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科幻 >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722章 高祖崩白宸请命,科举弊天下纷

第722章 高祖崩白宸请命,科举弊天下纷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字数:2107更新:2024-10-20 05:24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贞观九年十月,太上皇李渊于大安宫崩逝,享年七十,安葬于献陵,上谥号“太武”,立庙“高祖”。

李渊留遗命:

“朕殡葬后,皇帝应在别处临朝掌管军国大事。丧服的轻重,完全按照汉朝的制度,日夜守丧。园陵的修建,务必节俭。”

得闻太上皇崩逝,李世民哀痛欲绝,扶棺而涕,文武百官见之无不垂泪。

白国公白槐罕见从府中走出,入宫为李渊送葬。

看着李渊的棺椁,悲伤道:“自此,独留我一人在世间矣。”

贞观三年时,裴寂就已经先一步离去。

如今李渊走了,曾经的好友,接连去世,就连自己的妻子,也在去年病逝。

甚至出现一日参加三位老友葬礼的事情,接连的打击这让白槐对现世愈加没有留恋。

尽管白宸与李世民连连安慰,但白槐的兴致依旧不高。

十一月,白槐在长安白国公府匆匆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自此,与李渊同辈的老臣尽皆离去,独属于新生代的时代才真正来临。

为了将白槐送回祖地,白宸向李世民请了一年的假,扶棺离去。

贞观十年十二月

转任吏部尚书白宸向李世民上奏改革自隋以来的科举弊端。

“科举乃分科举拔士人之方法,国家强盛与否,皆在人才是否能够得到重用。”

“汉时以察举取士,及至汉晋以九品中正取士,到了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诏诸州举贡士人按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分别荐进,开启了科举之风。”

“隋炀帝时从两科扩为十科,等到今朝,已经有了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十数科。”

“然当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开设分科本意是收取寒门之士,以免世家大族阻塞上升之路。”

“可自从科举制以来,所取之士仍旧全为世族之士,寒门之士根本就到不了考场,这是由于应举士人皆出于官学、私学,而有钱上学者多是世族子弟。”

“寒门子弟饭食都十分忧虑,哪有钱财缴纳学堂束脩呢?”

“所以,为了给天下士子以公平公正,特请陛下准许士子以个人身份‘投牒自进’,不必非由官学出面投牒。”

李世民看着这封奏书,十分重视,命人取来过去几年朝廷通过科举的士子名单,发现果如白宸所言,具是世族之人。

于是为了稍微压制世族的发展,加之给天下士子以公平,李世民诏令凡应举之人,可自行前往本乡投牒,不必非由学府出面。

此诏一出,天下震动,世家大族十分不满,寒门之士却感到兴奋异常,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参加今年秋季的州县考试。

为了更好取士,武德年间便开设了科举,并分为两次考试。

第一次便是每年秋季地方州县的发解试,由当地州县组织,应试士子主要是各地自学或在民间私塾学成的士子,规定必须是朝廷认可的私塾子弟才可以参加。

而考试合格的士子会同每年地方向京师进贡的粮税特产一起解赴朝廷,称之为“发解”,因此州县第一名也称为解元。

第二次便是通过发解试的士子抵达京师后,等到春季,参加由朝廷吏部举办的“省试”,因为考试场地在尚书省举行而得名。

参加省试不仅有地方上通过发解试的“乡贡”,还有长安及其各地官办学校的学子,称之为“生徒”,这两部分组成了参加省试的考生。

在李世民的进行治理下,如今的大唐不仅开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专属贵族子弟与五品以上官员子弟的高等官学。

也开设有五品官员子弟可以入读的律学、算学、书学、医学等专修一科的中等官学。

地方上也有官府设立的府学、州学、县学等基层官学,这些学校只要是当地州县籍贯的百姓均可入读,但束脩十分昂贵,一般只有富庶之家可以就读。

这三种官学,组成了遍布大唐的官学体系。

除此之外,还有各地世家大族自己设立的私塾或书院,其中有名的如晋阳白氏在乐平县设立的松溪书院,杭州苏氏在余杭设立的青山书院等等。

因此在李世民未下达解除应试限制的诏书前,能够参与科举的考生,都可以笼统分为官学生和私塾生。

而家徒四壁的寒门学子,就算拼尽全力得以读书明理,可仍旧被私塾、官府高昂的入学费挡在门外,不得参加地方的科举,更别论京师的省试了。

只有极少本部幸运的寒门之士,得以被豪门看重,或得以找到家族帮助,才有足够的束脩,得到官学或私塾的推荐信。

其中白氏之所以能够子弟遍及四海,就在于在家族内部推行的书院免入政策。

凡在家族族谱中有名的,可免费入读家族创办的书院,得以参加科举。

不过如此一来,通过考试得以做官的人在代替朝廷推行政策时,难免受到世族的影响,做出违背朝廷法度的事情。

正是看透了这件事情的本质,才知道为什么地方上一些有利于百姓的政策,很难推行下去。

于是白宸向李世民提出了全民应试的建议。

即今后无论贫富,皆可参与科举,彻底打通了阶级的上下通道,极大缓和了社会的矛盾。

一时间,百姓看到了希望,不再寻求激烈的变动,有学识的寒门之士不再运用知识,因为不平去做一些危害国家之事。

加上李世民重视律法,竟然让大唐成为了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社会。

甚至出现了二百九十名死刑犯被准许回家办理后事,第二年秋季主动一个不落的返回受刑盛世景象。

贞观十一年三月,站在尚书省一面的宫墙之上,吏部尚书白宸等三省六部大员陪同着李世民看着比往年多得多的考生。

李世民不由得心情激荡,眼神明亮的朗声道:“天下士子,尽入朕瓮也。”

可以预料到,有如此多的人才,更辉煌的大唐即将到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