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者被一关就是一个月。
这一个月自然不可能是将他们丢在那里不管。
吃穿用度都是顶级,完全没有亏待这些医者,除了自由被有所限制外这里的日子简直比神仙还快乐。
不仅如此,刘义真还偶尔派宫廷乐师舞者来给这些医者解闷,这下那些世家子弟也乖巧了很多。
毕竟天子舞姬,可不是谁都有资格享受,仅凭这点, 就有资本让其出去吹嘘的。
剩下的,便是徐熙奉天子之命前来和这些医者讲解《大业医典》。
徐熙本以为自己会遭受同行们的刁难,但没想到大家居然研讨的多,辱骂的少。
这自然和把这些医者强关到别院中不无关系,不然徐熙怕是一进门就会被群情激奋的医者打死。
徐熙想到这,对于天子更多了几分感激。
有了徐熙的加入, 众多医者们居然是放下成见, 专心研讨起其中的医道。
这些医者中固然有一些世家推上来的废物,但更多的还是有一些真才实学在身上。
或许他们有人依然困惑, 有人依然迷茫。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医书中记载的医术真的远超时代,仿佛真的是一本仙神赐予的天书。
一个月的研究,也只是让他们浅尝辄止,不能深入其中,让不少医者为之遗憾。
他们遗憾归遗憾,也知道要打起精神来。
因为有传闻:天子已是决定对这些医者考核后授官。
医者……授官!
哪怕没有权柄,都足以让这些医者开心!
不是谁都有徐熙那样的经历,是从郡守的位置上退下来后研习医术的。
更多的人,一辈子都是个赤脚医生,上不得台面。
如今有这个机会,自然是争取要鱼跃龙门。
其他如宗悫一般怀着不明目的的人自然是更加振奋,变得跃跃欲试。
朝堂之上……
百官对于天子要给医者授官的事也没什么异议。
授官,充其量只是些二、三百石的小官。
就算多出一千个官吏,一年也不过二十万石的支出, 这点粮食对今年粮食收成相当乐观的朝廷根本不是事。
而且俸禄的二十万石和军粮的二十万石根本是两回事。
如果前线要调二十万石粮食,算上运输上的折损还有耗费的人力物力, 怕是要地里种出来五十万石粮食还多。
所以财政这边没什么问题, 一切都好商量的多。
况且在各地设立医官也算是一项善政,相当于在各州郡开设了“公立医院”,稍微有点良心的官员都会同意。
本来就差天子这边一拍板,然后三省发布诏书即可。
万万没想到……
吏部尚书殷景仁在朝会上突然出面,当面指出其中的纰漏:
“这些医官虽然在各地不问政事,但毕竟是朝廷官吏,代表了朝廷颜面。若不知民生,岂不为百姓耻笑?”
百官:“……”
谁会耻笑一个救自己命的医者?脑子有毛病了是吧?
但他们看看殷景仁,又看看高居上位的天子,却都默默把头埋起来当鸵鸟。
朝堂上的官员,哪个不知道你殷景仁是天子的人啊?
现在跳出来唱啥双簧?
真就把大家的智商拉出来按在地上摩擦不是?
百官心中的腹诽还没结束,就听上方的天子轻飘飘来了句:“言之有理。”
“……”
谷聲
天子,越来越过分了!
好歹掩饰一下啊喂!
哪有天子在臣子反对后连争辩都不争辩一下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刘义真很好说话呢!
刘义真沉思片刻,淡淡说出自己准备好的说辞:“朕在关中为长安公的时候,曾举荐一批关中士子入建康为官吏。”
“朕恐其才智浅薄,故以河间王为督查,出试题考验那些关中士子。取合格者录用之。”
“未成想这些士子皆为能吏,太祖在世时尚且曰:能。故朕希望能否再以试题测试医官, 之后按成绩授官?”
寂静……
在和天子做了这么久的斗争, 百官……尤其是世家出身的官员对刘义真的任何政策都要记下来然后在心里反复推敲这是不是天子的什么阴谋。
还有些反应比较快的大佬亦是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尚书右仆射王弘身心俱疲的扫了眼刘义真,感情天子的雷在这埋着呢。
医者授官需要考核……
那以后别的人授官需不需要考核?
以后当了官的人需不需要考核?
天子这招,明显是要将九品中正制的根基都给一锤子打烂喽!
毕竟如果授官需要考试,那世家的优势在哪里?
就在王弘想着怎么阻拦天子的时候,一个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站了出来。
“臣附议!”
王弘一开始还以为又是哪个想捧天子臭脚的寒门子弟,或者是另有所图的北方世家的人,但回头一看居然是自己这边的人!
刑部郎中……
吴郡陆家人!
这是什么情况?
王弘的面色变的铁青。
不光是这名刑部郎中,又有几名官员站出来,支持天子考核的意图。
很快就有人认出来,这些都是将自家族人送去当做医官的世家!
这下不光是王弘,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出异样,脸色都变的极为难看。
世家阵营……有人叛变了!
刘义真端坐朝堂之上,看着群臣乌黑的脸色觉得很是有钱。
正所谓,只要锄头挥的好,就没有挖不动的墙角。
同理,只要有足够多的利益,就没有拆不开的联盟。
【九品中正制】
确实是世家手中的一张利器,也是世家政治的根基。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高瞻远瞩的维护这座根基。
自魏文帝曹丕于黄龙二年颁发九品中正制以来已有二百余年。
这二百余年很多世家都利用这一制度爬上高位,达到了人生巅峰。
但很快的,那些大世家就会贪心的占据更多的名额,将一些小世家的汤都给喝了!
如此,小世家也就退化成了寒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陶渊明,他的祖先陶侃是何等的风光,一度压的王谢不敢与之争锋。
但等到了东晋末年,王、谢的后人还是宰辅,而陶渊明最大的官也就是一个县令……
这些世家的人没有怨吗?没有怒吗?
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他们还会维护已经沦落到成为王、谢这等大世家工具的九品中正制吗?
“狗咬狗一嘴毛。”
稳坐钓鱼台的刘义真看着下方看是撕逼的世家,心情无比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