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撤吧。”
卢光祖的副将一看情况不对,立即劝说道。
“撤,撤向哪?真当明军的骑兵是吃素的?”
卢光祖吐槽了一句,他现在是后悔的要死,早知道根本无法抵挡,还不如一开始就投降,这样好歹还能落个反正的功劳。
但是现在,城破了之后再投降,那就没有任何功劳了。
至于副将提议的逃跑,他压根没有去考虑。
他知道明军有一支骑兵部队,此时肯定是在通往南京的路上候着,他们想通过这条封锁千难万难。
而且,他们在江宁几乎没有起到什么阻碍吴军的作用,回到南京也要受到责罚。
卢光祖已经打算投降了,至于家人的问题,其实也有办法。只需要他不去追求高官厚禄,就可以选择隐姓埋名,让吴军宣布他已经战死的消息,然后他再换个名字在吴军中当个小官混饭吃,清军想要查到也不容易。
若是有机会能够偷偷把家人接过来,又或者吴军打到了北方,他又可以高调的出山,试图东山再起。
因为通讯的落后,这一招在这个时代还是挺好用的,很多人都用过这一招。
这样子卢光祖的起步会很低,将来所能达到的地位肯定高不了。不过,这样可以保全自己的小命,又能保全家人的小命,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卢光祖都选择了要投降,其他下面的小官就更加没有顾忌,他们的官太小,清廷都不屑于看守他们的家眷。
江宁城很快被拿下,里面的守军战死了几百人,剩下的差不多都投降了,还有一小部分失踪。
可能是把武器一扔,军服一脱,民房一钻就变成了百姓。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无关大局,吴长庆都懒得派人去挨家挨户的搜查。
至于吴军的损失,只有几十人,和八万大军比起来,不值一提。
卢光祖被押到了吴长庆的面前跪下,说道:“罪将卢光祖见过将军。”
“你说你这又是何必呢,非要我攻上了城墙你才投降。难道我刚刚写的劝降文章不好,你没有被感动?”
吴长庆冷嘲热讽了一句,这家伙太不识抬举了。这么明显的实力对比,负隅顽抗有什么意义呢?
以前面对清军都投降的那么干脆,投降自己却要这么扭扭捏捏。
其他将领闻言大笑,吴长庆这说话方式对于他们获胜方来说,感觉也挺有意思的。
卢光祖闻言有些诧异,他理解不了吴长庆的吐槽幽默。
他心里叹气,但他也不敢辩解,只能说道:“将军文采斐然,是在下愚昧不懂欣赏。败将罪该万死,望将军能够看在我没有下令抵抗的份上,饶我一命。”
他已经不敢奢望什么官职了,能够活命就成。
看着无比卑微的卢光祖,吴长庆也没有再嘲讽的兴趣。“先在我这做个千户,表现良好再官复原职。”
吴长庆现在手下特别缺军官,特别是像卢光祖这种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军官。
所以,哪怕是看这家伙有点不爽,但吴长庆还是选择了用他。
等到军校发展起来,将来再淘汰这家伙。
吴长庆准备拿下南京后就正式创办军校,准备培养各个级别的军官。
他现在军队越来越多,但是指挥起来也越来越麻烦,军中大部分的将领,其能力都严重不足。
如果不趁早对他们进行一番深造,继续盲目的扩军没有任何好处,只会留下一个大隐患。
所以,吴长庆准备再拿下南京之后就进行一番长时间的休整,培养军官,改编军队,尽量往后世的方向去改,提升战力。
“额,多谢将军的好意,可是我只想做个百户长。”
卢光祖不知道吴长庆大量缺军官,所以对于吴长庆的大方很意外。像他这种被迫投降的降将,起步都不会太高。
而千户长,在军队中已经属于中级军官了,以后稍微立点功劳,就能恢复他游击参将的官职。
这等优待,卢光祖却是不敢接受,毕竟千户长想要隐瞒住姓名会比较困难。
哦?
吴长庆有些好奇,这还是他第一次见有人嫌官大。
“属下的家人都在北方,若是清廷知道了我投降将军,家人必将遭到横祸。所以在下想隐姓埋名,做个小小的百户便已满足。”
卢光祖解释道。
他这么一说,吴长庆便明白了。
顿时他也发现了清军这一招真的狠,扣押家眷,那些高级军官哪怕怕死也不敢投降。
毕竟,这个时代对孝道非常看重,一个人要是为了自己的小命而害死家眷,其名声就彻底臭了。
哪怕将来可以再娶妻生子,但是心理肯定也会长期的背负罪恶感。
“那就先做着百户,将你家人地址告诉戴军师,他会安排细作想办法把你家人救出来。”
得知了卢光祖不敢投降,不敢要大官的原因,吴长庆对他的感官倒是好了几分。
这家伙起码还有点人性,毕竟顾及亲情。而不像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小命,无所顾忌的投降。
反正只要有权有势,老婆随时都能娶,儿子随时都能生。
除了卢光祖的处理比较麻烦,其他降官的处理就容易的多了,还是按照老办法,将他们和原来的士兵打乱,让他们去指挥自己不熟悉的士兵。
虽然这样对军队的战斗力会有一点小小的削弱,但是却可以有效的防止叛乱。
那投降七千士兵里,绿营士兵想要回家的统统发放一两银子,想要继续当兵的先发二两军饷,编入正军。
而那两千多的八旗军,他们对清廷的忠诚度比较高,自然就不能随便放他们离开,否则他们掉头就能回到南京。
这些人被打散,分到了几个部队里。
等攻打南京的时候,这些人就可以派上去填护城河,去挖地道,去消耗敌军的守城物资。降兵嘛,就是专业干这种活的人。
这种比较难招降的士兵,死了吴长庆也会有点点心疼。但是,这却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选择了拿着银子回家的士兵并不多,毕竟他们之前之所以参军,多半的原因都是因为家里没了地活不下去。
即便是回了家,以后还是得来当兵吃响。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留下,还能多一两的军饷。
我在大明造航母最新章节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全文阅读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txt下载地址:
我在大明造航母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16章降将)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我在大明造航母》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