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先唐天祐二十二年
十二月四日
承政殿,白涧难得召开了一次大朝会。
宋国在汴的文武,五品以上者皆可列会。
依照《关于宋国召开朝会的诸般例律》规定:
参与朝会的官员皆需身着对应品级颜色朝服,头戴朝冠,手持朝笏,需要进殿的官员在殿外脱履后入殿。
官员需要站在对应品级的班位,目不斜视,垂目而立,要等到宋公准许了才准说话。
朝会如此严格的规定,已经与皇帝上朝没什么两样。
可以说,就连当初梁国朝廷,现在的蜀国朝廷,以及后唐朝廷都没有宋国这个小朝廷正规。
要不说白氏传承日久,没有一点底蕴如何正规化,这都是前任的智慧。
自先周以来,因为白氏传承不绝的原因,有白氏的朝廷,和没白氏的朝廷是两种情况。
新朝建立第一件事便是确定规章制度,而只有白氏才有这个底蕴,完整还原正规的王朝律令、王朝礼仪、王朝官制,乃至古今军制。
“宋公至!!!”
白涧身边的贴身内侍,也是内侍院中常侍李达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彻朝堂,一点也不似阉人。
现阶段白涧身边阉过的内侍五十八人,没有阉过的内侍一百三十七人,都属内侍院。
其中这五十八名内侍,全是从燕王宫、洛阳宫等皇宫、王宫、行宫、离宫俘虏而来。
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俘获他们的袁子昂将他们送入公府,常侍公侧。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这些内侍确实比其他人好用。
“奏事!!!”
“臣有本奏。”政司白展文一马当先,带头冲锋。
“准奏。”
“晋王称帝,见过大唐,言辞间俨然将自己当作大唐后裔,是唐朝的正本。”
“明公仍以国公之位治政,虽尊先唐,却不为无知者知。”
“臣为宋国计,为明公计,请明公称帝建极,以正天下视听。”
说完,白展文双膝一跪,伏在地上,俨然一副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的做派。
白涧没有说话,见此,军司崔少杰也出列高声道:“臣有本奏。”
“准。”
“明公承天启民,宋国六十八州赖以存续,于天大功,于民大功,不晋帝位,无以争民心。”
“臣斗胆请明公建极,以全宋国军民之请,扬宋国之威。”
崔少杰说完也跪伏在地上。
左宗正白令快速接上:“臣有本奏。”
“准。”
“家主自白原有书信来,称白宋之兴乃天命,不可拘泥于祖宗之制,若事可为,于天下人有利,可称帝也。”
随后宋国世子、宣武军节度使白汐,边镇代表、洛州节度使原子昂皆出列支持白涧称帝。
等到原子昂话音才落,群臣见大佬们都说完了,好似排练好了一般,异口同声的跪在地上,大拜道:“臣等请明公建极。”
眼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白涧倏地站起身来,七旒冕冠压在华发上,黑红的朝服将其衬托得甚是威严。
“古言:‘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今群臣劝谏本公建极,又有万民书呈上,可谓人心在我。”
“既然如此,便依照众卿所言,晋位,建极!”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听到白涧终于同意了他们的劝谏,连续山呼三声。
甚至有的大臣见到这个场景,激动地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先唐天祐二十二年(后唐同光元年)
十二月十二日
宋公白涧于开封南郊筑祭坛,登坛祭天,宣告即皇帝位,以先夏后裔,北夏遗泽,承前唐运,建国“大夏”,改元“承乾”,定都“开封”。
册立原宋国世子白汐为皇太子,原宋国夫人李氏为皇后,尊白奕为太上皇,上尊号“上皇圣明大寿皇帝”。
追尊祖父白睿为“文皇帝”,曾祖白绵为“元皇帝”,高祖白慧为“宣皇帝”。
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为京都,又名京畿府,开封府尹从三品衔,以原汴州刺史鄢茂才出任。
堕东都洛阳为洛州,将原本的洛阳地区分为洛州、嵩州、伊州,原子昂仍为洛州节度使,都督洛、嵩、伊三州军事。
升幽州为北蓟府,建名为北都,北蓟府尹从三品衔,以原幽州刺史颜尚平出任。
改名宋国公府为大宋宫,作为皇宫,后续扩建已经提上日程。
大夏承乾元年十二月十三日
大夏圣君白涧第一次以皇帝身份登大宋宫,承制宣政殿(原承政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群臣山呼万岁,白涧一挥明黄色龙袍,肩挑日月星辰,绣刺山河湖水,头顶十二冕旒,端坐御座之上。
“众卿平身。”
随着群臣站起身来,白涧看向中常侍李达,示意他宣诏。
李达恭敬行了一礼,从旁边捧着一封诏书,走到群臣面前,缓缓打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应民,登极建制,······”
诏书通篇以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大夏开国的必要,并表示了白涧自己对于人才的渴望,以及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决心。
洋洋洒洒数千字随着李达的口述,不断回荡在宽广的殿堂内。
“···此诏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身为开国诏书,以此宣告大夏的建立,是十分合适的。
接着,李达又拿过第二封诏书,宣布大夏国的制度:
仍旧以三省六部为主,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开“政事堂”,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平章事”诏入政事堂,为宰相,实行多相制,掌民政,事实上的最高行政机关。
设“枢密院”或称“枢密府”,置枢密使、枢密副使等官,掌调兵权,实行文武分治,佐天子执兵政。
以度支府为基础,置度支司、盐铁司、转运司,合成“三司”,各置使分领,设‘三司使’一员总领财政。
在地方州县置计员,辅佐三司收取税赋,运至各地常平署、开封国库统一管理。
开“大都督府”,改地方节度使为都督,掌中央禁兵以及地方戍兵。
在地方划分都督区,仅都督所辖都督区的军事。
大都督府置‘大都督’一员,领都督府事,名义上统管全国军事,掌统兵权。
而地方都督区与地方州县互不相属,不过现在天下战事未平,地方都督为了防御外敌,需要提举本地一切军政。
所以战时白涧赐给某地都督“王命旗牌”,以示总督当地军政大权,称“总督”。
等到战事停止,可随时收回。
再设元帅府,里面可容纳名将、宿将,府内置大元帅、元帅、大将军等军职,不领实权,但俸禄丰厚,用以养才。
皇帝亲领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
又设国子监,总管全国学政,州学、县学,乃至开封最高学府,由汴梁书院改编而来的“大夏国学”或称“国学”,以及新设的“太学”。
其中国学主理,太学以文。
至此,白涧所制兵、民、财、学四政,完全打破了后唐以来宰相一家独大的局面。
兵权被一分为三,兵部掌军队后勤、兵员招募,枢密府掌调兵,都督府掌统兵、练兵。
总而言之,中央禁军要是没有皇帝的命令,单个部门是无法调动五十人以上的军队。
若战事一开,皇帝自元帅府选一员上将,给予兵权,便可快速支援前线,平定叛乱。
而财、民分治,给三省六部上了一道枷锁,没有皇帝的许可,三省六部一分钱都无法从三司调动。
因此大夏将在每年年末召开一次御前财政预算会议。
由皇帝主持,三司(财政)、三省(民政)、三府(兵政)、国子监(学政)等诸省部司长官参加,商讨本年度财政结束和下年度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