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科幻 >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544章 阴谋显大夏国力,夏水军渤海遭

第544章 阴谋显大夏国力,夏水军渤海遭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字数:3273更新:2024-10-20 05:22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郑宣死之前,将得知的燕国阴谋,教育了自己的儿子郑忠,让他率领自己逐渐的军中最精锐一支三百人骑兵,冲出重围。

将这个消息带回汉城,最重要的是,带去朝鲜。

他相信,有着这个消息,郑氏将得到夏国最大的支持,郑氏将世代掌控朝鲜的国政,成为朝鲜的无冕之王。

听到了李在民与郑忠的消息,白桉当即意识到不好,在承诺了一定会为汉城派驻援军后,马上让人将驻守清宁的平州刺史马燮叫回来。

二月十三日

马燮马不停蹄的抵达朝鲜城。

两人不断交换了意见,最终决定向朝廷上表,同时请求朝廷向平州增驻援军。

为了不让燕国先手,两人决定,由马燮带领七千人驻守安平、清宁,巩固城防,并征召当地汉民为兵,提前展开军事训练,至少要坚持到朝廷援军到来。

另一边,白桉带领三千人驰援汉城,只要汉城不失,将与燕国勾结的朝鲜叛军,挡在汉江以南,平州不至于腹背受敌,压力也会小很多。

三月二十日

平州、朝鲜的消息还没有传来,白枢就已经预知到了一些苗头。

奉刀卫的报告,赵国最近不断在往乐陵调集重兵,据安插在乐陵城中的细作所说,直到今日,乐陵方面的赵军,不下五万人。

另一面,驻守临渝关的慕容轩来报,关城之下,不断出现燕国的斥候,且频率越来越高。

根据慕容轩自身燕国旧将的理解,这是燕国即将对大夏开战的预兆。

斥候的出现,是燕国在侦查大夏对于临渝关的守备力量。

种种迹象表明,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正在缓缓向夏国压来。

三月二十一日

白枢召见了国尉刘承、国相苏正、尚书令崔巍、大将军白林等人,咨询国内军事。

(白林已经从北疆府任上卸任,被白枢任命为大将军,主管中央军的日常军务。

而如今的北疆府总管是原幽州刺史呼衍英,北疆府这才真正开始行使他三品衙门的职权。)

根据几人的阐述,夏国的国力已经今非昔比,能够最大限度的拉出二十万大军,其中有五万是骑兵,都是经过最少一年训练的,不是才脱离农田的农夫。

苏正则是说虽然这些年建设护国寺、筑造宣化城、填充六镇、铸造海船、训练水军等等。

但由于夏国重视水利,勤修堤坝,即使赵国去年因为决堤,淹没了青兖豫三州,但夏国这边却没有任何水灾。

反而国内的粮食连连丰收、增产,加之海洋贸易繁荣起来,通过津州-青州-扬州,津州-朝鲜-倭国两条贸易线,所获颇丰。

而新设立的海贸司年年增收,使得国库反倒充盈,各地的粮仓也大多盈满,若是挤一挤,暂时停下一些建造任务,勉强可以支持朝廷一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听着各位大臣的汇报,白枢仿佛看到了自己辛辛苦苦喂养的孩子长大了,心情大好。

之前对于赵国、燕国的小动作不断,也放下心来。

“倒真是今非昔比了,之前国家动用十多万大军,就会伤筋动骨,二三年才能恢复过来。

如今二十万大军,居然可以维持一整年,妙极,善极。”

有了国力作为底气,白枢针对两国的安排也就愈发大胆。

先是往平原郡与渤海郡各自增驻两万人,命驻守平原的青州镇守、山阳王白机,以及驻守南皮的冀州镇守、太原王白海加强防备,谨防赵国偷袭。

加上两地原有的四万人,防备乐陵方面的夏军就有六万人。

又向幽州增派了两万人,其中五千人,划拨慕容轩麾下,驻守临渝关,其余的都归在幽州镇守、广宁王白铁麾下。

为了避免地方上拥兵自重,若是没有战事威胁的郡县,大夏裁撤了很多兵力,如冀州一些地方的郡县,一个郡只有千余人的常备军,而一个县只有二三百人。

只有位于边境,或境内有山贼出没的郡,会根据具体需要,增加驻军。

为了更好的管束地方,白氏基本在每一个州,都设有镇守,掌控该州兵权,以宗室子弟,异地镇守,一般没有开府之权,只是当作将领运用,随时调换。

如此州中军阵分离,刺史管行政、镇守管军事,而应该掌握一州军权的州司马,则成了维持地方秩序的次要军事长官。

四月

距离燕国与赵、晋两国的约定越来越近了。

燕国开始向夏国动手。

首先就是袭击夏国的水师,切断夏国向朝鲜伸出的手,防止自己再次腹背受敌。

慕容皝以太子慕容儁为水师都督,让他于十五日之前,一定要全歼渤海湾的夏国水师。

因为不仅战争开始在这一日,与晋国约定的晋水师,也会在这一天来援。

四月十四日

凌晨

渤海湾突显大雾,一队才出发不久,前往带方郡,运送给养的夏国船队,正穿破层层迷雾,顺着既定航线,向前行驶。

船队由数十条运输用的大船、十数艘作战用的战船组成。

船上搭载的是带方郡等急需的各种只有中原才能制作的物品,比如笔墨纸砚、精盐、铁锭等,还有中原平价的粮食。

因为朝鲜半岛的土地,不如中原开发得好,所以产粮不高,粮价自然比中原要贵。

所以朝鲜的驻军,多是食用运来的低价粮,而不是当地的高价且口感不好的粮食。

当船队返回时,将承载朝鲜特有的毛皮、高贵名木、矿石等原料。

至于护卫的十数艘战船,是因为自从燕国组建了水师后,常出港劫掠,使得夏国水师不得不派出战船护送。

好在为了掩饰自己的实力,以达到突袭的目的,慕容儁严令禁止战船出海,所以出来的只是私自找食的,不敢损坏战船,所以只要看到有战船护送,就不会靠近。

故而夏国每次只是派出少数战船,所为驱逐燕国劫掠小队。

低烈度的海战,让夏军一度认为是海盗。

夏国船队中,打头的一艘大船上,身为头船,瞭望员正在尽忠职守。

“船长,前方有一艘战船向我们驶来。”

瞭望台之上,专门挑选的眼力好的船员,模模糊糊的看到了远处的战船。

经验丰富的大船船长当即让传令员举火把,通过密语,向护送自己的夏军战船报告。

一旁不远处的战船瞭望员接到大船的密语,向战船长官,管军使汇报。

为了便于指挥,夏国仿照晋国水师编制,以一艘战船为基本单位,设“管军使”为最高长官,也就是舰长。

以十艘船为单位,设指挥使,之下有副指挥使两名。

以百艘船为单位,设都指挥使,之下有诸军指挥使若干、以及参军等。

在上就是水师都督,水师副都督,以及更大的水师大都督。

管军使李奕听到水兵的汇报,以为又是海盗,让请示指挥使。

很快,船队的指挥使传令,让李奕加速,上前驱逐。

“传令,左舵二十,加两张帆,提速,抵近前方海盗船!”

“左舵二十!”

“加两张帆!”

随着命令的下发,船上的水兵忙碌了起来。

距离愈来愈近,敌船的全貌也逐渐浮现,不仅如此,身后还跟着的密密麻麻的样貌相似的战船。

“不好了管长,那不是一艘,是很多艘。”

李奕看着对面战船上悬挂的“燕”旗帜,惊骇道:

“老子看到了,这是燕国的船队,天啊,他们哪来的那么多船?”

“转向,快转向。”

随着李奕急切的声音,战船向着己方船队逃去。

夏军负责这支船队的指挥使,见李奕船回来了,以为危险解除,正准备回到船舱继续休息。

“指挥使,不对劲,甲乙号传来的是极度危险信号。”

指挥使定睛一看,李奕船头之上,挥舞着火把,不断传达着危险的信号。

“在这渤海之上,还有什么危险的,难道还会是晋国水师来了?传令,让运输队停下来,全军呈现战斗阵型。”

虽然指挥使不相信,但是良好的军事素养,使他提前发出战斗准备。

随着指挥使的命令下达,护送在中间的大船不断减速,而两侧的十数艘战船逐渐突出,形成倒U型战争。

近了,燕国数百艘战船组成的巨大船队,浮现在指挥使的眼前。

指挥使知道,自己这次是回不去了。

“传令甲乙号,速度不停,丢弃船上一切辎重,径直返回津州坞,报告燕国大批水军抵达,目测敌可用大型战船不下百艘。”

传令兵乘坐船上下发的快舟,快速驶向李奕所在战船。

李奕将传令兵捞上船,听着传令兵的命令,眼泪止不住流下来,但他知道情报对于海战的重要性。

怀着沉重的心情,下达了抛泄船上一切重物,张开全部帆布,全员划桨,全速驶向津州。

随着离战争海域愈来愈远,李奕已经听不到海战的声音,只剩下海浪拍打在船底的“哗哗”声,以及手下整齐划桨的号声。

落日好似将要掉在陆地之上。

一路疾驰行驶的李奕队,终于抵达了津州坞。

将所见所闻报告给了上级军官,经过一层层传递,终于传到了住在津州城中的水师都督,夏侯勃耳中。

夏侯勃惊的起身,知道若不快速行动,将会被燕军堵在港口中,夏军水师将全军覆没在津州。

当即一面命人向朝廷汇报,一面下达了出海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