同居。
然而当时正是朱熹思想和门徒蓬勃发展之际。创武夷精舍(又称紫阳书院、武夷书院),广收门徒讲学,著书立说为后世谋福。要这事是真的,朝夕相处的学生肯定早就发现了,不可能还有这么多推崇他的门人弟子。
更有甚者说朱熹儿子死了,他自己搞大了儿媳肚子。而这事同样也是沈
何谓大儒,行得直坐得正,世人认可他的学识和人品。这些说法的盛行是在宋朝“庆元党禁”时期,正史记载,中央朝廷的监察御史沈继祖捏造“十大罪状”弹劾朱熹,理学遭到重创,朱子的门生故吏流放的、坐牢的都有。学习朱子理学者,不可参与朝廷选拔,入仕为官。
朱熹在这样的大风波中度过晚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朱熹这些黑历史,流传到今天。庆元六年朱熹生命垂危,还放不下自己毕生著作和道统,生怕后继无人,道统失传。朱熹病逝,众多仰慕者自发前往信州参加会葬,上层权贵感到恐慌,就下令约束,实际效果却不佳,仍有近千人参与葬礼。朱熹谥号“文公”,追赠宝谟阁直学士,追封徽国公。后代统治者不断加封,鲜有例外者。如果真有这些事情的话,朱熹也不可能被如此推崇。另外,朱熹当时也支持朝廷主战、北伐。
不过朱熹理学禁锢人民思想的事情,倒是真的。如果是寻常情况,林凡自然不会任用朱熹。然而如今恒国即将夺取鲜卑草原,届时,恒国将会有一千多万的鲜卑百姓。
如此庞大的异族百姓,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到时候恒国还没同化异族,就被异族同化掉了。在这个时候,林凡便想到了朱熹。希望可以用朱熹理学禁锢鲜卑百姓们的思想。
“紫阳先生现在在哪?本王亲自去请他。”
作为一代儒学大家,林凡统治了祥兴郡半年之久,却从未去拜访过,这确实有些说不过去。现在林凡有求于朱熹,那态度上面肯定要端正一些。否则朱熹不出仕,或者出仕了,却不出力。那林凡也拿朱熹没有一丝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