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大宋皇家发行商 >第117章:欧阳修的反思

第117章:欧阳修的反思

作者:尘下散人字数:2127更新:2022-03-03 19:16

说过不靠谱的故事,接下来说点靠谱的。

庆历新政失败,韩范等人被贬之后,范仲淹集团的人开始反思自己为何改革失败,反思的成果有两点。第一,改革过于仓促,没有事前准备;第二,便是宣扬这朋党之说,引发天子忌惮。

随着边境局势进一步缓和下来,范仲淹及韩琦的军职都没有了,变成普通的知州。不看虚衔,只看实权的话,相当于由正国级干部变成省部级干部。回归朝堂的希望,愈发渺茫。

之前写下《朋党论》的欧阳修,如今在与友人的书信往来中提及,自己与范仲淹等人并无结党之说,所谓结党营私,皆是小人诬陷。

是不是有一种生活在多维世界的感觉,但事实确实就是如此。政.治这种东西,本来就不能全信,政客嘴里吐出来的,狗都不信。

后世中国当真了,一个五年计划连着五年计划,一步步回归世界之巅,它们便打压中国。川皇信了,又是修墙,又是遣返移民,同样遭到猎巫。

政.治不是骗人的把戏吗?为什么还会有人当真呢?它们无法理解,绝大多数普通人自然也不会想到这一层。

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政.治观念也随之改变,从这些日子赵昕在报纸的所见所闻,已经由追求革新变法转为雍容过渡为主。

变还是要变的,只是要一点点地变,碰到点问题就要缩回来,重新思考更改,满足所有人的利益。

照这个改法,北宋灭亡也不见得有半点成效,要不然王安石这种猛人也不至于横空出世。

只能够说,当年屠龙的一群人,渐渐失去屠龙之心。新政之后,再无新政!

赵昕在百姓面前一跪,河北山西两地一口气裁兵八万,这是当地全部兵力的五分之一。陕西也裁兵两万,是当地兵力的十分之一。包括在宋夏战争中实行的一系列“害民之法”皆被废除。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即便是没有赵昕这一跪,照样会被废除,只是基本上都是四五年后的事情了。国家缺钱,哪怕是明知道害民,很多人还是不改。

这下,兵一裁,钱不就省下来了,害民之法也随之失去存在的意义,废得七七八八。

曹皇后与赵祯主持推动的裁兵,难道不比范仲淹等人更加仓促吗?为什么能够成功。

归根到底,能够调用更多的权力,能够进行更大范围的利益交换与平衡。这是范仲淹等臣子注定做不到的。

事实上,庆历新政就应该由赵祯亲自来主持,这样才有几分成功的可能。

玩弄权术,当年战国七雄中的韩国也是这么玩的,最后玩脱了,成为最弱的那个墙头草,但是好在外交水平一流,勉强苟延残喘。

现在宋朝,也是这么玩的,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手头有四个二与王炸,非要单打,看得憋屈。

最后,还是再来简单还原一下石介之死吧!并非历史真相,仅仅是理论推导,如是而已。

新政失败,反思开始,朋党之论为集团内部所抨击,蔡襄,石介,欧阳修等人皆受责难。如欧阳修等皆迅速认清大势,“拨乱反正”。

石介气盛,并不认同范仲淹等人的反思,在朋党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了孤家寡人,内心中深深地认为范仲淹等人背叛革命,郁郁而终。

南宋朱熹评价庆历年间的朋党论,有以下之言,“党论之始,蔡襄《贤不肖》之诗激之也;党论之再作,石介“一夔一契”之诗激之也;其后诸贤相续斥逐,又欧阳公“邪正”之论激之也。何者?负天下之令名,非惟人情不堪,造物亦不吾堪尔。吾而以贤自处,孰肯以不肖自名?……”

“吾而以贤自处,孰肯以不肖自名?”说得真好,贤与奸,这种主观性评价的东西,哪里是一件事就能够说清楚的。执政之后,不思弥合争执,反而不断激化党争,孰能不败!

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这一革命首要问题,范仲淹等人一开始就搞错了,中途也不能够说没有改变,只是,无力回天了,甚是可惜。

年尾了,总结一下对于赵昕而言,今年的大事。

在1045这一年,范仲淹集团之人,被先后逐出朝堂,彻底失势,说是集团分崩离析也不为过。

赵昕年前对百姓许下的承诺,在曹皇后与赵祯的主持下,在年尾终于完成。这个骨头,不知道比范仲淹提出的改革硬多少,可是最后超额完成,可谓天意弄人。

害民之法被尽数废除,事情是曹皇后与赵祯办的,最困难的攻关也是他们做的。但是百姓最终记住的,是赵昕,因为是赵昕提出的。

也就是亲爹亲娘会给自己儿子这么铺路了,换做别人,正眼看你都是浪费时间。

如此大事,让赵昕有些不爽的,就是自己连个参与者都算不上,就是个看客而已,在这场权力的分割盛宴中,愣是连口汤都没喝上。

不过一个意外的惊喜,便是葫芦娃的发行了。虽然曹皇后派人传出消息说这是太子身边人写的,但是无论如何,和太子有关便是了。

通过一个简简单单的神话故事,赵昕让京城所有百姓记住了自己。随着葫芦娃的继续传播,附近州县也有不少人慕名前来购置,赵昕的声名,流传愈广。

这也为赵昕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诗词自己不擅长,若是抄后世之人的几句妙言当然可以。可是你要明白,这个时代的文人,讲究的诗词韵律是古韵,平日宴席唱和,那都是随便出题的。

总而言之,赵昕不打算丢这个人。再说了,诗词这种东西再怎么传,也都是在文人当中传,传播面不广,还是小说戏剧这样世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也更能够满足赵昕的野心。

顺便说一句,之前让韩绛招揽采风使,但是一个月以来,结果并不好。因为交上来的东西,过了好几遍手,赵昕真正想要看见的东西看不见。赵昕也不在乎这些,本来也不指望现在就能够得到民间的真正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