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内,哥舒翰、李元嗣三人接连传来收复县城的消息,虽然期间有个别冥顽不灵之人,但在他们的铁蹄之下,也不过是螳臂当车的罢了。
而同时正在梧桐县同金军武仙、仆散葵、屹石烈子仁等人血战的原宋国中路军也向林凡送来了赵淳、赵范二人的归降书信。
信中表示,愿意接受宋王赵昺的归降诏令,同时请求恒国派出援军,击退兵临城下的金国大军。而林凡也毫不犹豫的派出了陌刀军与神策军,前往梧桐县协助赵淳、赵方一行。
至于和金国的盟约?无论是他还是金主完颜守绪都很清楚,在宋国都城临安被拿下之际,两国的盟约实际上就已经破裂。毕竟无论金国还是恒国,都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块肥肉。
时至如今,宋国九县唯有立皁县和祁门县依旧没有传来投降的消息,不过为了稳定祥兴郡各地的民心,林凡还是马上对收复的各地进行了人事任命。
所有村长、镇长、县令依旧保持原样,从军中抽调出杨春、丁得孙、薛永、潘忠、刘广、卜青、扈成七人当任县尉之职,然后让他们在当地招募县兵,维护地方秩序。
这些人中除了刘广以外,其余的全是梁郡之人,忠诚度必然比刚刚投降的宋军普遍高上一些!
同时,林凡也将朝廷机构进行了调整,正式启用六部制度,只是这个六部并非历史上的六部,而是经过林凡魔改后而成,他们分别为内政部、科教部、行政部、军务部、吏治部、财政部。
六部中,吏治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下设文选司、验封司、司勋司和考功司。
文选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司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由叶适当任吏治部尚书;郑清之为文选司郎中,蒋重珍为文选司员外郎;杜甫为验封司郎中,李宗勉为验封司员外郎;徐应龙为司勋司郎中,乔行简为司勋司员外郎;葛洪为考功司郎中,徐侨为考功司员外郎。
内政部如其名,负责内政一应事务,监察司掌监察百官之权,可弹劾文武百官;户籍司掌全国疆土、田地以及户籍;治安司掌制定法律并进行宣传、管理;提刑司掌督捕逃亡事之徒,掌核秋审、朝审各案并储存各地衙门的重要部分文书。
内政部尚书一职尚未决定,柳下惠为监察司郎中,前宋秘书省正字魏了翁为监察司员外郎;前宋秘书省校书郎宣缯为户籍司员外郎,王居安为治安司员外郎;宋慈为提刑司郎中,洪天锡为提醒司员外郎。户籍司郎中孙德胜,治安司郎中许贯忠职位不变。
科教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下设科学司,负责天文研究以及科学制造;文化司,管理人文地理,宗教、名人祠的修建与弘扬;教育司,管理各地太学及各地私学乃至科举,各地学校开办教学必须有文教司允许;卫生司,掌宫廷医药的储存,为皇室诊疗事务,并向全国传授医学教育及医药管理。
科教部尚书由在同耶律楚材的赌约中,面对庞大的公文事物,而认知到自己能力有限,从而卸任见习丞相之职的李白担任,科学司郎中,则由唐时著名的大科学家僧一行担任,南宋时著名的大数学家秦九韶担任科学司员外郎;值得一提的是,僧一行和秦九韶这两位顶级人物,都是由丞相耶律楚材千方百计请来的。秦九韶还好,但是僧一行,耶律楚材差不多跑断了腿,用尽了浑身解数。最后林凡在回到都城后,也第一时间亲自出面拜见。这才留下了这位早已遁入空门的奇才
教育司方面,左丘明教育司郎中的职位不变,前宋旧臣江万里任教育司员外郎;文教司郎中王维职务不变,前宋礼部架阁吴必达为文教司员外郎;
卫生司方面,孟浩然卫生司郎中职务不变,戴煟、王执中、安道全三位宗师级名医担任卫生司员外郎。
财政部负责管理国库钱财,以及收入与调度,除含有的税务司、度支司以及钱庄以外,增设产业司,管理国有企业,并监管国中货物价格,在适当时候提出修整,确保物品价格在一定的阈值以内。
财政部尚书由刘晏担任,并监管钱庄的运营;马光祖担任税务司员外郎,辅佐蒋敬;杨辉担任度支司员外郎,辅佐萧嘉穗;贾似道为产业司郎中,真德秀为产业司员外郎。
军务部顾名思义,负责军队的一应后勤,其中包括原有的军纪司、甲坊司、火器司、军马司、武器司五司以外,另外附加兵役司,掌召募士兵并登记军籍;弓弩司,掌弓箭、弓弩的制造与改良。
军务部尚书暂定,曾从龙担任军纪司员外郎,辅佐裴宣;董槐为兵役司郎中,袁韶为兵役司员外郎;马和为弓弩司员外郎。
行政部掌国家政务,暂时只设了建设司与农业司,大师级建筑师彭大雅、李道传为员外郎,辅佐陶宗旺,杨国忠为农业司郎中,袁甫为农业司员外郎。
另设鸿庐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洪咨夔担任鸿庐寺卿,方信孺担任鸿庐寺少卿。
史弥远在恒国收复宋国各地之时,出力不少,提为协办大学士;吴用因功升任东阁大学士;见习丞相耶律楚材正式担任丞相一职!
在林凡的调度,以及恒国这全名臣官僚机构的众多特性加持下,除了正在被金国围攻的3县以外,祥兴郡6县的内政系统都逐步稳定下来,虽然依旧有个别不甘宋国就此消亡的宋国遗臣、遗民以各种理由发动起义,但都被驻扎在泾河城的张巡以及临安的卫伯玉、马璘联合当地县兵迅速镇压。
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